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
|
| 让ERP走下神坛 | 发表时间:2003-10-21 特约撰稿人: 张剑鲲 来源: | 关键字:erp | | 文章从产品功能和项目管理的角度来分析ERP,希望还ERP一个真实面目,让ERP不再神秘,露出他平民化的一面。 |
| | 日前,ERP项目价格普遍走低,高端市场机会减少,中端市场各商家都蜂拥而至,低端市场空间广阔,但良莠不齐。世人对ERP的心态也经历了复杂的历程: 尝尝新鲜,装装门面,“使用世界级的名牌ERP真有面子”; 失败项目,比比皆是,“ERP成功概率几乎为零”; 救世良方,加“一记猛药”:“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 嘴上说好,心理叫苦:“这套‘僵化的ERP’真劳神,管理人员更多了,管理费用更高了,业务人员的办事效率反而低了!”; 国外的说国内:“功能少,缺陷多,部门级的应用”; 国内的说国外:“复杂,不好用,不实用,不符合国情,贵!”; 曾有一时:“几乎所有与管理软件沾边的产品都改称为ERP系统。”; 曾有厂商:“ERP过时了,这词名声不好听,咱们换个概念吧!”; 其实ERP只是“中性词”,只因为被一些“不求甚解,急功近利”的人所利用,便出现了许多奇谈和争议。ERP该让人揭开神秘的面纱,走下神坛了,ERP褪去“贵族”的袈裟,真正成为“平民化”的企业管理工具时代已经到来。本文将从产品功能和项目管理两个方面揭示ERP的真谛: ERP产品功能与企业管理的维度、精细化程度息息相关。 企业按管理维度涉及这些方面:制造、分销、财务、采购、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维护,人力资源等。下面将从制造、财务、进销存这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不同ERP系统的差异,以便企业正确选择ERP。 制造的核心是BOM:动态BOM直接导致系统是否支持产品变形和更新换代,ScalaBOM功能的灵活性体现在BOM版本管理。易行方舟ERP支持可选件、替代料、插件管理,对于工艺变更,产品结构变更有专门的程序来管理,比较擅长电子和机械制造业。Movex在动态BOM上具备更强有力的功能,如:“特征选项”、“矩阵”、“绘图单位”、“方程”等,在家具、服装等特殊行业应用多,产品功能强,但很难实施,也有过大宝等不如意的项目。看着好的ERP软件,未必用得好,ERP商家单靠市场包装和精美演示幻灯片蒙人的时代早该结束了,精明的客户一定要看演示流程,数据跑得通才是真的。 财务核心基础架构能支持多少维度、多少树状结构(层次结构)决定了是否充分适应集团集中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核算的多维度。比如:会计科目体系是一个树状结构;集团多级核算体系是一个树状结构;集团成本费用管理也存在一个树状结构;项目型公司的业务涉及到项目、阶段、任务等层次化管理也存在一个树状结构。这里有一个Oracle的例子做进一步说明树状结构的基础地位: 企业考核差旅费(包括交通费和住宿费):销售人员出差通常记在503销售费用科目下,管理人员出差通常记在521管理费用下。按照单一树结构,科目定义如下: 
同样的费用项目,却用在不同的科目来核算。如果要了解所有公司的差旅费,由于在同一个树状结构中,不同节点下的明细数据无法进行任意组合的快速查询和汇总分析,就要进行编程,统计分析的内容多了,就非常麻烦,就无法实现管理会计。 而Oracle系统可以用不同的弹性会计科目段(多棵树状结构)来实现。 
不同科目段的之间的组合可以满足集团企业各方面的财务核算与分析的需求。 有些财务软件连“集团多级核算体系的树状结构”都没有,只是简单开发了财务合并报表模块,就号称自己是集团财务了;也有的财务软件没有专门的树状结构支持管理会计就宣称自己的管理会计有多强。有了这些判别的依据,广大企业就不会被轻易蒙蔽了。 为什么进销存软件不是ERP?因为它们缺乏流程化、精细化管理以及应有的集成度。优秀的ERP系统涉及到多维度、精细化、集成化的管理: ·在销售方面:客户信用管理与订单处理流程和发货的结合,价格体系管理等 ·在采购方面:供应商价格管理、货物接受验收处理、不合格品的处理等 ·在存货控制方面:库位、批号、序列号、周转效率、产品有效期等等 ·在数量方面:订货数量、已分配数量、可供货量、实际库存数量等等 ·在库存交易方面:出库、入库、退库、调拨、样品领用等 ·时间计划方面:提前期、交货期等 ……没有精细化集成化管理,企业营销环节中埋藏着诸多隐患和不可控因素,企业管理面临许多难题,比如: 1、重复运输,这在跨多个地区管理的企业较为突出;曾有一位乳品厂副总对我讲:重复运输给我们带来巨大损失,不只是运输成本,时间的拖延导致鲜奶过期不得不倒掉。 2、商品库存在地区间的严重失衡;有的地区供不应求,丧失销售机会,有的地区产品堆积如山,卖不动。 3、呆坏帐问题,在快速消费品行业比较突出;曾有一位制药厂总经理告诉我,“我只知道每个城市欠我们厂多少钱,无法追踪到每一笔发货,对应的应收款” 4、采购价格失控:曾经有一位汽车厂副厂长,说:“我们企业采购环节失控到这样的程度:在一次审计后,发现同样的质量,我们成箱购买的弹簧片价格,比市场上零售的价格还贵。” 老牌ERP服务商志杰管理咨询公司的倒闭预示着ERP泡沫的破灭,没有倒闭的公司在庆幸自己又卖给了大财东或是海外上市圈着了可以活命的资金。某些ERP商家怎么了?事实只有一个:某些ERP商家在亏损!ERP服务商没有良好的现金流和稳定的管理团队,用户投巨资实施的ERP项目风险能不高吗?因此,不要以为花大价钱就可以放心了!要有科学的ERP项目管理方法。对待厂商,切忌两大误区: 误区一:把ERP服务商当作救世主,过度迷信BPR及其他高深理论。过高的期望带来许多不切实际的需求,而招致项目失败。 误区二:把ERP服务商当“劳工”,在选型的时候,没有明确的需求、计划和组织;随意更改需求和计划,不听专家建议,不顾及对方的服务成本。 因此,企业在选ERP时,采取一定措施是必要的:组织人员进行ERP系统培训;聘请专业人事进行IT系统规划与分析,或聘请专业ERP项目监理;准备具有代表性的实际业务数据,进行产品及业务流程演示。 有了上述思路,企业对ERP系统会有更到位的认识。ERP告别“玄虚理论”的鼓吹年代,回归平民化、大众化的时代到了,依靠产品流程演示,项目低成本、低风险运作来获得竞争优势是ERP商家的根本。 让ERP走下神坛,致力于ERP平民化—这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