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CIO工作绩效:领导力的八大诀窍
·以意义来领导
·新环境下知识型企业领导如何历练
·柳传志:培养接班人是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使命
·角色混乱“缩水”领导力
·好的恋人=好的领导者
 相关新闻
·
Gartner调查显示:NetApp位列2007存储服务“领导者”象限
·
BMC收购智能事件管理软件领导者PROACTIVENET
·
DS被CIMdata分析报告评为2006年PLM市场领导者
·
中国CIO领导力调查报告发布会暨2007中国CIO圆桌论坛
·
CA被独立市场分析机构评为记录管理市场的领导者
·
BEA宣布在2007年增强对Eclipse的承诺和领导地位
 相关热贴
·[求助]领导要上OA,请大家帮帮忙
·什么时候CAXA已经成了中国的领导厂商了-老话题 呵呵
·[求助]企业领导认识不够怎么办?
·曹操的领导力:羊群变狮群
·一位领导挽留员工极其神经的谈话内容
·领导,请注意你的施压指数
 相关商城商品
· 《制造业中高层领导信息化必修课程》多媒体课程包
· 沉静领导
· 《领导力提升与沟通技巧》
· 领导与战略规划
· 领导企业变革
 
 
当前位置:企业管理 -> 经理人
 
老板:你到底应该听谁的?
发表时间:2005-10-31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关键字:领导 老板  
人与人之间的需要不同,对物的评价也不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因即在于此。仁者,是以仁者需要的标准评价;智者,是以智者需要的标准评价。

  有位老板很苦恼地对我:“每天我都要听取各种汇报,有的人有这样的建议,有的人有那样的方案,有的人对我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忠告,各部门主管之间相互指责,很多事情由于争议不休而难以做出决定,或难以有效贯彻。我如果采用了某个人的建议,另一部分人就会说我没有主见。;我如果坚持自己的观点,又会有人说我听不进不同意见,有的人甚至认为我是一个不值得追随的老板,最后负气辞职而去。”

  看着他无奈的样子,我很同情他。

  “每个人都对我说他是为了我、为了公司的利益。”这位老板最后问我:“你说,我到底应该听谁的?”

  占有者根据自己的选择和实现,获知、制作、传播有关信息,判定选择和实现是否符合需要的标准及标准是否符合需要。这样的判定叫评价。

  在生活中,充满了很多相互矛盾的评价。无论你持有怎样的观点,总有人与你的观点不同,或完全对立。

  以下例举一些常见的评价,说不定你也发表过类似的言论:

  ——“我认为这个方案是最佳方案。”

  ——“如果采用这个方案,我认为会造成严重后果。”

  ——“他这个人很固执。”

  ——“他这个人很有主见。”

  ——“他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他的意见很有价值。”

  ——“他是个人才,应该得到重用。”

  ——“他干什么事都干不成。”

  ——“他很诚实,我很信任他。”

  ——“他很狡猾,你可要提防他。”

  ——“他的主张是很有远见的。”

  ——“他的想法简直是鼠目寸光。”

  ——“他的思想很深刻。”

  ——“他的脑子有病。”

  ——“我是为了你好才这么说的。”

  ——“我这样做纯粹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利益。”

  ——“我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愚蠢的人。”

  ……

  无论你怎样评价别人,或别人怎样评价你,也无论你怎样评价你自己,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是以自己的需要作为评价的标准。

  有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尽可能避免对任何事物作出任何评价。其实,这种不评价的本身就是一种评价,而且是以自己的需要为标准的评价。

  有的人在作出某种评价后称“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你的利益”,或称“我这样做纯粹是为了大家的利益”,或称“我这样做是出于公心,没有任何对个人私利的考虑。”

  如何看待这种表白呢?如果这个人不是口是心非的话,至少也是因为他与他人或大家有共同的利益,他的“公心”也是因为有了共同利益才有的。所以,从根本是讲,世界上没有绝对超脱自己需要的评价。

  有的时候,有的人惧怕真实的评价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危害,便违背自己的需要做出虚假的评价,但他内心从根本上是否定这种评价的。而这种否定,本身就是一种以自己的需要为标准的评价,只是他不愿坦率地说出来罢了。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评价导致错误的选择和实现时,他会改变自己原来的评价,对选择和实现重新评价。无论是原来的评价,还是现在的评价,他都是以自己的需要作为评价的标准。当他发现原来的标准或原来的评价并不符合原来的需要或最新的需要时,他必然会改变原来的标准和评价。

  人与人之间的需要不同,对物的评价也不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因即在于此。仁者,是以仁者需要的标准评价;智者,是以智者需要的标准评价。

  需要和物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评价也是不断变化的。但无论怎样变化,评价者都是以最新的需要作为最新的评价标准。

  评价是对最大利益的评价。一个人的选择和实现若能够占有最大利益,这个人就会对选择和实现做出肯定性评价;一个人的选择和实现若不能够占有最大利益,这个人就会对选择和实现做出否定性评价。

  人在以自己的需要作为评价的标准的同时,还希望他人能够肯定自己的评价。

  一个人的评价若被他人肯定,这个人的再选择和再实现就会得到他人的赞同或支持;一个人的评价若被他人否定,这个人的再选择和再实现就会被他人反对或破坏。

  作为企业的老板,部下的评价是否以他们自己的需要为标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与你是否有共同利益。

 

 责任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