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
|
| 谭明涛的ERP选型 | 发表时间:2003-10-14 来源:中国民航报 | 关键字:erp | | 两家公司同是出口导向型企业,技术实力、人员素质和企业规模均不相上下,但是,对方的年产值竟是自己所在公司的10倍。差距就在于管理系统上,这点让谭明涛下定决心要上ERP。 |
| | 两年前发生的那件事,给大连造船厂工具实业公司(以下简称工具公司)总经理谭明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从此以后,他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该公司也一定要上ERP。 当时,在与一位新加坡公司的老板交流过程中,谭明涛得知,两家公司同是出口导向型企业,技术实力、人员素质和企业规模均不相上下,但是,对方的年产值竟是自己所在公司的10倍。 “我们的差距就在管理系统上,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一定要上ERP。”谭明涛说。 然而,作为一家非常传统的国有企业,上ERP谈何容易! 和大多数国企一样,工具公司的信息化基础十分薄弱,数据积累严重缺乏,员工年龄老化且文化素质偏低。同时,国企的机制决定了许多有效的管理手段无法实施。 不过,该公司也有自己的优势。谭明涛担任公司经理长达7年,使一个负债经营的公司转而成为明星企业,因此在企业中拥有绝对的权威。谭明涛还曾在香港系统学习过信息化理论,对ERP产品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该公司在造船厂中一向以敢于创新、乐于接受新事物著称。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该公司引进ERP管理的文化基础。 确定了引进ERP的方针,下一步就是艰难的选型过程。 首先,谭明涛组织有关专家建立ERP选型小组,并且分析了工具公司的管理现状,总结出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典型的国企管理问题,值得ISV关注): 1.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畅。 由于国有企业固有的条块分割,导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交流速度迟缓,交流渠道和方式原始,甚至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 2.制造资源计划难以协调。 由于公司的产品品种多,批量小,数量大,技术复杂,使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困难很大,经常出现有时超负荷工作、有时又没活干的情况。此外,生产组织不协调,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周期长。 3.生产进度无法直接控制。 总经理和计划人员无法直接了解数百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进程,因此许多产品的生产进度管理只能依靠经验操作。 4.成本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核算。 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手段,重复采购或者错误采购经常出现,加上时间拖延,成本控制的难度极大。 5.在物料管理方面,全厂物料编码不统一。 同一种物料经常被不同部门冠以不同名称,随之又产生了不同的产品编码。经营部门卖出的产品,库房不知道是什么货。 6.往来账目管理不清。 由于客户多、分布广,同一用户有不同的购货部门,销售来款有时会错记在不同的客户的应收账款上,从而造成财务风险。 根据上述问题,选型小组确定了工具公司对ERP产品选型的六点需求。 首先要保证生产的产能效率;其次是保证采购计划的有效性;第三是加强供应商管理,保证及时供货;第四是确保库存管理账实相符;第五要保证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最后要确保成本核算的及时准确。 最初,谭明涛非常看好一家国际公司,但最后还是决定选用用友ERP-U8,其原因在于: 首先,从工具公司的现实出发,当务之急是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初步整理工作;另外,由于公司员工的素质尚待提高,选用的产品必须简明易用。 其次,谭明涛认为,成功的管理软件实施应讲求实效,系统建设应逐步深化,不能求大求全,在每一个阶段够用就好。 与用友ERP-U8相比,国际公司的产品与中国企业的现状(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现状)存在距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很昂贵(大约是用友同类产品的2到3倍);另外,用友产品的实施周期也远远短于国际公司。当然,ERP-U8产品在分析功能、兼容性以及界面友好程度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是经过反复权衡,谭明涛最终还是选择了用友。 目前,用友ERP-U8系统已经开始在大连造船厂工具公司投入使用,并取得了初步效果。“我们的目标是利用ERP系统加快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这将是我们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谭明涛认为,为了实现企业目标,目前他还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