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探讨
·永不停止的信息化脚步
·SAP为健康元药业"当家"
·信息化与信息产业互动发展中问题分析
·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设计企业信息化,是挑战更是机遇
 相关新闻
·
快速成型培训中心将对上海大学本科生开放
·
世界领先的劳动力管理专家Kronos全球扩张起始中国
·
“CAXA汽车零部件行业PLM解决方案研讨会”在京召开
·
信任引爆应用,国家将加大对中间件的扶持
·
在迷你IBM工作
·
SiteView ITSM解决方案正式投入市场
 相关热贴
·水泥行业信息化专家七
·水泥行业信息化专家六
·水泥行业信息化专家五
·国际巨头ABB的自动化\信息化的层次划分图
·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前景无限好,软件产业定位是关键
·水泥企业信息化专家三
 相关商城商品
· 现代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实务
· ERP系统的集成应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 信息化项目管理
· 制造业信息化与信息编码
· 企业信息化的真谛
· 现代企业信息化重构
 
 
当前位置:技术信息化 -> PDM/PLM
 
PDM技术应用中的信息标准化问题
发表时间:2006-12-29 蒋家东   来源:e-works
关键字:信息化 产品数据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标准化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PDM技术的产生背景,定义了PDM技术的概念与基本原理。其次,结合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改造的情况,详细讨论了PDM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其可以为企业解决的有关产品数据方面的关键问题,并从信息集成与异地共享的角度,初步探讨了面向PDM技术应用的信息标准化问题。最后,展望了PDM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新一代PDM系统的重点内容,提出了信息标准化相应发展方向。

 

    4 PDM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其可以为信息化企业解决的有关产品数据的关键问题

    从我国制造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的现状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都或多或少受到以下技术问题的困扰:一是信息共享程度低;二是信息传递的速度慢;三是业务流程管理落后;四是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手段落后;五是支撑技术不配套。PDM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各种不利因素,而且可以帮助信息化企业解决如下关键问题:

    (1)产品数据的压缩问题。在多数情况下,CAD与CAM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新生”了许多产品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占用了企业的大量存储设备,而且还吞噬了企业有限的网络宽带资源。这样,企业不仅要由此不断添加新的存储和网络设备,而且还损失了宝贵的办公效率。PDM系统可以将每一个进入系统的数据压缩到原先的1/5~1/10左右,从而显著节约存储资源。

    (2)产品数据的归档问题。长期以来,限于网络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有限功能,企业只能将产品数据分门别类地归档到文件服务器上,并指定专人负责文档归档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归档操作变得烦琐乏味,甚至不堪忍受。PDM系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产品数据归档方法,只要用户提供必要的工程信息,该产品数据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入应用服务器的产品数据库中,从而真正实现“谁负责,谁归档”产品数据归档功能。

    (3)产品数据的统一编码问题。推行统一编码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从理论上讲,产品编码的实质是解决产品数据的分类问题。产品零部件的有效分类恰恰是PDM系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先前的编码标准基本上是基于纸型介质建立的,使用人员通常需要翻阅手册,并进行人工协调才能完成某项具体的编码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推行统一的编码规则有时相当困难。由于PDM系统提供了有效的编码管理和辅助生成工具,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编码规则定义到产品数据库中,以便使用人员随时在网络上查找和浏览。而且,通过代码辅助生成工具,使用人员可以在具体应用软件中直接对生成的产品数据进行编码,保证了编码的正确性。

    (4)产品数据的安全问题。传统的企业产品数据表现在纸型介质上,企业通过制定严格的档案归档、保存、借阅和保密制度,来确保企业产品数据的安全。然而,企业信息化以后,电子化的产品数据很容易受到内部人员或网络黑客的攻击(包括恶意破坏和盗窃)。传统的文件控制与管理系统很难全面解决企业产品数据的安全问题。PDM系统以大型网络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动态性角色管理和内置的浏览工具,界定出用户对数据的创建、浏览、复制、更改和删除的5种权限,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

    (5)PS的管理问题。PS是一个跨越企业各个组织部门和经营阶段的核心概念,是PDM系统联结CAD、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M、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和MRPⅡ等应用软件系统的纽带和桥梁。传统的基于纸型介质的文件管理方法虽然可以按照PS进行文件归档,但是PS概念并没有得到切实的使用。例如,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基于卡片式理论的档案管理系统,由于缺少产品结构这样的概念,只能按照线性模型进行数据组织。PDM系统以PS概念为核心组织工程数据,使企业的工程数据可以在明确的PS视图下呈现出清晰的层次关系,便于进行基于PS的查询、修改和数据组织工作。

    (6)技术部门的过程管理问题。随着多维(二维和三维)CAD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技术部门的绘图工作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以后,原先基于纸型介质的工作驱动与协作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技术部门生产效率的改善。如何寻求一种适合企业的电子流程管理方法,成为信息化企业正在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难题,也是PDM系统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构建一个面向企业技术部门的工作流程管理模块,PDM系统能够为信息化企业提供一个按照自身情况定制工作流程的框架。这样,企业利用内嵌的浏览工具就可以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的浏览与批注任务。

    (7)产品数据的检索问题。过去,企业的图纸、报表和文件都保存在档案部门,使用部门必须办理相应的手续才能得到相关的资料,过程复杂低效。现在,多数企业建立了计算机网络,但是基于传统文件或卡片式的线性管理只能提供有限的检索条件,无法提供诸如“用于何处”等类型的检索方式,因而很难满足工程部门的需要。根据国外的一项调查结论,技术人员40%的时间消耗在资料的检索和等待中。PDM系统提供了多种查询方式,使得技术人员不仅可以按照图形或文挡的属性查询,而且可以按照PS的相互关系查询。通过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既定的安全范围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技术人员对企业资料的查询需求,确保“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信息的正确版本”。

    (8)产品数据的处理问题。制造企业的工艺设计、生产组织、物资供应、物流管理以及对外协作等经营活动,都或多或少需要使用基于PS的数据信息,其表现形式为企业现行的各种表格。PDM系统提供了交互式自定义表格工具,可以生成任意复杂的企业表格,并可以提供多种统计、汇总与展开方式。这样,基于产品数据库生成各种表格,不仅数据正确一致,而且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能得到提高。

    (9)工程与生产领域的集成问题。我国许多制造企业的计算机应用一般是以部门为单位发展起来的,企业的工程设计与生产、销售部门常常运行各自的应用软件系统,如CAX与MRPⅡ就可能分别在企业的不同部门运行。由此,技术部门产生的电子数据若被生产部门使用,则通常存在二次输入问题。这一非增值过程的失误将导致严重的后期产品配套问题,包括缺件、多件或参数错误等。PDM系统可以将用户定制的表格数据转为多种文件格式,包括Excel、Access、dBASE、FoxPro、TEXT等。这样,工程与生产部门的数据集成就可以通过程序接口实现,避免了电子数据的二次输入问题。

    (10)工程信息的提取问题。现在,多维CAD软件已成为多数制造企业进行产品定义和设计的主要工具。PDM系统可以将CAD文件中包含的各种工程信息自动提取到系统中,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的设计工作效率。

    5 面向PDM技术应用的信息标准化问题

    按照图2中建立的PDM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要使企业的PDM系统有效运行,并实现行业(包括具有行业特征的集团型企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信息的异地共享,就必须首先解决好以PS定义为核心的信息标准化问题。与PDM技术及其应用系统有关的信息标准化问题可以从纵、横两个方向加以描述。从纵的方向看,如前所述,与PDM技术应用有关的信息标准化涉及四个层面:一是图纸文档的电子化管理层面;二是企业部门级数据管理层面;三是企业数据管理层面;四是行业(企业间或集团型企业级)数据管理层面。与这四个层面相关的标准化问题包括制定针对不同层次数据管理要求的各种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从横的方向看,与PDM技术应用有关的标准化问题包括如下5个方面:

    (1)与PS定义、描述及分类编码有关的标准化。通过制定行业或企业层面的PS规范,以及面向不同产品的PS分类与代码标准,确定对PS、物料清单BOM(Bill of Material)的管理要求。

    (2)与技术状态管理有关的标准化。通常,技术状态管理既涉及过程管理,又涉及TDM管理,包括对产品研制全过程中的功能基线、研制基线和产品基线的建立和管理,技术状态的标识、批准和发放,技术状态的更改和控制,技术状态的记录和跟踪,以及技术状态的审核等。

    (3)与文档管理及文档分类编码有关的标准化。确定对分布式异构数据的存储、检索、管理等的要求、方法和基本原则,确保数据处于最新和正确的状态,以便在整个企业或行业范围内得到充分共享。

    (4)与PDM系统的数据交换与集成接口有关的标准化。企业的电子数据可能是在不同的软件环境下生成的,要实现数据交换,对数据的格式必须进行规范化,接口必须协调和统一。通过制定行业或企业层面PDM数据交换与集成接口规范,可以确定PDM应用程序接口要求、数据格式及其与相关系统的数据交换方式。目前,与PDM系统的数据交换与集成接口有关的技术标准或规范已有不少,如ISO10303、AP203、AP207、AP210、AP212和AP214等。

    (5)与基于PDM系统的协同工作环境有关的标准化。通过制定诸如技术状态管理标准、质量管理标准、异地协同设计工作规范、异地分布式PDM技术规范、异地产品虚拟装配规范以及集成式产品团队IPT(Integrated Product Team)管理规范,提升行业层面的协同工作水平,改善PDM系统的应用效率。

    6 PDM技术及新一代PDM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而虚拟企业概念的提出,更加要求企业具备一种信息基础环境,以便能够及时与其供应商和客户之间交换各种类型的产品数据。每个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全面有效的协作,它们不但要访问产品设计数据,而且要还需要访问制造过程中的数据,以及其他一些在产品寿命周期中涉及的有关产品信息。然而,传统的PDM系统局限于设计阶段的工程信息管理,无法很好地适应敏捷制造或是虚拟环境下的产品开发与制造过程的需要。由此,在虚拟企业概念下,面向产品寿命周期的PDM技术成为21世纪以来新的研究焦点。可以推断,新一代PDM系统的开发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电子商务与合作商务、虚拟产品开发,以及支持供应链管理。

    (1)电子商务与合作商务方面。新一代PDM系统能够提供这样的功能,即在网上就可以得到产品数据信息,这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从产品及相关产品的技术状态中选择参数,就可以得到产品模型。这一领域的深入发展,将会使得网络完全能够提供产品/服务选择、建议准备和订购过程。合作商务是最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它使得多个企业动态重组后能够在线合作,从而利用网络技术代替静态的网络供应链。

    (2)虚拟产品开发方面。虚拟产品开发管理VPDM(Virtual Product Development Management)是在虚拟设计、虚拟制造和虚拟产品开发环境中,通过一个可以即时观察、分析、互相通信和修改的数字化产品模型,并行、协同地完成产品开发过程的设计、分析、制造、市场营销及服务。VPDM集合了Web、PDM、三维CAD和数字样机DMU(Digital Mock-up)技术,使企业具有更好的产品创新能力。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具有高灵活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环境下,VPDM为数据变化的管理提供了更典型的管理框架。此外,VPDM还可以作为一个知识库和渠道,将处于不同阶段的离散产品信息转化为连续的信息状态。

    (3)支持供应链管理方面。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得到深入应用,PDM系统作为标准的黑盒解决方案、较廉价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其利用率不断提高。PDM系统能够很容易地在虚拟企业中实施。在虚拟企业中,一个组织要与其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其他人共同加入到供应链中,工程信息需要在虚拟企业内不断交换。PDM技术中各个系统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使得早在产品开发阶段,原始设备制造商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agement)之间就能进行合作,并能随时在整个供应链中得到产品信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3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陈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