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期 总第178期』2004-5-21
“第三方咨询服务”征文通知
·e-works制造业信息化在线服务平台发布会!
·全国第三方咨询服务研讨班通知!
信息化精英面对面:访UGS PLM SOLUTIONS大中华区总裁 陈杰
  大力发展撰稿人队伍,现已邀请到国内多名企业信息化领域专家。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专业杂志》由e-works网站创办,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每周一期向注册会员免费提供。e-works网站的宗旨是面向全国的制造业企业,为广大制造业企业提供系统、丰富、全面、深入、及时的信息化产品、技术、市场、服务信息和信息化技术理论、解决方案、成功案例等知识。
·认识ERP项目高风险性
·中小企业如何应用电子商务
·实施PDM需要关注的问题
·陈启申:规范ERP选型流程
·将客户关系“执行”到底
·管理软件服务产业化质变
·协同商务—ERP之后的新宠
·企业信息化步伐正在加快..
·零件CAD/CAPP的信息集成研究
·信息化监理难到底是为什么?
  ERP产业技术论坛即将举行
  中国IT与通讯业正形成新产业链
  娄勤俭:中国信息产业创多项世界第一
  拉根网线不算信息化 大腕痛陈信息化5大误区
  上海获联合国颁发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应用奖
  武汉IT产业2010年产值可望逾千亿
  5.75亿美元 摩根斯坦利建信息平台
  黄石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高层培训班圆满结束
  广州信息基地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甘肃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回顾
   PDM中的版本问题
   2004年5月14日 暴雨传晴
   关于smarteam的bom输出
   问:IT部门在ERP项目实施..
   讨论:ERP项目上线是分阶段..
   PLM控制下的CAD建模
   PDM如何解决设计成本问题?
   SAP服务合同
   ERP颁发国家规范,PDM规范
   挑战BOM
『技术信息化』   
『系统集成 』     『先进制造技术 』   
·机械CAD发展方向
·三维CAD/CAE一体化的参数化动态有限元建模
·CAE技术在磁卡电话机壳压铸模具设计中应用
·Intranet组网技术与应用
·网络视频爆炸性发展
·虚拟技术带动按需存储
·基于ObjectARX的焊接符号标注
·并行工程中面向成本的设计方法的研究
·快速成型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管理信息化 』    『信息安全 』   『工业自动化控制 』   
·电子商务的六大新兴市场
·OA产品的发展之路
·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发展和挑战
·协作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
·数据加密:一把“安全锁”
·漏洞扫描与网络风险评估
·仪器仪表设计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PLC在发电机励磁调节的应用
·振动试验系统现状与发展
『信息化咨询 』     『企业管理 』    『新兴技术 』   
·采用Web Service,降低项目的投资总成本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项目监理
·管理咨询的价值
·企业信息化的成本管理
·用户满意度研究的价值与工具
·企业生存的动物法则
·我们对企业应用集成(EAI)的看法
·分析:中国企业需要怎样的BPM
·ASP的行业介绍
 ◆ 信 息 化 快 讯 ◆

ERP产业技术论坛即将举行

  2004年6月22-23日,在北京即将召开主题为“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的需求与ERP产业技术发展”的“2004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论坛”。

  此次论坛的指导单位是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主办单位是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以及863计划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主题专家组。

  由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联盟(筹)、e-works(武汉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承办。

  协办单位还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中国软件测评中心、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计世资讯、电子商务世界杂志。

  本次论坛主要为了总结宣传近年来我国ERP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的成果,加强国内ERP厂商、用户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ERP技术创新和软件产业、咨询服务业的规范协调发展,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制造企业竞争力。

  此次论坛即将举行的论坛内容如下:有关领导就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与战略,制造业信息化、国产软件产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发表演讲;有关专家就制造业信息化及ERP技术发展现状、趋势发表演讲;有关软件企业就ERP产业发展趋势及策略发表演讲;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案例介绍;ERP产业技术联盟工作会议:增选产业技术联盟理事及组织机构、讨论ERP产品标准、讨论ERP认证培训方案、讨论技术发展趋势等;成果发布,包括有国产ERP研究开发成果,包括产品技术、典型案例、实施方法学等;ERP产品规范(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联盟推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ERP认证培训;ERP新产品、新技术发布等成果的发布。

  论坛预计规模为400人左右,主要参加成员有:制造业信息化及ERP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ERP领域的专家、学者;ERP厂商代表;中介服务机构及研究单位的代表;ERP产品用户及计划实施ERP的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

  论坛的相关配套活动还有:

  2004年6月22-26日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同期举办2004制造业信息化专题展览,该展览是第六届中国国际机械装备展览会的组成部分,参会人员可同期参观展览。还有编辑出版《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发展文集》,文集分为政策篇、技术篇、产品篇、案例篇等部分。

▲top

中国IT与通讯业正形成新产业链

  “中国信息技术(IT)与通讯业的市场重心继续向软件和服务转移,服务逐渐成为计算机企业竞争的制高点,新的产业链条正在形成”,这是来自内地、香港的业界人士11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IT和通讯(ICT)市场年会”上达成的共识。

  据新华社报道,面对ICT产业与传统产业渗透和结合进程的加快,企业如何抢占新兴产业高地?面对新兴产业孕育创造的市场新需求,业界如何把握投资机会,进行战略变革与创新?与会专家、学者以及从业人员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著名的信息技术(IT)咨询机构赛迪顾问在分析了2003年和2004年第一季度的产业数据后指出,内地的个人电脑(PC)市场正在走向成熟,软件和硬件的销售增长将趋于平缓,但是在内地发展IT服务正当其时。

  去年,内地IT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到5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7%。今年第一季度达到140亿元,同比增长25%。

  赛迪顾问的高级副总裁黄涌认为,内地IT服务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以及内地信息化进程的纵深推进。他估计,今年内地IT服务的市场规模可达到672亿元,到2008年可进一步上升到1567亿元。

  与会人士表示,随着国际大公司加紧争食内地IT服务的“蛋糕”,内地和香港的学术界、产业界应该相互合作,共同培育和拓展中国市场。

▲top

娄勤俭:中国信息产业创多项世界第一                       

  在昨天的科博会高新企业发展前沿论坛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透露,2003年我国信息产业保持连续快速的增长,多项电子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据娄勤俭透露,2003年我国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709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到2003年底,我国的电话总用户达5.32亿户,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上网人数目前达到1亿人,居世界第二位;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800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三位。

▲top

拉根网线不算信息化 大腕痛陈信息化5大误区                      

  22日,中国的IT精英8点半聚首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科技中国”主题论坛,纵论信息时代的纵横之道,上午的论坛结束时已经是12点50分。这些活跃在一线的企业高层们,在论坛上直击在信息化实践过程中发现的误区。

  -认识误区

  何经华:拉根网线不算信息化

  用友软件总裁何经华提出,信息化的价值被误读。我把自己看成是信息化的传教士,现在从中国政府开始到企业都很重视信息化的,但是有一部分企业其实不是很清楚,甚至有的老总认为信息化就是几台电脑,拉根网线,固定出几张报表,就是信息化,这是非常大的错误,信息化的价值不用辩论也毋庸置疑。

  做到三点才是实现了信息化。第一是信息的透明。在一个组织里面有很多信息,而这个信息不一定非常透明,不是所有想看的人都可以看得见。第二是准确。第三是及时,我今天知道这个信息跟明天知道这个信息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信息一旦透明了,就可以让一个流程实现“可视化”,而不是“黑盒子”。看不见流程,就无法预知结果。流程“可视化”才能使员工动作标准,使企业具备复制能力。一般中国的企业复制能力是不好的,如果你没有把你信息化带进来,没有把你的业务跟信息化结合在一起,你是不可能做到自动化的。

  刘积仁:急功近利让我们落后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对我国软件业的弊病可谓感慨颇多:印度软件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我们当时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中国人应该搞创新,应该做一流的工作,而不做印度那种低级的劳动。今天外包的复杂性已经从应用的知识到完成交付的细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这背后已经不是技术的因素,而是十分复杂的管理。中国企业在外包方面的认识使得我们与印度的差距很大,今天我们开始说要向印度学习,但是已经是十年过去了。我想我们犯了一个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我们太希望用短的时间成功,太希望要达到领先的位置,而忽略了最最基础的、最最核心的竞争能力。

  而目前中国软件人才的知识结构、教育的方法与市场不匹配,特别是教授学术的环境跟外面的隔阂,教师用他想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现在可能是“学生解决教授的就业,而不是教授解决学生的就业”。

  -功能误区

  王志东:信息化不能包治百病

  点击科技总经理王志东说,很多企业在认识信息化的时候,期望值过高,希望通过上一个信息化系统后,全面解决公司的问题,用了一套外包的软件之后我这个企业整个的管理就是现代化和逻辑化,这是认识上的一种极大的误区。使用后很可能是一个负面的东西,对企业原有的体系中好的东西反而形成了一个冲击。

  -竞争误区

  刘积仁:软件品牌单打独斗

  刘积仁则认为:“我们所做的中国企业软件外包的总额其实也不比印度企业包的国外总额少,而我们在国外市场的开拓能力上面与印度产生了很大距离。”刘积仁建议,中国企业应联合打造“软件中国制造”的品牌,而不是单打独斗。

  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联合起来,打造“软件中国制造”的品牌,我们不是单独的一个品牌,任何一个品牌如果是大家一起打造,在国际的影响对任何单个的企业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中国企业的小、分散、恶性竞争的局面。比如法国的香水,即使在本国排到第一千名,也会被认为比我们排名第一的香水好,就是这个道理。

  刘持金:平台战略值得借鉴

  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董事长兼总裁刘持金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即“平台战略模式”。这将使企业获得迅速扩张的机会。平台分为两类,硬平台和软平台。比如我现在拿着手机,手机有一个硬件的平台、有一个软件平台,一个成功的产品就是这个企业在行业中的价值链中有一个平台的作用,对企业今后长期的发展和利润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英特尔、微软、SKT公司,如果从平台战略模式的角度来研究微软的话,你会看得清楚,微软的操作平台的从WIN95到WIN2000,他会考虑有多少人参与进来,它的产品对于这个平台上的厂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其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这些值得中国的软件企业借鉴。

  -营销误区

  刘积仁:产品提供缺乏耐心

  东软董事长刘积仁说,制造业有人说不上ERP是等死,上了ERP是找死,就是说有可能是技术跟管理模式的冲突,双方在观念上达不到共识和理解就会造成一些矛盾,我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很大的因素。对提供者来讲,怎么样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模式,你要把它打造出来,我觉得最终表现是一定要有耐心,今天我们看到国外的企业能够发展了,不断从大的系统变为小的系统,你会发现他背后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型在不断的更新。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经受住这个考验,这个过程可能有五到十年的路要走。

  -宣传误区

  王志东:厂家过于自恋新概念

  点击科技总经理王志东认为,中国的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是厂家的推动,比如ERP概念是厂家热用户不热。而且厂家为了炒作,特别爱发明新名词,CRM、ERP,每个人出来都要标榜一下,包括我们点击自己在内,我们说协同也是个新词。我觉得用户很无辜,他面对那么多厂商,每天提出无数个名词,这里面有炒作,最后企业用户无所适从。信息化的提供者要了解企业究竟面临什么样的管理问题,有什么管理的需求,只有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这个信息化才有可能成功。

▲top

 ◆ e-works 视 点 ◆
“第三方咨询服务”征文通知

  随着我国信息化工程的逐渐深入,随着信息化产品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随着企业由冲动型购买变为理性购买,在信息化中介服务领域中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第三方信息化咨询服务。

  ◆ 什么是第三方咨询?(含信息化项目监理下同)

  ◆ 第三方咨询的发展趋势和服务前景?

  ◆ 第三方咨询的服务项目的研究?

  ◆ 第三方咨询机构,如何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 第三方咨询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 。。。。


  为此,e-works发起组织“第三方咨询服务”大讨论。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厂商咨询人员和制造业企业的CIO和关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网友,就关于“第三方咨询服务”这一新模式,围绕以上述一个或几个方面,在e-works网站上发表专业的、面向应用服务的、具有建设性的文章和案例,并通过e-works网上论坛,进行广泛讨论。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投稿信箱:editor@e-works.net.cn ,我们将对录用的文章支付丰厚的稿酬,同时e-works也将综合有关的成果,出版专门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谢谢您的参与!

e-works中国制造业门户网站
二00四年五月 ▲top

 ◆ E-WORKS 商 城 推 荐 ◆
企业信息化行动纲领—中国企业信息化方法论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吴文钊
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管理与实施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e-works 席丹 李培根 黄培 主编
生产与运作管理:制造与服务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Richard B.Chase
企业信息化经典:ERP/PDM/CAPP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令家、唐孜绚
ERP制造成本管理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作者:吕文清、吕文彬
城市电子政务软件平台技术与系统设计—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武汉市电子政务生产力促进中心 武汉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编著

▲top

更多好书,尽在E-WORKS商城
E-WORKS友情合作伙伴:
   创思论坛

   老总快餐
推介朋友订阅《创思发展论坛》:
请输入 E-mail地址:
     

本杂志每季度将进行抽奖,如果你还没有进行订阅登记的话,
你可能会错过一次获奖的机会。您可以

现在就订阅
如果本邮件打扰了您,谨向您致歉。您可以 
× 取消订阅
TEL:87592219 87592220 mailto:magazine0@hotmail.com

   



©2002-2003 e-works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8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