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
|
| SAP:ERP茅草屋压不住钢梁架? | 发表时间:2003-7-8 特约撰稿人: 张韬 来源:赢周刊 | 关键字:erp | | | | 一场SARS不期而至,对于本来风平浪静的中小企业管理领域带来了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变化。在危机当中,相当多的中小企业遭遇灭顶之灾,位于广州某一日化用品博览中心的100多家企业,今年6月,已经有35%的企业选择了关门。当然,也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故事,广州东山区的一个电子政务招标工程被北京的一家公司投标中的,这家公司之所以来到广州,就是因为到广州出差时,遭遇到北京对疫区来人的隔离政策,不敢回京的这一批人就利用网络与北京的同事开始了企业的信息化远程作战,并最终在广州同行的惊讶中夺魁。 在纷纷推出的关于后SARS时期的企业管理战略上,众多的企业已经看到了微软、思科、以及联想等公司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企业便利,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何充分利用SARS之后经济领域所掀起的信息化建设趋势,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编者
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管理问题,即:相对薄弱的资金实力不仅影响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而且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管理有限的资金,保证良好的资金循环已成为中小型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不可否认,虽然中小型企业的确存在着规模小的事实,但这些企业也有着一整套完整的企业流程,并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购销存管理也成为中小型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由于业务的灵活性和人员的流动性,这就要求必须要有适用于中小型企业购销存管理系统的、简单易学、可以简单配置业务过程的信息化产品。那么怎样的产品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就此,记者电话采访了SAP大中国区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监黄骁俭先生。
钢梁架要针对茅草屋定做 由于SARS的原因,2003年上半年的业务,黄骁俭更多地是它真正地运用电子商务,甚至对媒体记者的采访,也成了这种见面不如闻名的形式,但是,就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思考,却透露了他职业上的惯性,黄骁俭表示,对于占了中国企业总量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是步履艰难,徘徊不前。到目前为止,企业级管理系统(比如ERP)在中小企业的使用率只在3.8%左右,而同样系统在欧洲的使用率则在68%。 在信息化的今天出现了一个“围城”的现象,墙外的供应厂商热闹非凡,希望尽快闯入城内,而城内的中小企业用户却缺乏热情,更多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中国的大型企业纷纷在使用世界上最好的高端产品,例如mySAP商务套件,而中小企业则在使用一些功能简单、价格较低的中低端产品。或者同样一个产品,既被用在产值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也被用在一个产值只有百万元的小型企业。 于是,ERP企业如何对客户因材施教,中小企业客户怎样才能量力而行,又成为一个ERP之外的话题,作为SAP大中国区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监,黄骁俭没有忘记及时地灌输SAP的理念:茅草屋当然无法用一个钢梁架,但是,如果你要做一个能住50年、100年的房屋,钢梁架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关键是用一个怎样的钢梁的问题,在这方面,SAP就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了一个钢梁架。 事实已经证明,对于业务范围广泛、业务流程极其复杂的大型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必须从BPR开始做起,在理顺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为企业带来管理进步和效益。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周期漫长、实施复杂、耗资巨大的BPR却极可能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甚至导致项目彻底失败。 那么,企业不做BPR、或者绕开BPR直接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上实施信息化,其结果又如何呢?黄骁俭解释,这正如一些厂商所提倡的,既然中小企业难以承担业务流程诊断和梳理等咨询费用,那么绕开BPR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明智之举。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没有经过BPR,企业只能在落后的管理模式上简单重复,混乱的业务数据经过系统处理之后,得到的仍然只是一堆无头绪、无价值的数字,管理者既不能从中迅速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也不可能知道到底应该从哪里入手改善经营状况,除了“电算化”之后的财务报表更加整齐、美观以外,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改进。 正是由于咨询公司、管理专家的大量工作,对企业过去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顽疾进行诊断,并按照信息系统的集成化、一体化的有效手段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才使得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一个优秀的信息系统是实现这种管理变革的手段,过于夸大信息系统(比如ERP)的功用,忽视BPR、甚至绕过BPR而直接上马ERP,这样的ERP只能称作“伪ERP”。这种情况下,纸糊的钢梁架还不如不用。
墙基的建设要承担起钢梁架 在明了茅草屋与钢梁架的辩证关系之后,在SAP李颖葳的协助下,SAP中国中小企业渠道经理严雪麟则对记者再次强调了搭建钢梁架还需要解决一个房屋墙基的问题,固然,要担心茅草屋压不住问题,也必须要有钢梁架会否把房间压塌的预期。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正在国内和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而中国的广大中小企业,更毫不例外。一些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浮现出来,成为阻碍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因素。不解决这些重要问题,中小企业就难以突破自身限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当然,除了企业自身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外部环境的因素,也在制约着企业的高速发展,比如政府支持、融资渠道、消费者购买力等)。这主要表现在这些基石上:第一,人力资源,在人才、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和合理的组织架构方面缺少一个合理的管理体系;第二,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在中小企业尤为缺乏;第三,中小企业要强化自身进行企业战略设计的能力。从这三个方面的细分来看,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处在一个非常落后的阶段。就此,严雪麟特别提出了这样的一种情况: 我国的中小企业,从产品范畴来看,主要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销售方面,对于WTO对国内企业带来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需要不小的一段时间和投入去改变自己和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而企业的IT基础构架,似乎是一个更为遥远的事情。根据目前我们所了解的各行各业的情况,中小企业对于IT技术的应用更多的是局限在输入、输出(扫描、打印、档案管理、OA、财务信息管理)等基础应用上。更高级一点的应用比如企业内部网、WEB服务器等就非常少了。至于更进一步的电子商务、企业资源管理等高端应用,在中小企业就更是凤毛麟角。 而就采购模式来看,中小企业在基于中长战略而发生的采购行为不太常见,非常普遍的是一种哪里需要,哪里定预算、继而执行采购的缺乏计划性的模式。大多数中小企业通常见到情形是,企业内部有各种各样品牌和配置的电脑、打印机、服务器、网络系统和应用软件,但忽然有一天,企业规模发展到了需要将这些IT内容整合成一个可以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业务系统时,可怕的问题出现了。不同的系统互不兼容,各种应用软件的数据格式不匹配,几个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的联系漏洞百出……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推倒重来——意味着更多的IT投资、更大的资源浪费和极其繁琐的系统移植和数据转换。为什么这样的事情更多地发生在中小企业而不是大型企业?SAP根据其在全球企业界信息化领域几十年的经验,发现由于中小企业在IT投入方面的经验、人力资源和资金的缺乏,导致了企业IT战略的欠缺,从而进一步产生了上述令人惋惜的结果。 所以,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SAP的建议是:确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IT投资战略,为企业的长远、平稳发展提供可靠的IT基础平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