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诸多方面发生了趋势性的变化,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型特别明显,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要把握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管理体系贯标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重中之重,也是应对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制造业强国建设步伐。工信部成立以来,一直把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作为立部之本,作为全系统的共同责任。开展两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工作,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和抓手,也是一项创新性、探索性的工作。
>>相关链接:
九大管理
原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范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企业为什么要做贯标?
◆ 国家的要求、国家标准、资助依据。《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其中第一个专项行动。
◆ 吸收了国际、国内质量领域的大量先进研究成果。
◆ 集成了最新理念。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工业互联网,其中90%以上新的理念、管理思路和方法,在两化融合评估规范和管理体系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更具体、更明确。
◆ 从技术层面上升到管理层面、体系层面。很多企业在技术创新及企业信息化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两化融合管理仍是薄弱的环节。两化融合不仅涉及技术融合,更是管理优化,从关注局部向统筹全局转变,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
◆ 通过体系的不断优化,实现两化融合工作的可控、优化、升级。总结提炼企业两化融合建设和管理规律和要求,明确企业改进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持续受控。
◆ 目前是国家推动着做,以后是企业自己不得不做
◆ 进入国家工业大数据库,对标、贯标。
贯标对企业的推动作用
◆ 更加清晰企业的使命、愿景和战略
◆ 真正诊断出企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 真正推动企业管理的持续改善
◆ 真正实现有效的IT治理
◆ 真正通过信息化推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 真正提升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绩效
贯标对企业的意义
管理体系本质上是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管理方法论,主要是解决信息化条件下企业战略转型“怎么干”、“怎么干好”的问题,而不是“干什么”的问题。其对企业的意义在于:
◆ 总结提炼规律:我国广大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规律和方法的总结提炼。
◆ 引导企业发展:系统规范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稳定获取预期的两化融合成效。
◆ 整体提升产业:全面引导企业实现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跨越,加速产业整体提升。
2014年8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机构培训会,对来自全国范围内的101家贯标咨询服务机构进行了深入的培训,并组织了505人规模的考试,对参训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经过严格的考核以及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综合评定,e-works(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14年首批推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机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