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中国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该规范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控,监督内控的有效实施和内控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控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中国版《萨班斯法案》正式出台。
本文从安全意识说起,讨论了PC安全的几个重要部分。第一部分讨论PC安全的核心,即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也谈了系统漏洞补丁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着重讨论Windows系统自带的一些安全保护措施,如防火墙、组策略、注册表,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三部分则是介绍Windows系统的外在保护,包括个人防火墙、杀毒软件、硬件防护等等。
要想使企业内网成为一个安全的环境,首先就要解决网络边缘的安全问题。只有网络边缘安全了,才能防止病毒、蠕虫、恶意威胁透过互联网进入企业内网。于是,许多企业开始在网络边缘部署防病毒软件、防火墙、防病毒网关、IDS等安全设备,但是这几种设备均是基于对已知攻击手段的防范,无法有效防范未知攻击手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事业都已经或正在组建局域网,作为局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设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用户对路由器往往所知不多,即使是网络管理员有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路由器的品牌型号众多,面对这些眼花缭乱的产品,那么该如何选择呢?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
本文对IT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对IT控制、IT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分析了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风险管理框架、SOX法案,COBIT,ITIL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或研究的内部控制框架或法律规范,提出了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体系、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内部控制模式不可分割的三要素,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疑对现代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促进了企业业务运作模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业务运作模式转变到以信息技术运用为基础的现代业务运作模式。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与IT投资规模的增加,如何保证IT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业务提供可持续性的支撑、最大化发挥IT投资的效益,这就对已上线运行的IT系统的维护支持以及IT部门对业务部门提供IT服务的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IT服务管理就是通过制定规范化的流程来管理IT运维与IT服务交付水平,以提高IT服务质量,满足企业业务运营对IT的要求。
上网本是一只真正的“黑天鹅”。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2007年华硕推出业界第一款上网本时,它的定位就是一款非主流产品。如果华硕能预见到上网本今天的发展势头,他也许就不会为宏碁做嫁衣裳,让其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头羊了。
打印机的故障真是稀奇古怪,这样就来用笔者的亲身经历显示说明,如何排除在应用过程中的导致打印机无法正常工作的一些小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