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期 总第173期』 
e-works制造业企业信息集成网上研讨会邀稿函
·首届e-works制造业信息化沙龙专辑
·e-works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信息化精英面对面: 高瞻远瞩,再创辉煌
— 访AUTODESK全球副总裁高群耀博士
  大力发展撰稿人队伍,现已邀请到国内多名企业信息化领域专家。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专业杂志》由e-works网站创办,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每周一期向注册会员免费提供。e-works网站的宗旨是面向全国的制造业企业,为广大制造业企业提供系统、丰富、全面、深入、及时的信息化产品、技术、市场、服务信息和信息化技术理论、解决方案、成功案例等知识。
·制造类企业产品过程及其信息..
·K公司的ERP信息系统管理模式..
·五模块构造ERP
·信息中心的两难抉择
·“信息化”实施攻略
·局域网交换机的配置与选择
·CRM:汽车渠道管理最优
·大型EAI项目中的ORACLE 数据..
·从信息化看“生命周期论”
·宁波贝发:慎之又慎ERP
  制造业信息化几多欢喜几多愁
  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调查报告正式公布
  信产部明确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调控目标
  "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战略研讨会在沈召开
  国产ERP标准无人喝彩出台近半年厂商应者寥寥
  ERP软件的中外之别
  向信息化要竞争力--中远集团信息化建设
  大连:信息化工程如今也要实施监理了
  蓉城:4月大摆软件盛宴
  重庆信息产业产值达95.63亿
   斑竹,能给个PDM软件研究吗?
   有了ERP/DRP后销售事务..
   21世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问:IT部门在ERP项目实施..
   讨论:ERP项目上线是分阶段..
   ERP系统中的BOM
   PDM如何解决设计成本问题?
   SAP服务合同
   ERP颁发国家规范,PDM规范
   大量MES资料
『 信息化言论 』   
『 CRM专题 』     『ERP专题 』   
·信息化:实施是成功的关键
·产业链信息化为企业解决的问题及带给企业..
·打造“信息资本化”全球布局新架构
·CRM:汽车渠道管理最优
·企业不购买CRM的10大谬论
·CRM的商业智能是什么?
·中小型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福音
·ERP实施,什么最难?
·瘦客户机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与测试
『信息化咨询 』    『先进制造技术 』   『行业信息化 』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的构建
·令人担忧的信息化工程监理体制
·清理家底 — 正确评价企业的IT现状和能力
·提高NdYAG固体激光加工系统焊接质量
·绿色制造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基于绿色制造的供应链管理
·电力行业信息化市场与竞争环境分析
·信息化为汽车业加大马力
·信息化的务实应用者——通钢集团
『在线PPT 』     『PDM/PLM专题 』    『 新兴技术』   
·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科学讲座
·集成化企业工程及其应用问题
·美的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案例
·上海紫光XTPDM/CAPP集成技术典型案..
·PLM:粘合分割的信息系统
·掌握设计产品的“生命”
·大型EAI项目中的ORACLE 数据库管理
·分析:中国企业需要怎样的BPM
·企业信息门户的三个趋势
 ◆ 信 息 化 快 讯 ◆

制造业信息化几多欢喜几多愁

  据了解,目前全国进入各级制造业信息化的试点示范企业数量虽然已超过2000家,制造业信息化软件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50%,但是大部分企业处于信息集成的初级阶段,信息化过程中矛盾和冲突不断出现。

  企业信息化建设素有“一把手工程”之称。据称,有些企业领导仍然习惯公文和开会,尽管信息化提供了诸如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先进交流手段,但他们仍然喜欢在会议室“找到感觉”;有些领导把新上的ERP管理系统放在一边,只是在外商前来参观时启动,“显示”该企业与世界接轨。信息化成了口号和摆设。专家提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对“一把手”提出两个要求: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关键,把握信息化成功的关键。

  制造业企业必须增强意识和紧迫感,认识到信息化是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舍得投入资金。

  “制造业信息化,政府的作用,不是‘推’,而应是‘拉动’,是通过政策导向,营造环境。”上海科委俞国生副主任说。

  “要加快第三方监理机构的建设和培育,当务之急要突出三个重点:质量、进度、成本。制造业信息化的培训也要先行。”同济大学CIMS研究中心王坚教授说。结合企业应用试点示范,加快三维CAD、MES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政府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加快建立制造业信息化咨询机构、监理机构和培训机构。

  上海是首批被批准的17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示范省市之一。两年来,上海启动了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施了近150家ERP企业的示范和完成PDM企业示范的方案,评选出制造业信息化优秀软件16家,目前已培训制造业信息化人才6万余人次,其中包括管理层、企业层、技术人员等,投入100万元完善上海制造热线网站,该网站的点击人数超过500万人次。

  2月17日,上海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示范工程推进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2004-2005年上海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围绕一个平台,即“上海市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及服务平台”,形成两大体系,即“技术服务体系”和“应用示范体系”,创建全方位的推广应用环境。

▲top

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调查报告正式公布

  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调查报告的发布,为热情高涨而经验不足的国内企业提供了自我检测及彼此借鉴的第一手数据。

  2月19日,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调查结果公布,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正加速实施基于互联网和IT的解决方案,以增强企业生产效率和赢利能力。尽管许多企业在利用互联网运营方面有很 大进展,但与全球领先的企业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该调查是由中国企业联合会(CEC)主持,博思智联顾问公司(Bothwitz)作为执行机构开展,自2003年5月开始至2003年9月完成,主要针对中国500强企业、500强民营企业及1000家上市公司。共计发放问卷1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8份,受调查的有效企业数为435家,涉及16个行业。受访者中36%是企业的决策层。

  该调查是首次从管理的视角分析和评估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和差距的专项研究。这次研究关注的是影响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四大要素,即领导力、管理机制、执行能力和IT平台。分析的重点在于中国企业在上述四大影响因素上的状况,实施信息化的进程、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差距,透视成功实施信息化的关键点和成功路径,而不是统计企业PC的台数、服务器等IT技术、设备的投入状况。  

▲top

信产部明确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调控目标                       

  信息产业部最近确定了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目标,即完成工业增加值5100亿元,较上年增长27%;完成销售收入23700亿元,较上年增长26%,其中软件与系统集成收入2100亿元,较上年增长31%;同时实现利税1160亿元,较上年增长16%;出口1450亿美元,与2003年大致持平或略有增长。为此,今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工作的指导思想确立为: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提高企业与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切实做好市场监管、运行调控、经济调节、统计分析与信息引导;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面临着不少有利条件。一是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为我国信息产业扩大出口、吸引外资,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创造了非常难得的机遇。二是随着党的十六大和三中全会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一些限制经济发展的观念、约束要素将被破除,国家实施的扩大内需、加快信息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以及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等战略举措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十五” 规划的全面启动。国家组织实施五大信息化工程,加速信息产业发展。同时,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电力部门拟投入6000亿元改造电力网和电源建设、铁路部门投入3000亿元改扩建铁道网、 “三网”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奥运项目的建设等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商机。四是信息技术发展,促进市场需求。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快,彼此交叉,形成新的产业。数字电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五是资本的跨国流动和产业的跨国转移,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吸引外资,加快我国IT制造基地的形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参与国际经济调整与分工,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进出口贸易。

  在追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上,200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仍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首先,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和纠纷的压力增大;进口产品的大量增加将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反倾销和技术壁垒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其次,技术进步使企业进入市场的技术和投资门槛大大降低,市场更加拥挤、竞争更为激烈。另外,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及配套将产生一定影响。

  综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预计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市场需求将稳中有升,经济运行将会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

▲top

“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战略研讨会在沈召开                      

  3月1日,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战略研讨会在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召开。中科院沈阳分院、辽宁省科技厅、沈阳市科技局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软件研究所、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及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等领导与专家近三十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科院高技术局处长李兆杰主持,辽宁省科技厅、沈阳市科技局负责同志首先介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进展情况,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于海斌副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他从需求与环境分析、战略重点目标分析、我院发展现状及风险与对策分析等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面向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示范”。与会专家也从不同的专业技术角度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研讨。

  会议认为,中科院参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下大力气研制开发关键部件、掌握推广核心技术,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源优势,以汽车、石化、冶金等典型工程为应用示范,争取在为重大工程配套的控制系统及检测仪表、现场控制总线及先进控制软件、可视化监控软件;典型加工行业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控成套生产线集成技术;重大装备数字化工程与控制系统以及快速成型、纳米材料、铸造过程的可视化仿真、构建现代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等方面多做贡献。

▲top

 ◆ e-works 视 点 ◆
“消除孤岛,实现集成”
e-works制造业企业信息集成网上研讨会邀稿函

 尊敬的____先生/女士:
    您好!
  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涉及面广,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第一,由于历史原因,在一个制造业企业中往往同时使用多个厂商的产品,还有些企业自主开发的软件;第二,目前还没有一个厂商的解决方案能够涵盖企业所有的流程;第三,出于商业目的,厂商往往不愿意完全公开自身产品数据文件和数据库的结构;第四,企业在兼并、收购的过程中面临着对不同信息系统的集成问题。因此,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孤岛,许多系统之间不能集成,造成大量的信息需要重复录入,大大降低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系统整体效力的发挥。
   可以说,信息孤岛已成为制约制造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致命问题。如果企业不能真正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信息化建设就很难成功。因此,制造业企业十分关注如何消除已有信息孤岛,实现信息集成,避免产生新的信息孤岛等问题。
  信息集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以下方面:
     1. 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企业间信息系统的集成,如ERP与CRM和SCM及电子商务平台的集成。
     2. 不同品牌的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如不同CAD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
     3. 企业内部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如PDM与ERP的集成,PDM与CAD、PDM与CAPP的集成、CAD与CAPP的集成、CAD与CAM系统的集成等,ERP与MES的集成、ERP与项目管理系统的集成、ERP与OA的集成等。
     4. 信息系统内不同模块之间的集成,如ERP系统中财务与物流模块、财务和生产管理模块的集成、生产与质量模块的集成,尤其是不同厂商提供的相关模块之间的集成。
     5. 信息化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的集成,如ERP与条码系统、ERP与立体自动仓库的集成,MES系统或ERP系统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集成。

   目前,已经出现的信息集成方法包括基于中间数据文件的集成(包括基于XML)、基于数据库的集成、基于企业信息门户的集成、基于EAI的集成等不同的方案。集成的深度包括数据的集成、信息的集成和工作流的集成等。
     但是,有的信息集成方案只适合于特定软件之间的集成,不具有一般性;有的方法从文献上看,理论性很强,但缺乏关于实际操作方法的介绍和实际案例;有的只是产品介绍,缺乏具体的案例;有的方法可能可以解决问题,但价格十分昂贵,不一定适合制造业企业。总之,目前关于信息集成的文献较少,缺乏清晰、明确、具备可操作性,能够经济有效地解决信息集成问题,以及避免形成信息孤岛的文献和实际方法。
  为了解决这一困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题,e-works发起组织此次主题为“消除孤岛,实现集成”的e-works制造业企业信息集成网上研讨会。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厂商和制造业企业的CIO和关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网友,就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集成这一课题,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在e-works网站上发表专业的、面向应用和实践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文章和案例,并通过e-works网上论坛,进行广泛讨论。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投稿信箱:editor@e-works.net.cn ,我们将对录用的文章支付丰厚的稿酬,同时e-works也将综合有关的成果,出版专门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为制造企业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效力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e-works中国制造业门户网站
2004-3-5

本次网上研讨会的时间:2004-3-5至2004-5-31
网址:http://www.e-works.net.cn
联系地址:武汉东湖开发区华光大道高科大厦1548号
邮政编码:430074
投稿热线:027-87592219,87592220转113
传真:027-87592219,87592220,87592221转102
E-mail:editor@e-works.net.cn

    ▲top

 ◆ E-WORKS 商 城 推 荐 ◆
企业信息化行动纲领—中国企业信息化方法论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吴文钊
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管理与实施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e-works 席丹 李培根 黄培 主编
生产与运作管理:制造与服务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Richard B.Chase
企业信息化经典:ERP/PDM/CAPP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令家、唐孜绚
ERP制造成本管理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作者:吕文清、吕文彬
城市电子政务软件平台技术与系统设计—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武汉市电子政务生产力促进中心 武汉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编著

▲top

更多好书,尽在E-WORKS商城
E-WORKS友情合作伙伴:
   创思论坛

   老总快餐
推介朋友订阅《创思发展论坛》:
请输入 E-mail地址:
     

本杂志每季度将进行抽奖,如果你还没有进行订阅登记的话,
你可能会错过一次获奖的机会。您可以

现在就订阅
如果本邮件打扰了您,谨向您致歉。您可以 
× 取消订阅
TEL:87592219 87592220 mailto:magazine0@hotmail.com

   



©2002-2003 e-works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8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