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PDM/PLM技术在中国的十年
·e-works第三届PLM高级研讨班知识点小结
·e-works第三届PLM高级研修班调查分析报告
·PDM/PLM系统授权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博客文章:PDM/PLM技术应用的一个里程碑
·基于业务过程的协同工作管理
 相关新闻
·
清软英泰和国内外著名PDM/PLM专家教授共探PLM发展趋势
·
清软英泰和国内外著名PDM/PLM专家教授共探PLM发展趋势
·
清软英泰PDM/PLM应用研讨交流会在京召开
·
开目公司参加“2006中国PDM/PLM年会”
·
清软英泰第六届PDM/PLM研讨及应用经验交流会隆重召开
·
“PDM/PLM高级研讨班”圆满闭幕
 相关热贴
·诚招PDM/PLM实施顾问和销售经理,JAVA开发人员
·国内外PDM/PLM厂商名录
·某大型企业急聘PDM/PLM技术支持,工作地点广东顺德
·文章评论:中国PDM/PLM应用现状调查
·怎样才能设计出具有科学的、激励性的PDM/PLM销售人员工资?
·你什么会对PDM/PLM关注,期望获得什么?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技术信息化 -> PDM/PLM
 
e-works第三届PLM高级研讨班花絮
发表时间:2007-5-10 蒋汉桥   来源:e-works
关键字:PDM/PLM 培训 萧塔纳 
3月23~25日,我有幸参加了e-works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PLM高级研讨班,一睹了约瑟夫.萧塔纳教授的风采。以下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次研讨班中的花絮。

    3月23~25日,我有幸参加了e-works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PLM高级研讨班,一睹了约瑟夫.萧塔纳教授的风采。以下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次研讨班中的花絮。

    1、称呼

    约瑟夫.萧塔纳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来说太长,祁老师称呼约瑟夫.萧塔纳教授好像直接是用的约瑟夫,我们多数人的称呼则是萧塔纳教授或者干脆有人称之为萧教授。

萧塔纳教授(左)和祁国宁教授(右)

    2、进步

    研修班每天有近两个小时的现场讨论与答疑时间,大家用纸条的方式提出问题,在三天的时间中,共收集到各类问题82个。祁国宁教授表示,萧塔纳教授对本次研讨班提出的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很吃惊,他认为中国PDM的应用比前几年有了惊人的进步。

    3、五彩笔

    在萧塔纳教授的答疑过程中,萧塔纳教授一般要在白纸上画出相关问题的原理图。开始会议现场只提供了一支黑色书写笔,萧塔纳教授下笔谨慎。随后会务人员拿上了几支彩色笔,萧塔纳教授马上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描绘,神态大不相同。事实上无论是萧塔纳教授的ppt还是《PLM Success Guide》,其中的多数原理图都是用了多种颜色,毕竟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状态要直观得多。

原理图用的颜色多吧

    4、感叹

    闲谈之中,UGS的莫欣农先生和天喻信息的万立先生都表示一直都有撰写PDM专著的打算,但萧塔纳教授的《PLM Success Guide》(PLM实施手册)一书对他们的打击很大,他们表示这本书也许很难超越。

    5、缺憾

    萧塔纳教授是德国人,讲解是用的是德语,答疑时用的部分PPT也是德文,虽然祁国宁教授的翻译也很精彩,但多少还是会遗漏一些信息(如肢体语言等),有好几位学员表示,如果萧塔纳教授能用英语授课就更完美了。

    6、渴求

    萧塔纳教授的《PLM Success Guide》是用德语编纂的,目前没有正式出版,再加上中间翻译所需要的时间,估计短时间还无法在中国出版,不过这本书中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很多学员都表示渴望拥有这本书,哪怕是英文版的也不错。

    7、莫欣农水瓶阵

    在第一天晚上的安排了一次教师不在场的自由小讨论。大家谈了一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谈到零件主记录和图文档的关系时,莫欣农教授用现场的矿泉水瓶作为道具,用“水瓶阵”的变化来描述各种状态的变化,来给大家讲述了他对图文档变更引以及相关的版本变更、更改标记变更的理解。

莫欣农水瓶阵

    8美的讨论

    在第三天的讨论中,美的集团提交了一个实际问题,是异地协同变更的一个流程。美的集团希望能够提高流程效率,并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引起了学员们激烈的讨论。最后结论是该问题最主要的是一个管理问题而不是一个信息化应用问题,部分学员以及祁国宁教授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地建议。

“美的”实例讨论

    9PDM实施与烹饪

    萧塔纳教授的实施方法论很系统也很在理,不过按中国人的思维来看,却显得有些繁琐。企业问题诊断与需求确定需要用7次分解、迭代,中国人可能很难忍受。祁国宁教授对此也做了解释,他认为这可能跟民族的文化有关,STEP已经作为一种性格深深的植入了德国人的文化中,连做菜都会用到天平的民族有这样严谨的实施方法不足为奇,不过在中国实施PDM也许的确需要加一些中国特色,但加了中国特色的实施的效果就不好保证了。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蒋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