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G网络不断完善、移动智能终端高速普及、消费者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消费时代——“信息消费”时代,信息消费时代的典型特征是宽带互联、移动、云和大数据,基于这些特征,制造企业的创新模式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企业的产品能否迅速占领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产品是否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企业对于PLM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等阶段,而是将PLM的应用逐步扩展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前端——需求管理。
所谓系统工程,它是一个用于实现产品开发的跨学科方法。通过系统的思维,将产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更好地构建产品规划、开发、制造和维护过程。2013年,PLM厂商在系统工程领域纷纷发力,系统工程无疑成为下一代PLM应用的重点领域。
为了满足日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很多企业开始关注产品的用户体验,希望提供的产品拥有更多附加价值,而非以价格竞争为导向来吸引消费者上门。在PLM领域,各大软件厂商也从最初单纯地关注软件本身功能上的改进,越来越多地关注到提高用户体验上,3D技术创新开始聚焦于消费级体验。
“云”作为一项可行的技术出现,它正以全新的工作方式,帮助工业企业更有效地实现研发目标。在推进云战略的进程中,PLM厂商更加注重与自身优势领域的融合,部署的步伐也快慢有别,总体而言,PLM厂商的云战略呈现了一定的差异化。
近年来,随着PLM应用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的成熟,制造企业已将PLM管理的侧重点从产品研发过程的管理转向了工艺与制造过程。中联重科搭建了以西门子Teamcenter Manufacturing为基础的工艺数据信息化协同工作平台,长城汽车与开目公司合作建立了统一的工艺数据管理协同平台。
随着产品系统复杂程度不断增大,仿真分析过程中所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为了实现对复杂产品在实际情况中更为精确可靠的仿真,必须考虑不同学科的耦合作用。先进的多学科协同仿真技术是在完整而统一的架构和界面环境下基于一个共同的数据模型实现的,能够同时保证分析的准确度和高效率。
随着产品复杂度不断提高,研发数据和知识不断累积,涉及的研发人员组织越来越庞大,制造企业急需搭建能够管理研发流程,实现研发过程可视可控、研发工具无缝集成、研发工作协同优化、研发资源最优配置等功能的自主研发平台。对此,国内研发信息化领域的各大厂商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解决方案。
随着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应用比例的加大,在复合材料制造领域,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制单位来讲,材料技术创新和制造技术创新是本,先进的CAE系统是必须积极运用的工具,两者的结合必将催生新的发展机遇。
设计过程中所需的三维标准件能否快速调用,如何方便查找企业产品设计过程中常用的零部件……围绕着3D应用产生的一系列需求,Traceparts、新迪数字、卡迪纳斯与翎瑞鸿翔等国内外厂商提供了3D资源的在线应用解决方案,三维零件库的在线应用模式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