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CAN半导体器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电子商务的组织管理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张国军:制造与工艺数字化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趋势
·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现状与趋势
·铝型材挤压模CAE应用研究现状与趋势
 相关新闻
·
我国信息安全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关热贴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技术信息化 -> PDM/PLM
 
2006中国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数字化应用的现状与趋势
发表时间:2007-1-9 蒋汉桥   来源:e-works
关键字:现状与趋势 PDM应用 PLM应用 
e-works每年会对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在2007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对近两年来的调查数据以及相关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对比。

    e-works每年会对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在2007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对近两年来的调查数据以及相关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对比。因为数据延续性的关系,本文只对传统的主要应用CAD、CAPP、CAE、CAM、PDM/PLM(即C4P)进行分析说明,基本的结论如下:

一、二维CAD,国产软件欲再次突围?

    调查显示,2006年三维CAD的普及率大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的制造企业仍然离不开二维CAD。数据对比结果表明,2006年,二维CAD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比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仍然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应用。

    应该来说,二维CAD应用方面的国产软件有相当的基础。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家“甩图板”工程的指引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国产二维CAD软件,如开目CAD、高华CAD、CCAD等等。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产二维CAD慢慢走入了沉寂,艰难地在AUTOCAD的影子下生存。

    不过,近一两年企业正版化压力的增大,似乎又给了国产二维CAD一丝突围的曙光。2006年,一边有CAXA高规格举办“正版软件找CAXA” 的推广活动,另一边有中望、浩辰等“高仿真”软件厂商摇旗呐喊。老牌的国产CAD厂商大恒、艾克斯特、天河等也不甘寂寞,发起了一些宣传攻势。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国产CAD软件的宣传重点都包括了与AUTOCAD的高度兼容性。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AUTOCAD的市场份额相比去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二维CAD的应用稍微多了一点多元化的色彩,但可以预见的是,国产二维CAD突围的道路依然艰难。

二、三维CAD,这边风景独好

    从统计数据来看,三维CAD是唯一一个“企业的关注程度”、“应用比率”和“应用满意度”三个指标都有提高的C4P应用,应该是2006年的一个亮点。

    三维CAD系统具有可视化好、形象直观、设计效率高、以及能为企业数字化的各类应用环节提供完整的设计、工艺、制造信息等优势。近年来,三维CAD系统的作用已经迅速地被制造企业认识和接受,企业对三维CAD的热情也在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在C4P领域中,三维CAD同时还是制造企业2007年最主要的投资方向。

    不过从应用的实际来看,三维CAD在大多数制造企业中仍然处于从属地位。很多企业的三维CAD设计主要是作为设计参考(表现在三维文件不归档、PDM系统也不管理),甚至有的企业仅仅是用作制作宣传材料。中国的制造企业要整体体现三维CAD系统的优势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三、CAPP,在争论中艰难前行

    从数据的统计对比来看,2006年CAPP的应用比率比上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很多企业在是否上马CAPP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另外,从应用的角度看,CAPP的整体应用满意度与上年基本持平。

    CAPP在中国的发展一直步履艰难。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工具化的CAPP才使得这一技术进入了普及实用阶段。然后,经过几年的发展,CAPP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疑惑。工艺在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构架中的定义越来越模糊不清,定位越来越不清晰。2006年,《论CAPP 的原罪》和《CAPP的救赎之路》的发表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争论,CAPP何去何从也引起了业界的反思。

    针对这些疑惑和争论,以开目为代表的CAPP厂商给予了积极回应并描述了CAPP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这些资料和案例可以看出,虽然CAPP之路依然很艰难,但的确是在向着更合理、更实用、更易用的方向在向前发展。

四、CAE,应用效果仍是瓶颈

    CAE应该也是2006年的一个热门话题,针对CAE的活动和宣传此起彼伏,不过从调查统计数据的对比来看,却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惊喜。

    数据显示,2006年企业对CAE的关注程度的确比上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多数企业也对CAE可能带来的作用和好处表示认可。但是CAE应用的比率却并没有同步的跟上,更为可惜的是,2006年CAE的整体应用满意度比上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仅仅只有58%,堪堪跌破了及格线。

    CAE是C4P技术要求最高的应用之一,但是国内工科院校的教育体系(本科阶段)基本上没有涉及这一方面,社会上也没有成规模的培训体系,这就造成了制造企业CAE人才储备的困难。很多企业应用CAE的过程是一边摸索一边应用的过程,应用的满意度不高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我们认为,CAE在中国的关键不在于软件好不好,功能强不强,而在于如何让企业用好。如果不跨越应用效果的瓶颈,CAE在中国难以快速发展。

五、CAM,波澜不惊

    相对而言,2006年中国制造企业CAM的应用和发展比较平淡。除了企业关注程度略有上升以外,其它指标与上年基本持平。

    与CAE的应用类似,CAM的技术性也比较强,不过CAM的社会培训体系比CAE的要好得多,这就使得CAM的整体应用效果要好于CAE,这应该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六、PDM/PLM,深化应用受阻力

    统计对比数据显示,2006年PDM/PLM的应用比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更令人意外的是,PDM/PLM整体的应用满意度大幅下降了19%,可以说有点怵目惊心。

    分析以为,满意度下降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PDM/PLM厂商的宣传和承诺造成了制造企业对PDM/PLM的预期过高,而实际应用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所以满意度不高;另一方面,以前上马的PDM/PLM系统主要应用的是图文档管理等基本模块,应用效果应该不错,但随着这两年的深化应用,企业在深化应用中的阻力可能会导致他们满意度的降低。

    PDM/PLM应用满意度的下降让很多企业对PDM/PLM实施的成功率以及PDM/PLM的真实应用效果和作用产生了疑问,这客观上造成了部分企业的观望心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信息化项目实施效果和作用的疑问,倒是催热了大家对信息化项目效益评估的关注,这对于整个制造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也许是一件好事。

七、综述与展望

    综合而言,2006年制造企业信息化在应用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C4P综合应用指数(该指数包括三个因素:企业关注程度,20%;应用比率,40%;应用满意度,40%)比上年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大多数应用在应用深度和应用效果方面都有待于提高。当然,这需要多方的努力,制造企业需要主动加强学习和应用,而软件厂商和媒体需要给以正确的引导。

    如果说2006年是规划的一年,那么2007年也许会有一个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小高峰。

    E-works认为,2007年最大的赢家应该还是三维CAD,三维CAD的普及率还将进一步的提高,不过三维CAD如果想在企业产品设计中占主导,还尚需不短的时日,二维CAD还有相当大的生存空间。

    PDM/PLM将是2007年应用的第二个热点。这里希望PDM/PLM厂商在宣传中少含一定水分,引导制造企业正确的认识和理解PDM/PLM。另外,PDM/PLM的深化应用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如有必要,制造企业应主动找实施厂商协助,多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准备。

    CAPP的应用发展可能要更困难一些。就目前而言,CAPP可能应该需要从理论上、从学术上进行一些更深层次的探讨。另外,目前仍然有很多企业心目中并不认可工具型的CAPP系统,他们对CAPP的期望仍然偏高,这也需要厂商和媒体进行引导。

    而CAE和CAM应用在2007年应该会相对平稳,在培训和技术支持的大环境完善以前,CAE和CAM的应用效果可能难有大的突破。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蒋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