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165期 总第165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 息 化 快 讯 ◆ | ||||||
中小企业也能用上成熟的ERP
近日,方正科技宣布携手SAP、英特尔共同进军发展中企业信息化市场。作为今年SAP进军国内中小企业IT应用领域的重大举措,其发布的BusinessOne秉承了SAP多年的管理思想精华,具有简单和实用的特点,且易于进行升级和集成,是企业ERP应用的入门级产品。方正科技日前正式成为SAP此产品全国总代理,由此将全面推出基于英特尔架构、面向中小企业的SAPBusinessOne全面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规模小、利润少和企业资金实力有限,在信息化建设中迫切需要一种可以结合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经济适用、灵活的、具有高度集成性和性能产出比的整体解决方案。 SAP中国公司为此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国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分支机构的SAPBusinessOne中文版解决方案。它可以有效地整合公司资源,对扩展的资源实现更有力的控制,并对其与客户、供应商和员工之间的沟通进行高效的管理,从而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正是基于SBO的操作简单、功能强大、涵盖范围广、易于实施等特点,方正科技决定选择和SAP合作,结合自身先进的管理理念,解决中小企业的特殊需求。 在硬件方面,方正科技采用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服务器、商用PC机和打印机等设备,同时采用技术先进的英特尔超线程处理器,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的应用质量,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
谈我国企业信息化中非技术性障碍
企业信息化是我国企业迈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于企业信息化的非技术性问题缺乏认识,大量研究经费和精力花费在技术性问题研究上面,但却不能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应用,最终企业还是选择外国的技术。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课题组从调查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入手,广泛地收集和了解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实际案例和数据。对各种常见的企业信息化问题进行了理论总结,提出了有关的解决方案。 研究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的动机、动力;企业信息战略的常见问题;业信息战略的核心;基本的信息化战略目标;信息战略的制定过程;信息化风险防范;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企业信息化的风险、效益和可行性分析;信息化项目的咨询与监理;信息化项目组织;主要领导人的作用;企业信息化与组织变革;企业信息化中的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问题;员工思想观念以及企业文化对信息化推进的障碍因素;影响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环境影响因素。 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出版有关书籍5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5篇,在专业期刊杂志、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和文章19篇,以及在电视台上播放的案例讨论节目等。课题研究所建立起了一个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非技术性要素的理论框架,并且就其中的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课题研究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具体情况,不仅有理论性的研究,而且对于现实情况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负责人李东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管理信息系统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在企业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企业信息管理和信息战略,电子商务,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等方面。他曾经主持过国家和省部级多项研究课题。 |
||||||
吴敬琏提醒:谨慎推进信息化
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表示“在信息化过程中,政府必须选择真正重要而其他机构或个人又不愿或不能做的事情来做,一是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二是制定技术标准,三是保障网络安全。” 吴敬琏表示,在目前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台阶尚立足未稳的条件下推进信息化,一定要慎之又慎地总结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思考网络社会与传统社会在组织方式上的差别,对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和政府行为方式进行积极的调整,才能够应对信息化这一极大的挑战。
|
||||||
厦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成全国典型
近日,厦门物流信息平台在科技部主办的“2003北京国际现代物流技术大会及展览会”上荣获“现代物流优秀典型模式奖”。 据悉,过去,一家航空港货运站与海关的信息传输只是单向的,货物通关速度慢。而现在,通过物流信息平台,把海关、国检、边检等口岸部门“串连”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联网电子化作业,使得物流企业的通关速度大大加快。据了解,厦门物流信息平台还将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与规模,将已成功运作的空运模式扩展到海运业务。 |
||||||
◆ e-works 视 点 ◆ | ||||||
在企业信息化的浪潮中CIO如何走向成功
前言:2003年11月7日-8日,由e-works举办的“信息化,理性铸就成功”第二届e-works制造业信息化高级研讨班顺利落下帷幕,期间共有11个省市36家企业的信息化主管和高层领导参加。而在此次研讨班期间进行的关于企业IT部门和CIO的调查与讨论,或许可以为在信息化浪潮中奋力拼搏的CIO们指出一条成功之路。 中国的企业信息化道路从80年代开始,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而从95年以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道路也开始进入迅速的发展阶段。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一个新的职业――CIO(首席信息官,在我国也许叫“信息主管”更加合适)开始被更多的提及。随着中国信息协会CIO分会于11月9日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信息化机制建设向前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中国CIO阶层正式浮出水面。 图1: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随着多年来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信息化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的扩展,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的被重视程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如图1所示),有15%的企业认为对信息化十分重视,81%的企业对信息化比较重视。信息化在企业中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而在与之相关的另一项关于企业IT部门在企业中的重要程度中,有52%的企业认为IT部门在企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说明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初具成果,而信息化的应用将会得到企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图2:企业IT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 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IT部门是从最初的归属设计或其他部门的附属机构如计算机室,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推广发展和过渡出来。由于各个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的不同,企业IT部门的定位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如图2所示),有27%的企业已经将企业IT部门定位为管理部门,43%的企业信息化部门依然定位于技术部门,也有15%的企业其信息化部门还处在设备采购、修理维护的后勤部门地位。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还没有一家企业的IT部门上升到战略管理部门的角度。IT部门地位的提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其地位的提高必然和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程度相适应。 图3:企业IT部门的主要职责 为了明确当前IT部门的主要工作,调查中发现(如图3所示):当前企业IT部门的工作相当繁重,涵盖的范围也很广,从简单的软硬件采购到企业IT规划以及信息系统的实施与开发都有涉及。而这一点与上面所说的IT部门的在企业中的地位基本相一致。由于中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以及人员素质差别很大,加之众多的企业IT部门的定位依然在探索之中,这种IT部门包揽全部工作,任务烦杂的局面依然会长期存在。 二、CIO的地位依然面临尴尬,信息化建设过程依然阻力重重
随着信息化项目的延伸,信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伸展到企业研发、生产和经营的日常管理当中,IT部门负责人的地位也开始发生变化。(如图4所示)19%的企业IT部门负责人的级别相当于副总经理,35%的企业IT部门是独立的一级部门,能够更多的参与企业管理,同时依然有27%的部门还是挂靠在诸如技术部、综合办等其他部门下面,甚至有19%的企业的IT负责人认为不能准确的说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图5:企业在战略决策时是否会征求IT负责人的意见 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如图5所示)肯定会征求IT负责人的意见的只占11%,和上面的IT负责人占处于副总经理的级别相适应。而经常会征求意见的只有19%,偶尔和不会的占了70%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而在IT投资方面(如图6所示)最具有权威的IT负责人,只有4%承认自己有决定权,81%认为自己只有建议权,还有部分人则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权利。 图6:IT负责人在公司进行IT投资拥有的权利 信息化建设过程的道路是漫长的,到处都会碰到阻力和坎坷,每个企业的情况差异又会导致其原因和结果千差万别,不过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当前CIO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7:CIO工作中最大的阻力(综合评分)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中,CIO所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本次调查中对CIO工作中存在的阻力进行优先级排序并进行综合评分,统计发现结果发现(如图7):对CIO的工作阻力最主要的是领导的支持力度、业务部门的配合程度、以及一般人员的素质能力。而这些因素正是当前信息化项目诸如ERP等失败原因分析的主要因素,CIO所面临的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矛盾焦点之所在。
在知识获取和学习方面,CIO也将目光从原来的技术领域更多的转向了管理领域(如图9所示)。先进的管理思想,信息化整体规划,企业信息集成,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学习和了解都被提到了较高的地位,以适应信息管理在企业中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安全系统也开始逐渐被重视起来。
同时CIO也开始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内容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如图10所示)。IT项目规划、IT基础设施和组织、企业内部的IT推广应用、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协调、业务流程规范及发展策略制定的工作将占据CIO大量的时间和精力。CIO已经认识到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工作,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必然会面临新的一轮以管理为核心的挑战。CIO已经开始将自己的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企业管理方面,以适应新的变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我国2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很多发展和变化。随着信息化的推广和深入,企业中信息化部门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并开始发挥更多的作用。与此同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成员CIO也逐渐的成长和成熟起来,他们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CIO如果可以把握机遇,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合理分配好自己的工作内容,更多的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实现以技术为核心向以管理为核心的转变,必将会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
||||||
◆ E-WORKS 商 城 推 荐 ◆ | ||||||
|
||||||
◆ 更多好书,尽在E-WORKS商城 | ||||||
|
|
||||||||||||
©2002-2003 e-works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80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