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0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2004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616亿元。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实现中国品牌零的突破。企业发展的同时,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赢得世界的尊敬。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张瑞敏荣居第26位。2004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名第六位,是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中排名最靠前的。 海尔集团冰箱中二事业部,是海尔冰箱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年产100多万台冰箱,远销国内外。冰箱生产主要有钣金、吸附、发泡、总装等工序,配备来自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已经成功应用SAP ERP系统和SBU系统,使产品在配货和发货、以及产品生产跟踪上完全实现了自动化。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做交流和培训,引进六西格玛管理,在发泡、总装等重点工序手工来做统计过程控制SPC。由于受到数据采集、监控、分析手段的影响,不能很好的体现SPC实时监控的特点和达到预防目的。特别是发泡工序配备国际最先进的高端设备,很多重要的工艺质量数据已经能够通过控制器察看,实现单台设备用规格线报警,但是无法把这些数据实时通过网络采集起来,用SPC控制图趋势来监控,工程师利用这些数据分析,提高工艺,改善质量,预防出现批量质量事故和实现公司网络级的质量监控系统;对后端生产销售反馈的质量问题,只能查看记录本的数据,无法进行快速详尽的质量追溯,查找当时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反馈状况,不便查询质量问题的本源。 对此,公司非常希望引进一套成熟先进的统计过程控制系统,与设备集成,自动实时从设备采集数据,实时利用系统SPC系统进行监控和预警,工程师利用系统来进行分析,并可利用系统非常快速的进行质量追溯,还需与现有的SBU等系统集成;这样构建一个网络化的全厂质量控制系统。 艾德曼讯公司经过多次与海尔冰箱中二事业部沟通,到现场调研后;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不仅完全满足海尔公司的需要,还根据公司的实际现场状况和未来的质量控制需要,提出更多系统完善的建议和意见。经过SPC理论培训、软件开发、安装、调试、系统导入、使用培训,系统就正常运行。 使用后的效果: 1. 直接进行设备数据采集,将极大的提高数据的采集密度和统计分析的样本容量,以及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真实的反应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 2. 对采集的数据经过X-BAR、MR等控制图监控,对异常数据立即进行全公司报警,工程师通过收到电子邮件获得,生产现场报警灯报警。 3. 工程师利用系统在办公室就可以去查找问题和解决措施,特别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库能快速的找到。这样实时、动态的过程监控和分析将有助于准确、及时的找到质量事故的真正原因,避免质量异常的进一步扩大。 4. 管理人员利用系统监控功能,在办公室电脑前实时全面掌控企业质量状况。可以查看到更加详细的记录,包括异常情况,工程师对异常的处理工作记录等等。 5. 充分利用控制图的原理和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分析质量特征,并实时灵活的进行预防控制。 6. 科学利用统计分析工具,不断提高过程分析能力,改善产品工艺质量,提升企业质量水平。 7. 有效的利用WinSPC系统的预警控制功能进行科学的预防控制,并逐渐形成规范的质量预防控制体系。 8. 质量废品比应用系统前减少47%。 9. 过程参数大大优化,产出率大大提高,改善生产效率和降低停机时间。 10. 通过持续在线过程监控维持6SIGMA项目改进效果。 11. 目前正陆续在其他兄弟公司推广、实施。 通过WinSPC系统的实施应用,把6西格玛应用过程控制的理论变成实际,特别是实时自动从设备采集数据,自动监控和预警,以及灵活多样的分析方式,充分实现了SPC的“事前预警、事前处理”的核心思想,全程灌输和实现质量是生产出来的“预防”思想。在海尔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以质量预防控制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