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PLM系列报道之三
·PLM系列报道之二
·PLM系列报道之一
·“探寻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轨迹”系列报道之十
·“探寻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轨迹”系列报道之九
·“探寻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轨迹”系列报道之八
 相关新闻
·
基于S7-200CN的小型自动化解决方案与应用路演活动系列报道——温州站
·
西门子基于S7-200CN的小型自动化解决方案与应用路演活动系列报道
·
西门子基于S7-200CN小型自动化解决方案与应用路演活动系列报道--深圳站
·
e-works制造业信息化高级研讨班系列报道之十二:圆满结束
·
e-works制造业信息化高级研讨班系列报道之十一:案例研讨
·
e-works制造业信息化高级研讨班系列报道之十:刘勇昊先生谈“关于ERP的思考”
 相关热贴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企业管理 -> 经理人
 
“探寻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轨迹”系列报道结束篇
————加强布局的科学性,提升产业的聚合度
发表时间:2003-2-7 特约撰稿人: 杨禹 于进 张子麟 宋时飞 潘晓娟 程晖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关键字:系列报道 高技术产业 发展 
    国家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曾经跟记者谈起过他头脑中的一个设想:现在我国浙江每年向国际市场出口10亿双皮鞋,每双鞋平均卖7美元。而意大利出产的皮鞋,每双平均卖到20多美元。如果我们能够使出口的每双鞋的附加值增加3美元,一年下来,浙江人就能够多收获30亿美元。
    到哪儿去找这30亿美元呢?
    记者不久前和浙江当地一位负责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的政府官员也谈起了这个话题。他分析说,浙江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群体是民营企业,它们捕捉市场信号的能力很强,但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往往只能占据低端市场。用高技术产业化的手段来提升浙江经济的市场增值能力,就是要把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与浙江民营经济群体的市场能力结合起来。
    回顾记者在全国各地对十几个省区市进行的调查采访,其中有两个地方的情况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一个就是浙江。近年来,浙江在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今年上半年该省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了62.2%,增长幅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应当说浙江人已经开始在积极地探索,怎么解开“让10亿双皮鞋增值”的难题了。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投资的多元化,这给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从我们的采访中可以看出,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浙江经济对高技术的需求正表现得越来越迫切。
    另一个给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广东。这些年来,广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得非常快,产业集合度不断提高,涌现出了深圳华为、中兴通讯等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企业。而像东莞这样已经形成高技术产业制造集群的地区,实际上正逐渐成为某些高技术产品领域的世界制造中心。
    坦率地说,缺乏高校和传统科研力量的广东,其科技资源优势并不突出。但这个地区却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活力。广东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技资源优势不一定等于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关键是看一个地区是否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聚集资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不仅要看这一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程度,还要看该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布局是否合理,特色是否鲜明。
    在过去几年中,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不仅是中国经济的一个亮点,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但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即便在浙江、广东,还有上海、北京这样高技术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仍然存在着高技术产业规模不足的问题。放眼全国,特别是当我们把一些中西部地区的情况考虑进来,就会寻找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
    国家计委有关人士在谈到这些问题时,冷静地归纳出了四点:一是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规模还比较小,除信息产业在全球已经形成领先优势以外,在其他领域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二是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大多数关键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比较弱。三是整个高技术产业领域还缺少足够的龙头企业,这样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就显得竞争力不足。四是全国各地的高技术产业特色还不明显,各地的比较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来,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因此被延缓了脚步。
    在后发过程中,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必须首先解决战略布局问题。有业内专家对记者指出,中国要成为世界科技中心,首先必须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要提高自主的竞争能力,也必须首先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通过不断学习游戏规则,在组装加工、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正在由技术引进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替代阶段,向引进与开发并重的阶段转变,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引进先进技术仍然是目前阶段推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至于说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多年来一直是个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的话题。国家计委有关人士指出,在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必须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模式。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是典型的技术推动模式,沿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轨迹前进,不断发明创造出新的产品和工艺方法,从而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获得市场优势。而日本、韩国等许多后发国家则主要是采取市场拉动模式,沿着“产业化——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轨迹前进。
    中国用哪种模式呢?实践证明,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各个地区的资源情况、市场情况都不一样,市场回旋余地比较大,所以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应当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形式。国家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在谈到这一点时,明确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模式:
    一是对于那些市场需求巨大,但我国短期内难以掌握关键技术的产业,应主要采用国际化为主的方式,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等途径,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积聚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
    二是对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地区,应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高技术产业化进程,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努力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是对于那些我国已经具备一定技术基础、涉及国家安全等的战略性产业,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核心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务求在自主发展方面有所突破。
    记者在这次采访中也发现,国内有些地方把高技术产业环境建设简单地等同于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是房地产开发。为了招商引资,一些地方习惯于搞“圈地运动”,大打“政策优惠战”,造成产业分散,形不成集聚优势。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在近期表示,将在宏观层面研究制订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引导国内各区域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形成合理分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从产业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转变。
    为此,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发展司已经于近日率先提出了创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构想。该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基地建设思路体现了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引导作用,能够促使我国高技术企业、项目和资金、人才等资源向高技术产业基地聚集,加速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集群,提高产业规模经济的效应,实现高技术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关部门在提出关于创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战略构思的同时,也提出了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全国各地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的产业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布局等因素,在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基础上发展,不铺新摊子,突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打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结构趋同的格局。二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采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式来发展产业基地。三是各地政府要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和当地实际,把产业基地建设纳入地方生产力布局,并制定相应的配套鼓励政策,促进产业基地的健康发展。四是要建立完整的服务保障体系,为入驻产业基地的企业长期提供投融资、人才培养、中介服务等支持,并开展与国外企业的多种合作。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明年将率先在生物、信息等领域启动若干高技术产业基地。这将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