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JSP中BOM动态显示与隐藏的关键技术
·企业导入ERP时机的反思
·渠道大讨论——普蝶:荡胸生层云 修身而进
·陈启申:ERP产品应当有自己明确的行业定位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火热报名
·MSC SimEnterprise ——将创新优势推向极限
 相关新闻
·
用友亮相软博会 连接世界级管理再成焦点
·
金蝶K/3发力成本管理
·
中国ERP应用显现新一轮热潮
·
2007用友技术大会在沪举行
·
济南弘力科技携手神州数码ERP
·
中国制造业ERP年会,首次聚焦西部地区
 相关热贴
·文章评论:陈启申:ERP需要的不是泛化 而是专注
·家俱行业ERP选型,进行中。。。。。
·[推荐]GIII ERP系统简介
·诚聘微软ERP Dynamics AX售前顾问
·谁有英文ERP的资料啊 急需啊
·APC制衣集团携手SOFO ERM服装行业解决方案 ---服装ERP选型案例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黄骁俭解读中国ERP:怎一个乱字了得?
发表时间:2003-5-30 特约撰稿人: 谢静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关键字:erp 
    ●中国的ERP市场现在非常混乱,但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大家拼产品的时候如果国内企业还不能拿出自己的产品的话,就比较危险了
    ●中国市场的腾飞阶段是在2005年之后

    “中国ERP市场的腾飞阶段是在2005年之后,”SAP中国副总裁黄骁俭这样肯定地告诉记者。他说:“就整个市场而言,信息化目前是一个热点。但2003年不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点,还处在市场培育期,厂商和客户都在学习。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有些不同,国外市场是回暖,而中国市场是起步。我自己看好的中国市场的腾飞阶段是在2005年之后。”
    现年32岁的黄骁俭,几乎经历了ERP在中国的整个发展过程,在SAP和金蝶辗转反复、对国内外ERP产品实施都深有体验。而黄骁俭现在的东家SAP更是在经过整整30年的历程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财务软件公司变成了一个ERP整体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巨无霸。这样独特经验的一个人以及所代表的一个独到的企业,所发表的观点不能不值得我们关注。
    “非典”时期的一个早晨,在许多采访不能进行的时候,在SAP的上海办公室里,黄骁俭“无所畏惧”地同记者聊起了中国的ERP。清风从不能完全开启的窗户里渗进屋里,中国ERP的未来在这里开始延续…
    
    客户主导市场

    
    中国ERP市场的容纳力足够大,造成中国ERP市场混乱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做ERP的企业太多。
    黄骁俭在解释中国市场目前混乱状态的原因时称,在美国上名单的做ERP的公司就有300多家。而中国市场很大,所以这些公司说多也不算多,但是很乱。
    乱在大家不是在踏踏实实地为客户做事,而在炒作。
    黄骁俭认为,ERP这个东西本身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即便有三五年的经验要想把ERP讲清楚也是很难的,所以说很随便地说ERP的成功率有多少,很随便地说信息化都是失败的这是不负责任的。这些是现在市场乱的地方。
    但黄骁俭认为在中国市场进入即将起飞的阶段时有点乱是很正常的,中国ERP的用户目前还不是特别成熟,因为他们知道的也不多。而最终治理这个市场的不会是某一套法规,或是,最后纠正市场的应该是顾客自己。
    
    中国ERP四步走
    
    黄骁俭认为中国的ERP没有得到深入发展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没有一批研究企业管理的专家。他说,中国的企业管理软件20世纪60年代就有了,起步并不比国外晚,中国的问题在于一直没有一批能够引领企业家的管理专家。
    黄骁俭说,包括ERP、CRM在内的一系列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包含的不仅是软件而是深层次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不是由软件公司提出来的,而是由企业,有研究专家提出的。软件公司只是基于它的某种思想去开发产品。
    他认为中国ERP发展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差不多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7年都是以外资企业的应用为主。也包括了很少一部分国有企业,这是培养了中国一大批的ERP市场。
    第二阶段,1997年以后,和国际贴近,较为领先的企业,以大部分民营、私营的企业走得比较快。比如海尔、联想,这类企业现在已经在收获了,他们已经通过信息化获得了好处。
    第三阶段,2000年前后,中国加入WTO,促进了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国石化、中国远洋集团,他们直接感受到了国外的竞争。因此,他们有了改变,这些客户可以说是目前ERP的主流市场。他们带动了中国信息化的进程。
    再下一阶段,可能是今年、明年、后年是个普及的过程,包含了中小型企业也会考虑信息化的进程。
    
    产品是硬道理
    
    黄骁俭在分析中国ERP企业的竞争力时说,中国公司的问题并不是经营模式的问题而是产品,其次是市场。
    国内的公司市场定位非常不清晰,不清楚自己该做哪块市场。ERP行业对专业化程度要求太高,像SAP通过了30多年的经验才做到了这么多的行业,所以一个公司希望用五、六年的时间就想覆盖所有行业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精力去做的。
    国内公司的强项是渠道面非常广,因此,销售方面有它的优势。
    黄骁俭说,SAP目前的问题是我们有很好的产品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广阔的渠道,但做渠道比做产品容易得多。
    黄骁俭告诉记者,SAP现在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渠道架设,可能不到一年的时间,SAP的渠道就要比国内公司还广。
    到了那时,大家拼产品的时候如果国内企业还不能拿出自己的产品的话,就比较危险了。
    黄骁俭认为,做产品的时候要先做强一点,再做别的就很容易了。
    据了解,SAP有个口号:SAP开始时的前100家客户30年以后有90家还在用SAP的产品。这是说明了企业必须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赢得市场。
    
    
 责任编辑: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