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王文京:外资在华研发中心不能带来核心技术
·外资并购引发国家经济安全威胁论
·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政策有待调整
·外资电信敲门五年如履薄冰 3G前夜浮出水面
·求解洋物流合资中国方程式
·外资家电豪赌制造基地 对抗国内企业低成本神话
 相关新闻
·
商务部主张利用外资促自主创新
·
军工行业将成外资并购的新热点
·
大国经济之工作母机:装备制造业唱响世界舞台
·
装备制造业将获金融扶持
·
中国化工业吸纳外资全球居冠
·
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1.6亿元
 相关热贴
·新闻评论:商务部主张利用外资促自主创新
·文章评论:外资并购引发国家经济安全威胁论
·某外资IT公司聘SAP二次开发人员
·受一家外资制造业公司委托招聘IT Supervisor/JDE Specialist
·还在用BAAN的外资公司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企业管理 -> 经理人
 
我国吸引外资仍受制“九大局限”
发表时间:2003-4-24 特约撰稿人:     来源:中国企业报
关键字:外资 
    尽管入世初年的引资数据及相关指标大部分呈好的态势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吸收外商投资大国,但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文章援引《中国WTO报告·2003》对此予以分析指出,我国吸引外商投资亟须突破九大制约。
    这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总体对外开放战略的局限

    在目前的对外开放形势下,过去先试点后推开的战略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对吸收外商投资造成了极大制约。近年的情况已经表明,“试点”式开放已经成为某些部门、行业慢开放甚至不开放的盾牌。这是前些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导致外商投资的质量和水平难以有效提高。

    二、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局限

    首先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基础、立法程序、运行机制等仍未转向市场经济,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众多与市场经济原则相悖的规定,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运行的外商投资造成了最大阻碍。其次是市场经济环境的局限。突出问题是国内市场的地区分割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这阻碍了我国利用外资工作中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降低了外商投资的规模和水平。

    三、宏观经济环境的局限

    今后我国宏观经济仍将紧缩运行,消费需求难有大的改观,通货紧缩短期难以缓解,还会使外商投资机会减少,盈利空间相对缩小。而且我国经济增长仍是粗放型的,所以即使名义增长率是世界最高的,但内在质量不高,这必然会制约吸收外商投资的水平。
    还必须关注的是,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况下,外商投资还存在被“挤出”的可能。

    四、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局限

    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往往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痕迹,其效用因而大打折扣。并且目录修订滞后于产业发展和外商投资要求,因而未能实现对外商投资的有效引导,在实际工作中还出现了鼓励的鼓励不了、限制的限制不了的普遍现象。

    五、外商投资产业发展重心的局限

    近年来,我国多数制造业领域生产能力供过于求,经济发展重心已由原来的主要是扩大生产能力转为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即要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这也就要求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产业政策重心也应进行相应地转变,由原来的鼓励生产型外商投资转为鼓励能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商投资,即关联效应强的服务领域和农业领域的外商投资。

    六、吸收外商投资方式的局限

    跨国投资中收购、兼并的形式,对于我国来说,因为具有经济规模基础和某种竞争优势的企业,非常便于利用,但却缺乏必要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没有良好的产权交易市场,没有配套的中介服务机构,这就造成了我国吸收外资方式与国际通行方式难以吻合的矛盾。
    还需强调的是,由于越是高新技术领域,外商投资的控制趋向越强,越愿意使用收购、兼并方式,甚至要求控股,那么如果我们不能充分使用这一形式,不但会大大制约我国吸收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还会限制外商投资水平的提高。

    七、资本市场开放的局限

    至今为止,我国的外商投资鼓励都是制造业投资,但现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甚至在传统产业,风险投资、基金投资、证券投资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本市场开放是应比一般领域开放更为慎重,但开放滞后,却也会在避免冲击的同时丧失了发展机遇。

    八、吸收外商投资载体的局限

    至今为止,我国引资的主体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吸收外资才刚刚起步,乡镇集体企业吸收外资也多属中小项目。但完全市场化的外商投资与国有企业在经营目标、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而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民营企业与外商的合资合作除本身水平较低之外还受到各种政策的局限。如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在立项审批方面就首先遇到麻烦。现在看来,短期内其他类型企业受制于本身的发展水平和政策局限,仍不能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载体;而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任重道远,与外商投资的更高层次合作尚待时日。

    九、吸收外商投资要素优势的局限

    我国吸收外商投资规模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还是综合引资要素优势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我国外商投资情况表明,我们的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丰富而且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广阔的市场等引资要素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力在减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劳动力素质较低、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不规范、服务体系不完善并且效率低、服务差等又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投资环境总体缺乏竞争力。
    此外,过于强调吸引高新技术投资、跨国公司投资、歧视甚至限制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并且在政策制定上又过于依赖行政手段实现政策目标,违背了经济规律,削弱了产业升级的基础,大大局限了市场的准入程度,客观上导致应该进来的外资没有进来。这也是我国近年吸收外商投资没有达到理论预期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