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
|
| 山西焦化集团ERP信息化应用案例 | 发表时间:2003-7-3 来源:ChinaByte | 关键字:erp | | | | “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ERP为平台,以协作商务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为山西焦化集团的蒸蒸日上,提供了强劲动力” ――杨力(33岁)现任山西焦化集团CIO,山西焦化集团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信息管理师。曾从事职业:仪表自动化/计算机/财务会计,具有计算机应用和财务管理学历。 三块大小不一黑色的焦炭挤靠在一起,静默着,像历经千年的智者;紧依其旁一朵鲜艳欲滴的红玫瑰,灿烂地绽放着,像一位仰慕千古的恋人。 这不是小资们求爱的符号,也不是装饰艺术家们最新的创意,这是山西焦化网站主页上映入眼帘的第一幅图片。 不,这也不是山西焦化集团的形象广告,这是山西焦化集团的当家产品冶金焦。 一如山焦集团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黑色的煤炭,要在黑暗的、完全密闭的地底经历多年、无数次反应,才得以从植物演炼成蕴含丰富能量的煤。“山西焦化集团”(以下简称“山焦集团”)也历经“山西化肥厂”、“山西省洪洞焦化厂”、“山西焦化厂”、“山西焦化工业总公司”、“山西焦化工业(集团)公司”、“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这样34年的历史沉浮,才得以集聚目前丰富的能量。 同样,一如煤炭的燃烧或利用离不开火的升华,山焦集团新时期能量的再度爆发也离不开信息化,这一次,他们选定了U8-ERP作为导火索。
忘不了那一年的痛
山焦集团的管理信息化得从1994年算起,早在那个电脑还是奢侈品的时代,他们就投入近百万元开始了企业网络信息化的尝试。但真正影响山焦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却是在1999年与用友公司合作后才开始。 现任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主任的杨力并没有直接参与那次“信息化试验”,因为那时他还在带职进修计算机专业,但现在做为山焦信息主管的他对那次惨痛的教训体验得比谁都深。 那是一个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的年代,中国企业信息化工作也仅仅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得到开展。而在偏远的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镇,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仅局限在电视里、报纸上。在小镇人们的眼里,那只是一个离自己很遥远的新生事务。 “由于没有经验,当时找了太原的一家电脑公司,给我们编程序搞开发”杨力回忆道。 “当时用了近一年时间,开发了很多的功能模块,但最后真正投入使用的也只有那么一两个模块,剩下的功能模块,不是开发不下去,就是没办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整个项目被搁置起来了。” 伤得越深,就会将自己裹藏得越紧,从此以后山焦集团的信息化暂时无人提及。 直到1999年,由于集团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控股子公司(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行上市,公司业务量激增导致信息量越来越大,公司原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平台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企业发展,迫切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平台来支撑企业的管理。 为此,山焦集团汲取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再一次踏上信息化之路,他们通过深入市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调研,经多方论证、对比,这一次,他们选择了用友。当时用友的财务软件早已在中国市场上叱诧风云,风卷残云般地占领了财务软件大部分的市场,而且用友ERP产品也已全套推出。
杨力的三次“归零”
现今的信息主管杨力,原来从事的工作是工业仪表自动化,1991年被单位外派进修计算机专业。从零开始再学一门新技术并没有让他感到困惑,因为这种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况且那时企业急需计算机人才。三年后,杨力完成计算机学业回来了,这回,他要在公司的计算机领域好好干一场了。 不过很快,他再一次面临了选择,由于工作需要,杨力被分派到了集团公司财务处,一时间全部的学识在这里被再次归零。 刚开始,面对全新的知识领域杨力感到了压力,不过,慢慢地,他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开始在他的日常工作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自杨力进入财务处后,“人们不再用手工出报表了,从最初简单的报表设计到一些小型专用数据库的开发,他开始在财务内部实践起了自己的计算机特长。” 简单的财务软件使财务处的信息化也告别了零,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杨力的信息技术理论与财务管理知识在这里融合,并形成了一些初级的成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杨力开始尝试接触了用友7.0版本的单机版财务软件。 现在回头看看,与用友后来的成功合作和软件系统的成功应用,都离不开三次归零的考验和锻炼。 “自从用友8.1版本的财务软件得到顺利实施后,又开了好多新的功能。原来只想做总帐、报表,后来慢慢财务管理和分析等也做了起来,功能模块越扩越大,”扩大不会没有终止,因为财务软件的局限性也在日益显露,而信息化已经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内部的事情了。 这时候,ERP来了。 杨力意识到机会再次光临,多年的积累该到一展身手的时候了。 跟着ERP走紧抓住用友的手 随着山焦集团财务管理电算化的顺利实施,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ERP为平台,支撑供应链、客户链、生产控制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雏形开始形成。虽然有1999年与用友成功合作的喜悦,但面对全面的企业信息化,这一次他们更加慎重了。 为了选型,山焦集团成立了由财务部门、计算机部门、业务部门等部门骨干组成的信息化工作小组,同时还吸收了供应商成员。 “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考察,结合企业实际”,山焦再一次将视线锁定了用友。 因为,山焦的选型标准是:“系统结构符合企业实际、切实可行;系统选型先进可靠,性价比合理;系统开发性、集成性强,实施方便快捷;软件供应商具有相当的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最后比较下来,我们觉得应该是选择用友。从系统的实施和运行效果看,我们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庞杂的企业艰难的实施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520户重点企业和山西省重点保护优势企业,山西焦化集团是一个对煤进行深加工,集采煤、洗煤、炼焦、化工、化肥、水泥和投资网络科技、对外参股等为一体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对上市公司山西焦化(600740)控股。现有职工6800人,占地面积214公顷,总资产25.8亿元。 这是一家历史久、业务众多、在山西省和全国炼焦行业影响巨大的企业。 20000米光纤、8台服务器、近300台电脑,70多个单位和部门、6800多职工,近百个仓库、几万个库存明细,终端使用者400多人。 这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数据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项目。 如何保证它的成功实施? 在实施前,这是一个迷,现在,迷底要由山焦集团和用友组成的联合项目组在十个月后来揭晓。 为此,项目组确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受益”的基本方针。 首先他们确定第一阶段为系统规划阶段:通过分析公司业务、管理需求、发展趋势、现有软硬件环境等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协助集团业务层掌握用友软件业务流程、管理思相,结合集团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具体实施方法并确定实施进度计划; 第二阶段,完成部分业务流程的优化,统一企业编码体系,重新核对大量的原始数据,结合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模拟运行。 第三阶段,通过认真细致、有条不紊的初始录入;现场操作、安全稳定的系统切换,待项目运行平稳后实施验收。 基本方针确定后,项目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了从关键环节“存货管理”和“成本管理”入手,因为这样可以很好的落实“分步实施,稳步受益”原则,为其他各功能模块的开发打好基础。 在存货管理方面,本着最大限度的减少库存资金占用的原则,通过信息化不但规范了存货的采购、管理工作,保证了存货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实实在在的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使公司原来的平均库存由4000万元,降低到现在的2000万元左右,平均库存周期由原来的50天降低到现在的35天。同时理顺了存货管理程序,如在手工核算管理方式下,由于资金结算不及时,在库存管理中常常出现负库存的现象,就是物品已领用,但由于结算不及时没办入库,造成库存帐面产生红字,库管部门报上来的库存数据含有很大的水份,库存余额往往是正负抵消后的数据,例如帐面上反映的库存余额是500万元,而实际可能有900万元,其中有400万元的负库存,造成库存资金占用反映不真实,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准确性。 由于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采用二级库管理办法,每个生产车间都有自己的二级库房,由于信息不流动,不共享,造成部分物资“总库无库存,整体大库存”现象,从而导致重复采购,大量物资在车间二级库中沉淀,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库存周转率非常低,现在通过用友U8管理信息系统存货管理模块的实施,一切都网络化、透明化、流程化,通过公司内部物资的合理调拨,这种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也直接带来了经济效益。 加强成本管理,由于公司一直沿用的是二级成本核算管理,各车间都安排了专门的核算员,由核算员汇总计算出车间成本后再报财务处归集分摊。由于中间环节多,核算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车间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常常发生人为调整成本的情况,致使成本管理混乱,如:某车间在月底核算成本时,发现超计划,为了不受罚,就会把本月出库的材料价格改变,该是1万元,只当10元出库,到下月节约下后再补上。有时还发生修理费不及时进成本等现象,打时间差,致使成本难以控制。通过成本模块的实施,结合公司推出的市场化管理措施,将各种控制成本的措施融入系统,成本系统本身就约束了人为的过错,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率,同时也减少了核算人员,公司各项产品的单位成本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也为公司带来了间接的经济效益。 通过用友软件在山西焦化的信息化实践,提高了企业安、稳、长、满、优运行水平和适应市场的供产销运转能力,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极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以黑色煤炭为本的山西焦化集团,以红色为企业标准色的用友软件,从1999年开始相识,经过三年相恋,终于在“十月怀胎”后,分娩“山西焦化集团ERP”这个新生儿。 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山西焦化集团呱呱落地了。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新生儿向世界宣告的哭声,没有来自亲人和朋友的鲜花和红包,成功的喜悦在十个月的艰辛中被慢慢化解。来自用友的项目实施组正开始逐渐从这里撤离,这些“吃住在一起,公司里的老熟人”赵宁、张敏、邓光明、刘岩都要离开了,杨力的言辞中透着留恋。 信息化永远没有完结,U8-ERP在山西焦化集团的实施暂时告一段落,但更远大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正在规划,今后,他们的恋情还将继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