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单位:
厂商参评与赞助:
马妮芬:13037129470
market@e-works.net.cn
武俊:13166116928
wj@e-works.net.cn
田佳玫:13607151208
tjm@e-works.net.cn
企业报名参评:
段璇:13098894411
train@e-works.net.cn
媒体合作:
秦琳:13971663020
service@e-works.net.cn
新闻报道:
丁娅琳:13811124610
dyl@e-works.net.cn
电 话:027-87592219
027-87592220
传 真:027-87617310
网 址:
www.e-works.net.cn
 
三维CAD,进入普及时代

    三维CAD不仅仅是二维CAD的升级,其三维造型、曲面设计、参数化驱动彻底改变了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使设计过程与最终产品紧密相关,大幅度的提高了设计速度和设计质量。同时三维CAD所包含的装配模拟及检验,以及外围的CAE和CAM等辅助功能让设计过程进入全新的境界,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当制造业的产品设计从2D逐渐转移到3D时,三维视觉将成为主流,CAD也将迎来3D时代,三维CAD厂商的将面临如何迎接数以百万计的从二维CAD转向三维CAD的机会。
    据e-works调查研究显示,"2004年,中国二维机械CAD市场达到2800万美元(2.32亿人民币),中国高端三维CAD的市场总额为4600多万美元(3.8亿人民币),中端三维CAD的市场总额为2200多万美元(1.82亿人民币)。高端应用方面达索系统的CATIA、UGS的UG NX和PTC公司的Pro/Engineer(高端应用部分)占据了几乎100%的市场份额。中端应用方面其中SolidWorks,Solid Edge和Inventor,以及Pro/Engineer野火版(中端应用)占据了约90%的市场份额,我国的CAXA三维实体设计软件、新洲协同公司的Solid3000三维造型软件也拥有较为广泛的客户群,而TopSolid、VX CAD等国外厂商也在中国发展了一批用户。"
    2005年,国内CAD/CAM市场总值达12.8亿元人民币,其中二维CAD市场1.5亿元,三维CAD高达8亿元,随着技术的发展,三维CAD的功能已经容纳并包含了二维CAD的功能并有其无可比拟的设计优势,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对三维CAD的需求增长,国外CAD厂商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三维CAD市场的投入,并保持中国与国际市场的同步。达索公司的CATIA、Solidworks,UG公司的NX和Solid Edge分些面向高端和中端市场重力出击,产品全面覆盖CAD\CAE\CAM 等相关领域。PTC则依托爱克斯特把Pro/Engineer野火版烧遍中国大地,几乎家喻户晓。而Autodesk公司的三维产品Inventor在短短几年内,其最新版本已经到了升级到10.0,其更新换代的程度早已超过了该公司的Autocad,足以见其重视程度。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路上,三维CAD正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三维CAD的普及时代已经到来了!

    相关链接:

    SolidWorks,solid的承诺
    从创立开始,SolidWorks就一直保持着Solid(稳定、稳健增长)的业绩。2004年SolidWorks的营业额达到2.02亿美金,2005年第一季度又实现了28%的增长率,营业额达到5800万美元。截止到2005年6月,SolidWorks在全球已经拥有了40万用户。
    
    三维CAD引领设计新时代
    2004年,中国二维机械CAD市场达到2800万美元(2.32亿人民币),中国高端三维CAD的市场总额为4600多万美元(3.8亿人民币),中端三维CAD的市场总额为2200多万美元(1.82亿人民币)。(摘自e-works《2004年中国PLM市场研究报告摘要》)。
    
    2004-2005年中国PLM市场研究报告摘要
    据e-Works和Daratech分析,2004年中国PLM市场的总额是1.91亿美元(16.3亿人民币),约占全球PLM市场的2%,预计2005年的增长率是30%。
    
    三维CAD软件步入国产时代
    随着上周神舟六号的顺利升空,国产三维设计软件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神舟六号的主发动机就是采用国产新洲三维设计软件完成的。作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共性关键技术,也是制造业企业实现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三维CAD无疑是国家和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有力工具。
    
    普及三维CAD创新设计技术
    9月18日,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展在北京隆重开幕。展览全面介绍了"十五"期间全国各条战线的4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CAXA实体设计作为国家863计划重中之重项目(三维CAD系统)支持开发的重大成果在展会上展出,吸引了众多参观嘉宾和观众的目光。
    
   

相关评论
  爬树的小熊猫 在 2009/8/28 17:24:25 发表评论
SPC技术N久以前就有了,只是国内现在才开始意识到
  爬树的小熊猫 在 2009/8/28 17:23:06 发表评论
内容很详尽
  sky6686281 在 2009/8/27 16:33:51 发表评论
SPC是可以在国内制造业内普及的少数几种软件!
  老卓 在 2009/8/27 8:41:22 发表评论
简单来说,使用SPC产品,尤其是实时SPC产品,主要有两个直接的意义: 1. 对采集到的质量数据(包括缺陷、不良等)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出在哪些环节、掌握其严重程度; 2. 质量不能靠“检验”,检验到的已经是既成事实的结果。因此,质量更重要的是控制。所以,SPC的第二个直接价值在于将质量管理前移到过程和设备的控制环节,在过程中随时发现质量隐患,及时报警、及时解决,从而节省不必要的原材料投入。有效节省不良质量成本(COPQ)。
  roger0705sally 在 2009/8/26 16:18:23 发表评论
不知哪位专家可以介绍企业或者单位为什么要使用SPC产品?
  kerven 在 2009/8/26 14:27:16 发表评论
对,工业进步,理论先行!
  蓝珺 在 2009/8/26 13:21:18 发表评论
国内用起来估计还要一段时间,可以理论先搞起来
  小丁 在 2009/8/25 17:02:28 发表评论
意识、理论如何与工具相结合,人的力量如何真正在执行中发挥出来?真正关注制造业核心、根基的人是否还存在?偌大中国,财力日益雄厚坚挺,质量却那么容易轻松过关。有点意思。
  iFeng 在 2009/8/25 16:59:47 发表评论
什么时候中国企业也开始由“重量”转为“重质”时,“中国制造”也就有希望了。这点声音算“大声疾呼”吗?怎么才能在更大范围内让企业的管理者、政府的督导和政策制订部门听到这些声音,认真思考,为质量人的未来,中国制造质量的未来真正发挥些作用呢?!
  吴先生 在 2009/8/25 10:50:54 发表评论
祝SPC在中国的企业得到质的飞跃与提升1
   在 2009/8/25 8:50:15 发表评论
中国企业对SPC价值的认知还有待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推进SPC的应用。
  妞妞 在 2009/8/24 17:56:32 发表评论
不错,SPC。
  . 在 2009/8/24 17:29:58 发表评论
不错不错,在这里宣传下SPC,让国内的企业都发展起来。
  知雨 在 2009/8/24 17:05:49 发表评论
国内企业应用情况怎么样?
  熊猫99 在 2009/8/24 16:59:53 发表评论
不错!
  FreeICQ 在 2009/8/24 16:59:45 发表评论
内容很充实~~
  tutu11 在 2009/8/24 16:57:04 发表评论
SPC在中国的应用确实赶不上国外啊。。
发表评论
 
 
 
版权所有 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