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195期 总第195期』2004-9-17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 息 化 快 讯 ◆ | ||||||
2004年9月14日,青岛市科技局高新处吴新副处长、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中国海洋大学丁香乾教授等一行前往e-works访问,受到e-works热情的接待。
|
||||||
“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应该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日前,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就我国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是在9月1日召开的2004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作关于网络信息技术设施建设的大会报告时作如上表示的。 在题为《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促进互联网繁荣》的报告中,高新民认为,互联网的普及与数字内容建设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柱。 截止到2004年7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8700万,然而网络普及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普及还不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在当天的发言中也认为,网络的普及不仅包括普及在PC终端上,还应该“跟移动平台融合,和电视平台整合起来”。 与此同时,高新民不无担忧地认为,“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是个大问题”。 据介绍,目前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已经落后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据了解,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1年的报告中,从欧盟2000年12月实施e-Content(电子内容)计划以来,欧洲的数字内容产业规模已经达到4330亿欧元,超过了通信业的2540亿欧元和IT制造业的2120亿欧元,占GDP的5%,并且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25%,远远高于其他领域。同时,欧盟数字内容产业带来了接近4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说,“欧盟4000多亿欧元的产业规模相当于3万多亿人民币,而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规模还只有两万多亿元人民币,我们与欧盟的差距还很大。” 高新民认为,数字内容产业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是现代化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发达的数字内容产业将显著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是走向信息社会的必由之路,使公众以最便利方式获取信息和知识。“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基本条件。第一,广阔的受众,增长的需求。第二,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初步支撑。第三,具备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第四,信息化开始重视信息内容开发利用。同时,我国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目前还受到市场化基础较差、产业链生态环境尚未形成、互连网环境下的商业模式不成熟和政策面支持不力等方面因素的制约。” 高新民建议,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应该从政策措施上明确鼓励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制定公共信息资源再利用法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有害信息内容的依法制裁。 |
||||||
能给高科技企业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支持的“深圳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即将在深圳建立。近日,来自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香港高校实验室的80多名专家汇聚深圳共商筹建事宜。据了解,该平台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家网络公共技术平台。 该重点实验室平台建成后将以应用技术为主,参与深圳企业产品开发、检测、技术攻关,促进院校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与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使其与深圳企业对接,为深圳市乃至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高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目前,有4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1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4个香港院校实验室(工程中心)将成为“深圳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的首批成员单位。这些单位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化工、环保等与深圳市企业联系比较紧密的行业。 深圳副市长刘应力说,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往往会遇到原创性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的后续支持不足等问题,重点实验室平台的搭建,将推动高校科技资源与深圳企业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实现远程资源的近程服务,实现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和各重点实验室的双赢。 |
||||||
10月11日至12日,举世注目的“首届全球电子标签(RFID)中国峰会”即将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拉开帷幕。 据实华开电子商务集团首席执行官曾强介绍,成功举办“首届全球电子标签(RFID)中国峰会”,将有助于中国有关业界人士,了解全球电子标签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全方位介绍和展示当今最先进的电子标签技术及应用、推动电子标签在中国的发展,并刺激中国市场增加对电子标签技术应用、技术培训和信息交流的巨大需求。 |
||||||
◆ e-works 视 点 ◆ | ||||||
Optimize your critical business processes (优化您的关键业务流程) 您的业务急速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升。众多的机遇您必须及时去把握。 因此,您设法去确认您所需要的信息都是正确的,从而作出明智的决策。您也需要确保能妥善处理客户最后一分钟的变更。同时,本质的问题在于:“您如何确定您的关键业务流程是否到达高速发展的水平。” 瀚资软件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携手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真诚地邀请您参加这次免费的研讨会。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微软中国区SMS&P执行董事David Yue 先生分享他对于如何最优化您的关键业务流程的独道见解,他出席为这次研讨会添色不少。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客户了解通过何种方式重新优化业务流程: 二00四年八月 |
||||||
◆ E-WORKS 商 城 推 荐 ◆ | ||||||
|
||||||
◆ 更多好书,尽在E-WORKS商城 | ||||||
|
|
||||||||||||
©2002-2003 e-works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80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