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对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点击下载

指导思想

智能化制造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分类分层指导分行业、分步骤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安全可控能力,着力增强软件、标准等基础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集成应用水平,着力探索培育新模式,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
政府引领

创新驱动
开放合作

统筹规划
系统推进

遵循规律
分类实施

发展目标

"两步走"战略 --------------------------------------------------

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2020年具体目标 ----------------------------------------------------------------------------------------------------------------

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

研发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支撑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30%

发展基础明显增强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制(修)订智能制造标准200项以上,面向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建立。

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培育4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基本建立。

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显著

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20%,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和产品不良品率大幅度降低。

十大重点任务

保障措施

加强
统筹协调

完善
创新体系

加大财税
支持力度

创新金融
扶持方式

发挥行业
组织作用

深化国际
合作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