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徐静负责了雪莲网络化制造工程,旨在全面、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协同化设计、集成化制造和供应链优化,提升雪莲的整体竞争能力。 该工程总体架构为“围绕两个中心,纵深三个层次,建立两大支撑平台,服务五个重点应用”。两个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三个层次即经营决策层,经营管理层、生产管理层。两个应用支撑平台即:企业办公自动化平台、企业数据集成平台。五个重点应用系统即:战略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面向客户关系管理的网络营销系统、实时动态的物流系统和产品资源库系统。 雪莲网络化制造工程的实施。第一个层面是运行平台层,主要包括企业企业网络平台和数据平台。第二个层面是应用系统层,主要包括应ERP系统、动态物流系统、产品资源库及研发系统和分销系统;第三个层面是决策支持系统层,辅助企业领导经营决策和企业战略提供信息化支持;第四个层面是核心业务过程分析与改进。 企业效益。 一是全面改善企业的TQCS。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雪莲信息化建设通过集成企业中技术、人与组织、业务三个基本要素和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畅通,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二是信息化建设为雪莲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使用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系统,对资金运转起到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作用,2003年公司期间费用比年初预算减少了500万,生产费用比年初预算减少1000万。 社会效益。 1、雪莲网络化制造工程,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应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实施信息化管理使企业更新了管理理念,提升了管理水平,规范了管理流程。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最传统的纺织业,加快了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 3、造就了一大批复合型的人才。 4、信息化管理为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增加了科技含量,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5、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为企业的推广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