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的产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硬件又分为基础材料、芯片技术、应用技术、制造技术等领域。目前有一部分技术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差距表现在质量不够稳定,性能指标还有不够先进,制造工艺相对落后。今后发展要抓住新材料的机遇,结合智能制造的理论,收集实际运行状态大数据,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才能全面赶超国际电子产品的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很多的电子企业虽然生产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但还算不上智能化,评判一个企业是否是智能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我国目前走在前面的海尔、华为等企业只是相对于智能化,也是处于探索阶段,而其他企业还有更多的方面需要提升。打造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设备的升级或单纯的人工智能开发,而是需要围绕用户的价值,实现全流程端对端互联,对整个制造行业进行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
新形势下,自主品牌汽车与国际品牌虽然面对同样的市场,但却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行业来讲,电动汽车的推出颠覆了传统汽车的行业结构。从市场来看,国内合资品牌的汽车价格不断下探等市场竞争因素给自主品牌汽车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而从客户的角度,用户对于汽车产品的性价比、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高,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突出,重重压力之下,汽车行业企业必须打造自身优势,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其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个性化需求,全面提升竞争力,赢得市场。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制造业近几年的发展也遭遇了重重压力,汽车行业也逐步步入微增长时代。在高速增长时期,汽车行业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来获得盈利,而在微增长时期,如何才能保有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无疑为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践行智能制造,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