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柴油机:32/40发动机
32/40发动机具有动力性更强、经济性更好的特点。先进的安全控制系统可保证长期的无故障运行,达到国际海事组织(IMO)排放TierⅡ要求。柴油机可用于海洋钻井平台、船用主辅机、大型电站以及压缩机组等动力,推进我国石油工业及船舶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气体发动机应用于压缩机驱动、陆地、海洋工程发电等领域。能够替代进口天然气压缩机组动力,应用于天然气长输管线及地下储气库工程。
32/40柴油机功率范围:3000~9000 kW
32/40气体发动机功率范围:2000-6000 kW

1、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企业越来越得到深入应用,信息化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展开,信息化建设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业务管理,而且还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2、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建立并健全了相应的信息管理机构和信息管理制度,完善了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机房等,在各个业务领域建设了相应的信息系统,如ERP系统、PDM系统、MES系统等。这些信息系统在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流程、规范信息管理、提高信息利用效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企业也在信息化建设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培养了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营维护的管理人才。
3、在精益研发信息化建设方面,企业统一了研发设计平台,引进先进的创新设计手段,实现了研发项目和文档的规范化、设计管理流程规范化;提升了企业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辅助分析水平;提高了协同设计能力,消除了研发信息孤岛;促进产品研发设计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升产品设计水平,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1、建立了灵活的科研管理机制,全面推行项目经理制。项目团队组织权、项目科研经费使用权、薪酬分配权跨部门、跨行业、跨企业,研发人员收入完全与项目挂钩。
2、完善、统一设计研发平台,建立二、三维CAD设计标准体系,实施推广统一PDM系统(Teamcenter),提高了研发设计工作的协同性,进而提升了研发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
3、研发平台与企业的ERP系统紧密集成,实现从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到产品试制、计划排产、物流管理等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4、研发平台PDM系统的统一实施促进产品研发设计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缩短产品开发周期20%,提升产品设计水平,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5、研发平台PDM系统、ERP系统、MES系统的集成,使设计与生产管理系统充分结合,完善从上至下的设计与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对产品设计及作业现场的实时监控,支持数据实时传输,大大提高了设计与生产管理水平。
中油济柴始建于1920年,是我国最早生产柴油机的厂家之一。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简称"石油济柴",股票代码000617。中油济柴经过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石油主流钻井动力制造商,中国非道路用中高速中大功率内燃机规模最大的研发制造企业,中国重要场合和重点项目内燃机发电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以及中国海军装备定型产品的指定供应商。
中油济柴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钻探、船用动力、可燃气体利用、电站、机车、军用等领域,遍布全国油气田和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出口到美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印尼、新加坡、苏丹、突尼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市场领域广、市场份额大的多元化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