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
| 当前位置:企业管理 -> 经理人 |
| |
| | 战略统筹管理造就成熟企业家 | | 发表时间:2003-6-17 特约撰稿人: 陈枫 来源:中国企业报 | | 关键字:企业家 | | | | 在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家是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因为企业家是资产的总代表、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代表、是企业整体形象的代表,这三个代表决定了企业家的成功即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成就,企业家问题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 企业家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要素,在不同的战略阶段就会要求不同的企业家,要求企业家按不同战略要求使用自己。市场竞争环境中会不断产生3种类型的企业家。 第一种企业家是企业经营者,承担企业最主要、最基本的生产经营组织和管理工作。在企业初创期,许多企业家都是作为经营者管理企业。这类企业家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适应能力,善于抓住市场中直接的机会,突破成功,这是企业家发展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其成长的必经阶段。一些国有企业不成功的重要原因可能与委派去作总经理的干部没有经营实践的历练,虽然有好的管理素质能力,但不善于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这种市场机会总会不断出现,也会不断产生出新的企业家,如比尔·盖茨,起始仅是经营型企业家,至今也难说是管理型企业家。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家仍是经营者。 第二种企业家是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综合管理者不直接组织经营活动,而是组织控制各职能部门,这类企业家多在中型或大型企业。由于具体企业的环境和条件不同,这类企业家或多或少也承担着经营组织工作或者资本运营活动。作为管理者的企业家不同于作为经营者的企业家,由于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机会和威胁更多来自管理,因此企业家转向管理型,而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影响了管理的成效和水平。这种企业家个人魅力可不是由MBA制造的,而是由其长期磨炼出的价值观和工作作风形成的。目前不少企业家深刻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和自身管理的职责,所以注重学习各种新管理知识,甚至过分偏爱ERP等技术工具,而忽视了个人魅力对各种管理的统驭作用,从而会出现更深的失误。 第三种企业家是领导者,不仅是管理者,首先是具有战略思想的领导者,他要懂得统筹学理论,能在变化的环境中用统筹理论看清前进方向中的机会和威胁,他要保持强烈的新奇心和激情,关注新事物,勇于冲破各种习惯,坚持不懈于更高的目标。 企业家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与企业的发展是一致的,什么样的企业家是成熟的或者说判定企业家是否成熟的标准是什么?这对于中国企业开展战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总体来讲,成熟的企业家除了要有新奇心、有激情、有持之以恒的风格3个个人成功要素外,最根本的标志是:(一)有明确的追求。不是追求某个指标、某种地位的实现,而是永无尽头的理想及其体现。追求世界500强等等都不足道,因为既无实际意义,又不是客观的。仅仅把某指标或某位置作为自己追求的企业家就会丧失个性,把自己沦落到物化。(二)能客观地评价自我,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机制)。客观评价自我是指历史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功劳和不足,把自己的成功放到历史的环境中,而不是与别人比或者自己的前任比,这是企业家成熟的重要标志。(三)能够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唯上、唯书”、“言必称希腊”。提倡企业家学习,主要是倡导其更善于独立思考。跟风转的企业家、崇洋迷权的企业家不会持久成功。曾有美国科学家讲:科学就是破除迷信。这也可以说,科学就是独立思考。具有以上3个特点且突出的企业家,即为成熟的企业家。 企业战略管理要研究企业家,企业家要把自己作为战略问题来研究,这是企业发展赋予企业家的责任和权力。
(作者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主任)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