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24日 星期五 第160期 总第160期
·e-works编著的《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管理与实施》已经出版

·欢迎加盟e-works战略合作伙伴

第63期热点人物:武汉用友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程
大力发展撰稿人队伍,现已邀请到国内多名企业信息化领域专家。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专业杂志是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每周一期向您免费提供。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专业网站http://www.e-works.net.cn/,这个网站的宗旨是传播先进的制造业技术思想,推动国产自主版权软件的应用,您可以及时获取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本杂志每季度将进行抽奖,如果你还没有进行订阅登记的话,你可能会错过一次获奖的机会。您可以


现在就订阅

 如果本邮件打扰了您,谨向您致歉。您可以 

 × 取消订阅

TEL:87592219 87592220 mailto:magazine0@hotmail.com



《ERP行业标准》:制订标准还是竞争壁垒
“863”盯紧宁波求解块状经济信息化
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 大力发展信息化企业
企业高峰论坛 徐少春宣讲国际化
今后每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投入将超过2500亿元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计算机行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中国杭州国际信息化论坛昨闭幕
数十亿元 金盾工程正式启动
李国杰:中国信息化综合指标一年跃升21位
深圳电子政务建设有了“基本法”

我是这样失业的。。。
某企业的PDM功能需求
谁要电话销售技巧PPT?
为何兵败PDM
向国产PDM开炮!
关心中国CAPP的请进来!
“ERP是否过时?”大讨论--邀请函
你认为最有潜力国内的ERP供应商
二维CAD使用调查
一位网友的ERP经历
《中国信息化》杂志征稿
 → 注意:后缀为.caj的文档需下载并安装全文浏览器才能打开、阅读。

精 彩 专 题 推 荐

『ERP专题』
·ERP选型 知己知彼
·ERP规范的台前幕后
·ERP不分国界!
·ERP,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四班ERP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应用

『 CRM专题 』
·制造商为何需要CRM?
·提高CRM用户使用率的十个办法

『 企业管理 』
·知识管理,企业竞争的发动机
·信息时代的项目,石器时代的教训
·分析:集团CIO应该如何当?

 每 周 十 大 热 门 文 章

『 信息化言论 』
·用信息化振兴装备制造业
·军工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诠释制造信息化的一些基本原理
·金卓君武汉纵论企业信息化

『 理论文章 』
·企业信息化行动纲领
·信息能力在信息化中的作用
·变动的变革与信息化战略

『 行业信息化 』
·有色金属行业信息化抓住机遇谋求大发展
·机械行业向信息化要竞争力
·信息化为东贝集团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信息化管理战略及原则
·让ERP走下神坛
·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PDM系
·什么是六西格玛管理
·ERP应该警惕人择原理
·PLM——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
·关于PDM产品售前交流的几点体会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在国营华南船舶
·企业信息化代理----EIA策划
·CAPP在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的应用

 ◆ 信 息 化 快 讯 ◆

《ERP行业标准》:制订标准还是竞争壁垒

    
  

  本月,《ERP行业标准》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ERP领域有了一个可遵循的国家标准。参与制订的厂商有20多家,但这并不是把未参与标准制订工作的厂商排除在外。《ERP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市场、帮助用户对ERP产品和服务选型,这包括ERP产品的研发技术要求、产品服务技术要求以及功能技术要求。然而在《ERP行业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却没有一家外国厂商参与其中,不免让人感到:这是在制订标准,还是在设置竞争壁垒?
ERP业内的口水战、漫天要加价、纠纷、失败案例等现象比比皆是,规范市场、渴望有序竞争成为《ERP行业标准》出台的主要原因。于是,信息产业部正式委托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对《ERP行业标准》展开编订,由信息技术与推广部部长邓超主持。经过两年多的筹划,用友、广州科思、神州数码的国内主要ERP软件企业以及相关大专院校的20多个单位参与制订,出台了此项标准。

  《ERP行业标准》采取评估打分的方式,用以协助用户对ERP企业进行评估,给所需软件的功能、服务及价格各方面一个量化的标准,使企业能够有所依据地进行选型。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全国400家ERP企业中相当一部分评估将不合格,这就意味着给如此众多的ERP企业设置了竞争壁垒。

  从《ERP行业标准》的制订中不难看出,参与的过程中没有一家国外厂商。ERP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规范与标准,都是靠市场竞争、客户认可来进行自我调节。我国引入ERP的理念较晚,无论在软件方面(软件模块、软件功能)还是厂商服务与经营模式上,都与国外厂商存在很大差距。ERP强调的是在生产流程中形成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法,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技术,不论国内的ERP提供方还是用户,都存在着不少误区。《ERP行业标准》评估方式只体现在技术的层面,竞争的风险性相对弱化了,然而老牌的ERP软件企业,如Jdedward、PeopleSoft、甲骨文、BAAN、SAP同样是在这样无序的竞争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SAP相关人士指出,管理软件不同于硬件产品,诸如ERP,其本身还在发展进步,在动态变化之中,管理软件主体还存在许多争议和未落实的方面,量化标准还不切实际。

  金蝶业务员表示,《ERP行业标准》可以改善目前ERP市场混乱的局面,起码客户在选型时有个大致的模型可以依据,即便这个模式仅仅是个底线。






▲top

“863”盯紧宁波求解块状经济信息化

  宁波块状经济之多,产值之强令人刮目相看,可是分散而小的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却是一个难点。近日,国家863计划课题“面向块状经济的ASP平台开发与应用”,得到了科技部批准并将在宁波展开课题研究,这是国家第一个面向块状经济企业信息化领域的863计划课题,也是我市软件产品研究开发首次获得“863”支持的项目。

  据悉,此次863计划课题就是要研究面向浙江块状经济的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将把块状经济企业的电子政务、物流、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到时产供销一条龙以及企业管理等将有一套简单易用的模式。今年初,该项课题在象山爵溪30多家企业进行过试点,将在一年内完成。




▲top

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 大力发展信息化企业

  如何科学地分析我国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客观评价已建设和正在建设的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应用效益,现实地看待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瓶颈,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六大指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方针,国家“企业信息化工程”推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中国企业IT应用论坛(TOP100论坛),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将于11月11~12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企业关注的问题。仅就国内制造业企业而言,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47个中心城市和2000家制造企业加盟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据统计,仅47个重点城市财政投入就达11亿元,拉动企业信息化投资60亿元。

  而从有关权威机构对中国500强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的对比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仅在两者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也是重要差距之一。

  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IT应用论坛”是面向全国各大行业的重点大中型企业管理者及IT采购者的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信息技术应用论坛。由于历届论坛都将产生本年度内在信息化建设中表现最突出的100家重点企业,故该论坛又得名“TOP100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企业,论坛由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电脑报/eWEEK主办,每周电脑报/eWEEK和ZDNet China中文网站具体承办,各行业主管单位协办。

  本届论坛通过会前调查,将对目前企业普遍关心的网络安全建设、ERP建设、Intranet建设、项目管理、OA建设、客户关系管理、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数据中心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无线互联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交流和展示。

  此次论坛与往年论坛相比,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第五届TOP100论坛,除推选本年度100家信息化表现突出的企业,还将评选出全国的TOP CIO。论坛还将就中国企业信息化的问题反思、新形式下企业信息化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发展的影响等主题进行报告。在以行业为主题的分会场,还将邀请行业专家、用户及知名IT厂商就本行业最关注的话题进行碰撞。

  会议主办者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为国内各行各业重点企业的管理者、IT采购决策者和从事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者以及IT产品与服务供应商搭建一个面对面充分交流的平台,让企业IT采购者更充分领会国家有关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最新精神、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与未来趋势、交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top

企业高峰论坛 徐少春宣讲国际化

  10月12-15日,“企业家成功之路暨中国首届最具竞争力企业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在深圳特区报业大厦国际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是第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两大主题论坛之一,是今年高交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头戏。在中国刚刚从SARS疫情中成功突围,世界经济亟需打开通道的关键时刻,金蝶总裁徐少春、阳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澜、伊利董事长郑俊怀、万科公司总经理郁亮、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中国经营报》总编金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樊纲等一批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及企业家相聚深圳,就WTO一年来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的国际化道路、家族式企业的职业化道路等若干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作为首个在香港上市的管理软件企业的创始人,金蝶总裁徐少春先生参加了10月15日“国际篇——从国内到国外有多远”分论坛。徐先生认为,中国软件企业国际化,在产品市场、人力资源管理、资金、技术涉及的能力、国际市场的需求、国际语言的支持,国际营销方式等方面都面对着激烈的挑战。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他指出,企业要吸引并能留下有国际市场经验的人才的能力,其生产的产品要达到国际标准和国际水平,要了解国际上对产品需求和国际市场。他说金蝶在过去10年当中能够成功,靠的就是国际化的产品,这也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

  徐先生简单地回顾了金蝶的国际化历程:金蝶创业至今,成功吸纳了两次国际风险投资,并于2001年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2001年成立香港分公司,2002-2003年相继签约香港中旅集团、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TOM.com、Arrow Asia、Bank of America、Alympus等国际性大公司,并在北美和亚太地区的业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金蝶在资本、业务、人才和管理的国际化上都较竞争对手率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通过对自身国际化的剖析,他认为:中国企业从国内走向国际,必须具备全球化思维模式、国际化人才以及国际化管理三根“柱子”,才能撑起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第一根柱子是全球思维模式,模式不转变将很难获得成功,而这需要体现全球意识和敏感性,并愿意组建多元化、全球性团队,并且充分授权,要重视国际标准与国际客户的需要,还要将这些标准贯彻到全体员工当中去;第二根柱子是要有国际化的员工能力,要引进国际营销人才,加大国外与内地人才的优势互补,同时提升研发的能力;第三根柱子则是国际化员工的管理,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期权)达到最为有效的管理。最后,徐先生指出金蝶未来的远景是2005年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国软件产业领导厂商,2010年业务目标成为世界企业应用软件十强!徐先生的演讲深入浅出、极富有激情,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听众,大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全球化的进程中有机遇,更充满挑战甚至陷阱,但全球化已成大势所趋,如何应对这一趋势,直面国际化,是企业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内地与香港媒体纷纷评价,认为金蝶的经验值得广大已进入和欲进入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借鉴。







▲top

今后每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投入将超过2500亿元

  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电子政务的投资、组织、规划和管理力度,今后数年我国每年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投入将达2500亿元以上。

  记者从“2003中国国际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情况通报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把发展电子政务列入到当地的社会发展规划中,在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电子政务建设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实施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涉及问题的持续深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显露出不足之处。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大多处于边建设、边摸索的阶段,未能实现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优秀的信息化服务商、性价比突出的信息产品及服务,已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考验和认可,但当前电子政务领域的产业秩序还没有得到较好整顿;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也多限于市场分析层面,未能深及体制改革和实施环节,还不能充分体现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政府职能转换、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意义。

  是指通过整合信息资源,运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迅速、透明、方便和高效地处理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以及行政机关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化业务。并不是简单的将政府机构的工作搬到网上,而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网上虚拟政府,使人们从多种渠道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

 

▲top

 ◆ 今 日 聚 焦 ◆


“ERP是否过时?”大讨论综述

  e-works在6月份策划组织了“ERP是否过时?”的大讨论,厂商、用户、专家、媒体纷纷在e-works上撰文探讨,各方反应十分热烈,这次研讨在业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就以这篇总结来为这次讨论划一个圆满的句号。今后e-works还会不断的推出类似的活动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 起因

  中国的管理信息化市场可谓风云变幻。随着金蝶、博科、新中大等厂商相继提出“ERP明日黄花”、“开启ERPII时代”、“URP,终结ERP”等观点后,用友、神州数码、利码自动化等也旗帜鲜明地亮出“ERP要卖一辈子”、“未来三到五年是ERP的黄金发展期”和“都是名字惹得祸”等观点,可谓针锋相对。
  ERP是否过时?已不仅仅是两大ERP厂商阵营不断升温的辩论焦点,更成为广大制造业企业急需解决的疑难困惑。“辩则明,不辩则暗”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本着对整个企业管理信息化市场负责任的态度,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站(www.e-works.net.cn)于2003年6月9日至8月9日在网上推出了为期两个月的“ERP是否过时?”的大讨论,紧紧围绕ERP的理论、技术、产品与应用展开研讨,广泛邀请了制造业企业的CIO、管理信息化专家学者、管理信息化厂商、管理咨询公司以及热心关注并参与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识之士共同参与该主题的讨论。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的主办方期望能够帮助广大制造业企业加深对ERP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二. 综述

1. 投稿
前后共收到投稿102篇,其中,50篇来自23家ERP厂商,42篇来自专家顾问,10篇来自制造业企业,先后刊发了77篇精彩文章。



  除极少数文章经作者本人同意转自其他媒体之外,基本上都是原创投稿,其中有很多文章都是命题作文,如陈启申的“我的理解”、蒋明炜的“都是名字惹得祸”、钱南强的“ERP不会过时”、陈绍文的“多元化的需求,多元化的软件”、冯强的“也谈‘ERP是否过时?’”、舒一的“谁再问ERP是否已经过时?”、谭千月的“要说过时,也应只是‘准ERP’”、顾新建的“关于ERP的争论及ERP的发展”等文章,都是应景而作。
  赞同并支持“ERP过时”的文章有20篇,反对“ERP过时”的文章有82篇。ERP厂商明显划分为两大阵营,以金蝶、博科、新中大为代表的ERP厂商主张ERP已经过时,以神州数码、SAP、四班为代表的厂商旗帜鲜明地反对ERP过时论。

                           2. 在线论坛
  经初步统计,约有1304人参与了有关“ERP是否过时”的网上论坛的在线讨论。其中,明显支持“ERP过时”的有89位,明显反对的有1203位,态度不明的有12位。

                            3. 媒体转载
  此次大讨论在业界影响很大,先后有天极网、中国软件、ERP专家网、AMT网、支点网、ERP世界网、山东威海信息化、广州工业信息网等网络媒体转载了此次ERP大讨论的文章。其中,天极网转载了几乎所有的文章,并制作了一期专题“‘ERP是否过时’论引发业界震荡”。

                            4. 问卷调查
  通过网上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741份。其中来自制造业企业读者的问卷有1152份,来自非制造业企业读者的问卷589份。

1. 读者接触ERP的时间


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制造业企业的读者大都已经接触ERP有一段时间了,其中两年以上的有60%,三年以上的达到了41%。

2. 制造业企业读者的地区分布


3. 读者所在单位的性质


4. 制造业企业读者的职务分布


  图九表明,参与此次讨论的制造业企业读者中有35%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主任,他们大都是企业的CIO。另外,图九还显示出从企业一把手、生产主管、销售主管、财务主管到技术主管等企业高管人员之和达到了22%,两者之和过半,说明此次讨论受到了企业高管和信息化主管领导的普遍关注,同时也进一步反映出企业对实施ERP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

                        

(未完)继续浏览请点击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top

 ◆ E-WORKS 商 城 推 荐

  企业信息化行动纲领—中国企业信息化方法论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吴文钊


  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管理与实施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e-works 席丹 李培根 黄培 主编

  生产与运作管理:制造与服务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Richard B.Chase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璞

  ERP制造成本管理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作者:吕文清、吕文彬

  城市电子政务软件平台技术与系统设计—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武汉市电子政务生产力促进中心 武汉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编著

更多好书,尽在E-WORKS商城


E-WORKS友情合作伙伴:
  
创思论坛
   老总快餐

推介朋友订阅《创思发展论坛》:
请输入 E-mail地址:
     


 

©2002-2003 武汉市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 武汉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8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