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高效多层次协同应用
随着PLM的快速发展,PLM已经逐步覆盖从产品市场需求、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直到产品报废回收等全过程的管理,并逐步实现了与企业其它信息系统的深入集成。目前国内外许多集团型企业也在使用PLM系统,同时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也需要通过PLM实现协同,因此伴随着的问题就是解决产品不同阶段、不同参与人员和组织之间的协同,因为只有高效的协同应用,优化的业务过程,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缩短响应时间,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利润回报。
协同的应用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我们把协同应用分为三个大的层次:项目管理协同、业务过程管理的协同和业务数据协同管理。项目管理的协同可以在整个企业不同部门之间或者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应用,主要反映的任务的关系和结果,这对于解决集团型企业应用非常适合;
业务过程管理的协同可以在部门内部或者部门之间应用,主要反映日常业务的执行过程和结果,满足了企业日常工作的自动化协同;
业务数据的协同管理是最基本的协同,通过数据的生命周期阶段或者状态在不同人员之间形成协同,保证业务数据在整个生存周期的正确和完整。
当前主流的PLM产品都分别提供了这几个层次的协同解决方案,例如UGS的TeamCenter产品提供了企业协同、工程协同、制造协同、项目协同、需求协同、可视化协同、社区协同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协同方案针对不同的需求产生。
高效多层次协同不但强调协同方案的“多”,更强调不同协同方案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在提供企业产业链之间、企业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等多层次的协同的同时,提高不同协同之间的集成和协同方法的不断探索,实现不同多层次协同的无缝集成。如图2所示,目前PLM系统在协同方面的应用还主要停留在企业内部业务规则和业务数据的协同,虽然部分企业也实施了项目管理,但是和PLM系统的高效紧密集成还有一定距离。

图2 高效协同应用的二维示意图
2.3多周期产品数据管理
PLM产品是从PDM产品发展起来的,在企业的应用已经从研发部门延伸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对于同一份系统中的数据,根据企业的划分标准不同,会有多个生命周期,例如对于一个文档对象,根据不同的标准,可能会参与两个生命周期的变化:
业务生命周期:需求、设计、审批、工艺、制造、售后等;
数据生命周期:工作阶段、审批阶段、归档阶段;
因此多周期的数据管理是PLM系统发展应用的趋势,如图3所示,同一份数据同时存在于5个生命周期线上,需要保证不同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有效管理。

目前主流的PLM厂商都有自己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但是还没有多周期产品数据管理,单周期的数据管理对于项目型的应用比较适合,因为项目本身就包含了一次性的特点,而产品的管理是重复迭代,周而复始,需要更加复杂的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