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指出在数字-智能时代,企业要从产品、工具思维转变到系统思维,现实空间转变到虚拟空间,信息流动转变到数据驱动三个方面进行思维进化,同时,不要因为重视数据而迷信数据,不要因为迷信自动化、智能化而忽略匠心,不要因为需要信息集成而形成中心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谭建荣教授
提出智能制造就是对复杂装备全生命周期中设计、加工、装配等环节的制造活动进行知识表达与学习。他介绍了为什么要推进数字孪生技术、数字孪生的主要内函和八大关键技术,以及数字孪生应用的典型案例和项目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陶飞
介绍了信息时代数字孪生在学界和企业界的技术发展及应用,解读了数字孪生包括物理设备、虚拟设备、连接模型、孪生数据、服务模型在内的五维模型。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分享了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的数字孪生车间应用实践,以及数字孪生在十大行业领域的应用探索。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执行董事富泽克行
通过介绍三菱电机人工智能产品Maisart应用在生产线上自动安装轴承、机器人抓取散装部件、活用信息人机协同的Digital Triplet解决方案、绿色制造等四个不同层面的案例,分享了人工智能、边缘人工智能、三位一体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工业中的实践,以及给整个生产环节带来的提升。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负责人曹进博士
分享了海立集团大规模定制模式下推进企业智能制造建设的经验。海立智能制造建设以“精益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为理念,实践从单机+流水线——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过程,重点介绍了海立压缩机的数字孪生架构和海立工业物联网架构,以及产品数字孪生系统。
埃森哲大中华区工业X.0业务主管、董事总经理江崇龙
解读数字孪生对数字研发的推动作用。他指出工业产品正在从机电产品向数字化智能产品转变,在未来产品中,软件成分、价值会越来越高,数字化的服务也会融入产品的价值、形态之中。数字孪生通过全要素、全过程的映射,能实现虚拟和物理世界的联动,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莫宁特集团执行董事Johan Holmsten
解读企业如何利用智能制造,在高人力成本国家瑞典实现良好的生存。通过在车间使用大量高效全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同时结合在办公室的一套完整高度整合的ERP系统,实现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大量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