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JSP中BOM动态显示与隐藏的关键技术
·企业导入ERP时机的反思
·渠道大讨论——普蝶:荡胸生层云 修身而进
·陈启申:ERP产品应当有自己明确的行业定位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火热报名
·MSC SimEnterprise ——将创新优势推向极限
 相关新闻
·
用友亮相软博会 连接世界级管理再成焦点
·
金蝶K/3发力成本管理
·
中国ERP应用显现新一轮热潮
·
IBM出资7.45亿美元收购Telelogic
·
2007用友技术大会在沪举行
·
5000多家制造商快速选用Infor ERP SyteLine
 相关热贴
·文章评论:陈启申:ERP需要的不是泛化 而是专注
·家俱行业ERP选型,进行中。。。。。
·[推荐]GIII ERP系统简介
·易飞6.0本模块个人版破解版、鼎新(smartERP、workflowERP)无限用户破解版
·诚聘微软ERP Dynamics AX售前顾问
·谁有英文ERP的资料啊 急需啊
 相关商城商品
· ERP系统的集成应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 《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2版)》
· ERP 中国企业成败实录
· MRPⅡ/ERP 原理与应用
· MRPⅡ/ERP实施与管理
· 200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CAD/ERP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深度报道:650亿美金的ERP整合之战
发表时间:2003-6-12 特约撰稿人: 杨超   来源:eweek
关键字:收购 erp 
    6月9日,星期一。PeopleSoft(仁科)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庄国光的手机一直没有停过。来自全国各地仁科的现有及潜在用户都在询问同一件事:仁科是否真的被Oracle(甲骨文)公司收购了?
     事情的起因是,6月6日,全球第二大独立软件制造商甲骨文公司出人意料地宣布,愿以每股16美元或总价为51亿美元的现金标价收购美国企业应用软件公司仁科的所有流通股票。甲骨文公司希望在2003年6月9日开始该标价收购。而就在6月2日,仁科刚刚宣布将以价值17亿美元的股票收购全球第四大ERP厂商J.D.Edwards(JDE)公司。价值650亿美元的全球企业应用软件市场,一直是群雄争霸的焦点,现在,兼并和整合的大幕开始徐徐拉开,火药味已经悄悄弥散到各个角落。

    螳螂与黄雀

    不论该收购行为是否如同外电所评论的具"敌意"及"恶意"性,甲骨文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里·埃利森对收购的声明则是再明确不过了:"对仁科公司的收购将迅速使甲骨文公司成为更具盈利能力和更富竞争力的公司。收购成功后,甲骨文将不会积极地向新的客户销售仁科的产品,但我们将会对仁科的产品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此外,我们还将仁科产品中的先进功能整合到甲骨文未来版本的电子商务套件中。"同时他还表示,一旦甲骨文完成对仁科的收购,甲骨文将考虑是否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支持与JDE的交易。
    对此,仁科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可为对甲骨文的收购提议做出声明,称此次收购提议是"一贯心术不正的公司的卑劣行径。"康可为说,"此举显然是为了干扰仁科本周早些时候宣布的购并JDE的计划,而这种反应充分证明了我们收购JDE的正确性。"长期以来,全球企业应用软件市场群雄割据。德国的SAP和微软公司正在挺进这一市场,而作为第一大数据库软件厂商的甲骨文公司也一直紧盯着这一市场。
    据数据显示,去年仁科在全球ERP市场的占有率已上升为11%,仅次于甲骨文的15%,但仍远远落后于SAP的54%,居世界第三位。毫无疑问的是,如果完成对JDE的收购,仁科将因其合计28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一举跃居为第二大ERP公司,从而超过甲骨文在该市场的收入并直接给其及领头羊SAP造成竞争压力。因此,甲骨文的行为也可被视为一种自卫措施,因为如果成功收购仁科,不仅使甲骨文公司进一步控制获得包括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和基础体系构架市场在内的广阔的市场控制权,还可以直接与SAP展开竞争并解决其在应用软件业务上不利的局面。对于该市场的预测,甲骨文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杰夫·亨利也表示:"这个市场的增长速度更出色,市场规模比数据库市场大两倍。没有人能够霸占它,我们认为存在巨大的商机。我肯定有一天甲骨文总收入中的50%将来自企业应用软件产品(目前约为26%)。"
     


    甲骨文(OracleCorp)股票代码:ORCL当前股价(11日):13.02美元
    仁科(PeopleSoftInc)股票代码:PSFT当前股价(11日):17.90美元
    不过就在甲骨文在美国宣布收购仁科的同时,中国甲骨文却发生了另一个重大的变化,6月9日,他们公布了新的业务模式根据这一模式,甲骨文中国公司被划分成三大区域: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华东和华西地区,包括上海、长江三角洲以及广大的西部地区;华南和香港地区,覆盖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任中国甲骨文董事总经理胡柏林将负责华北地区;华东暨华西地区将由台湾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李绍唐负责;甲骨文香港分公司现任董事总经理潘应麟将负责华南和香港地区。这种内外震荡,无疑对用户会产生诸多影响。

    用户的无奈和无辜

    显然,此事一经公布,涉及各方的用户的反应不同。其中自然是仁科的用户反应最为强烈。正在进行财务和物流模块升级的中油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可以说是仁科在中国国内最早的用户之一了。该公司总会计师刘戬表示,他们对此事非常关心,不过现在也只能被动地等待收购的结果和收购后的策略调整,但如果真如甲骨文对成功收购后的处理方式所言,刘戬表示对于用户这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其他仁科的大客户也纷纷表示了相同的观点和担忧。
    来自美国新奥尔良能源厂商Etnergy信息办公室主任RayJohnson担心甲骨文如何来支持已安装的仁科产品,"我们是仁科产品的长期忠实用户,我们之所以选择他们的产品是因为他们的特点和功能非常适合我们的业务系统。对于任何在产品供应和支持方面的改变我们自然以我们的立场上予以关注。"
     长城国际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资讯总监黄永文则表示,作为国内最早使用仁科人力资源产品的用户,他们与仁科在全球都签有服务保证协议,所以也不会太担心今后的产品维护升级。至于合并之后是否会继续使用,他认为现在决定为时尚早,等有具体结果后再定也不迟。看来,对于IT企业的分分合合,用户可能早已习惯静观其变了吧。
    而甲骨文的用户同样也想弄明白交易的本质。可口可乐饮料公司的信息技术主管GaryHensley认为,"如果交易成功,我们可能会仍然使用甲骨文的产品,但是,我不认为甲骨文有能力再运行一个像仁科这样大的公司。"不过此次收购的收益可能会超出甲骨文的客户所受的风险。Hensley说:"如果他们将仁科的研发精英带进甲骨文,那也许对我们是一个好事情,不过在短期之内肯定感觉不到这种影响。"
    据悉,甲骨文对仁科用户的支持计划包括延长使用仁科产品的截止日期,及对于向甲骨文的移植不收额外的费用。但是已经有用户表示将会继续使用现有版本的仁科产品,然后转向SAP。这对SAP无疑是个好消息。
    对于此次收购,SAP大中国区执行副总裁黄骁俭认为:"市场整合的进行正如我们所料,这一事实证明SAP增加技术专业知识和专有技术含量而不急于扩大用户群和市场份额的战略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这一战略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一旦甲骨文和仁科的并购得以实现,整个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很大变化。SAP目前占有全球应用软件市场份额的54%,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市场领导者。但我们将会拥有更清晰的第二位竞争者,这将使我们受到更大的关注。"同时他也表示,对竞争对手的商业战略进行评论不是SAP的作风,但一般而言,不怀好意的收购很可能会导致客户关系的恶化。在成功收购后,形势往往会发生巨大变化。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甲骨文此次大胆收购行动的成功机会,业界持有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仁科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庄国光表示,如果甲骨文将每股16美元的收购价格调整为50美元则很有可能成功,不然希望渺茫。而众多中立分析家持有不同的意见,其中AMR研究公司认为该收购"很难实现"。但Ovum分析师则相信这可能发生,"价格可能发生变化,但成功的机会非常大。"
    截止美国6.6日股市收市时,仁科的股价上涨了22%,达18美元,而甲骨文的股价下跌了2.7%,至13美元。此次甲骨文采用的标价收购(tenderoffer)方式,是证券法律范围内的一种有效收购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股东们的预期,和收购方调集资金尤其是现金的能力。该项标价收购还要看通常的一些情况而定,包括反托拉斯修订法案所规定的企业合并所需的等待期限、大多数仁科公司全面摊薄股票被标价收购而不是退出收购以及仁科公司股东权利计划的赎回和修正。同时还必须通过投资者审核以及融资的过程。据悉,甲骨文目前大约拥有6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但其坚持认为可以通过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获得足够的信贷额度来支持收购。
    然而,无论收购的最终结果如何,此事对于仁科对JDE的收购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和混乱。

    别忘了微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此次收购事件的另一个"潜台词"是,在各企业将软件和服务转向Web服务之际,厂商进行的一场控制未来商业软件标准的竞赛。如果认为自己被称为.NET的Web服务计划受到威胁,通过控制计算标准和平台获得竞争优势的微软公司可能介入这场收购战。
    微软的操作系统帮助世界上很多ERP系统进行存取,有很多的ERP应用也是借助于微软的服务器与数据库技术搭建的。但人们仍不习惯将微软与ERP供应服务商联系起来,事实上,2000年12月,微软以11亿美元并购美国本土的中型财务软件公司大平原公司(GreatPlains);2001年2月推出CRM软件;同年5月7日,以13亿美元收购欧洲小型企业应用软件供应商Navision(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占3%),目标市场同样定位在中低端应用软件市场。
    虽然截止目前为止,微软还没有动静,但谁也不能保证未来几周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手头460亿美元的现金使得微软能够对任何正在进行的交易横插一杠。虽然微软曾多次表示,它不会收购大公司,而且还面临着欧盟的反垄断调查。
    对于来自微软及甲骨文的潜在威胁,黄骁俭并不认为会影响到SAP。"IT是个新兴产业,其中惟独管理软件是这个新兴产业中非常传统和特别的部分,它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而且其份额在整个IT产业中所占甚微。"在他看来,和甲骨文主营业务是数据库和开发平台一样,微软主营业务并不在管理软件上,而是推广其.NET。这两家公司具有同样的特色,即只做赚钱的生意,不做赔钱的买卖。"所以即使他们进入这个市场,也不会像SAP一样全身心地投入。"
    几乎与此同时,隶属于同一家投资集团的老牌ERP厂商SSAGT及Baan,也将在未来的12个月中进行整合。整合后的公司年收入将达到6亿美元,在全球拥有16500多家客户,是全球拥有制造行业现有客户最多的企业软件供应商。
    显然,种种迹象表明,全球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兼并整合的机会已经成熟。好戏还在后头,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