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发布的"十一五"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强调我国制造业要走自主创新型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随着国内外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和竞争环境加剧,许多制造业企业已经意识到提高设计效率和研发创新能力,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快速推出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主要瓶颈,而采用PLM领域(即CAD/CAE/CAPP/CAM/RP/DMU/PDM/数字制造等)等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的原动力。 PLM,Product Life 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将产品生命周期从市场、研发、试验、投产、销售到售后的整个过程实现有效管理。PLM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更多的制造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广泛推广和深化PLM相关技术应用,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创新和研发管理能力,在提高设计创新和研发管理等方面进行寻求进一步的提升,努力探索从"制造"走向"创造"的成功之路。 2005年12月3日,由863计划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主题专家组主办,e-works和广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承办的主题为"探索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之道"的"2005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PLM)年会"的成功召开,掀起了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的新热潮。此次PLM年会是本年度规模最大的技术信息化(PLM)领域的高峰会议,国内外众多知名技术信息化厂商云集广州,分析并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从多角度、多方面全面深刻的分析了国内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信息化领域成功实施和应用情况,为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创新以及PLM领域技术成功应用献计献策。同时也掀起了PLM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高潮的序幕。 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2005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焦点和核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PLM,将成为今后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的希望与利器。
相关链接:
2004-2005年中国PLM市场研究报告摘要 中国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PLM技术,包括机械CAD、CAPP、CAM、PDM、电气CAD,以及其它相关技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成为中国制造企业迅速发展的引擎。 PLM,产品创新的利器 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同时也是与产品创新有关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根据CIMDATA于2005年4月发展的研究报告,2004年度全球PLM市场为160亿美元,2003年增长10%,预计到2009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为8%,达到250亿美元。 2005年PLM领域盛会空前成功 2005年12月3日,由863计划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主题专家组、广东省科技厅和广州市科技局共同指导,由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广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办公室和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主办,主题为"探索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之道"的"2005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PLM)年会"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北京、浙江等全国20多个省市的近500多名政府主管领导、制造企业、中介机构、信息化厂商和科研单位的代表出席了本次盛会。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和研发管理方法,以及PLM领域相关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作用。 PLM:"中国制造"的拯救者? 中国制造如何向中国创造晋升?一种称为P L 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管理理论正在中国管理界流行,并被不少专家视为提升中国制造的可能路径。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ERP能帮助企业省钱,但PLM能帮助企业赚钱。 制造业重心向中国偏移 PLM受追捧 随着中国制造业持续受到关注,如何在全球市场上真正对自己的品牌进行革新、开发并推向市场成为制造业企业更为关心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市场预热,PLM概念开始受到追捧,并逐步进入应用领域,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军工等制造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形成一股PLM应用的热潮。 PLM引领中国制造业高端 制造业成功取决于什么?产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都意识到,一流产品不仅是IBM和达索的联手、CAXA和达索的合并、PTC和Sun在中国联合启动的亚太地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创新协同中心,还有一直专注于PLM的UGS展开的相关收购,都已经非常地清楚地把自己的立场摆在了PLM的方阵。就连一直定位于ERP领域的SAP和ORACLE也欣然宣布进军PLM领域,并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完整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