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
|
| 给企业戴上ERP“紧箍咒” | 发表时间:2003-5-7 特约撰稿人: 王延东 来源:软件工程师 | 关键字:erp | | | | 现在是ERP面临挑战的时候了:就像当初对“信息孤岛”式的MIS局限性的指责一样,缺乏个性化的“生搬硬套”成为ERP广受质疑的焦点。如何使企业的个性化不至于淹没在通行的解决方案之中?如何在已经固化的流程中体现企业独特优势的灵活性?如何在航空母舰式的庞大系统中进行客户化的定制? 毋庸置疑,用ERP这个“紧箍咒”可以规范和改进企业的业务流程,整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协调运作,解决管理中存在的流程不畅、效率低下等弊端,使企业大获裨益。但与此同时,企业原有的一些可能不太符合“规范”的独特灵活性的做法,也会因此受到束缚而无法发挥。托马斯·达文波特发表于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的一篇名为《将公司置于企业系统》的文章,指出了这种潜在的危险:“很明显,企业系统可以带来很大效益,但正是这一特性(普遍应用性)同时也带来了危险。过去开发信息系统,公司先要决定它们打算如何生产,然后选择能支持自身流程的一套软件。为了确保紧密配合,它们往往改写了软件编码的大部分。而在企业系统中,整个顺序都颠倒了,企业往往不得不修正自身以适应系统。”东软金算盘公司总经理杨春提出同样的质疑:“上ERP项目的企业都是赚钱的企业,他们的管理肯定有自己的特色和好的地方。让他们抛掉原先的特色,完全套用标准化的做法,可能吗?”目前的ERP,是归纳多个企业个体的业务流程而抽象出的企业共性。在行业层面,每个行业的ERP系统都是一个通行的解决方案。那么,依靠市场差异化来保持独特竞争优势的不同的企业,如果都用同一种ERP去梳理它的业务流程,那这个企业与竞争对手还有多少不同的地方呢? 当然,根据客户要求来定制ERP,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可能。ERP是由若干模块构成的,并且存在多个参数可供用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置,但作为覆盖企业整个流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ERP是一个包罗万象、异常复杂的庞大系统,其复杂性使得企业不可能在ERP的核心架构上做出大的修改。即使可以完全定制,同样还存在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如何既可以保护企业原先的特色和好的东西不受约束,又能控制本来就存在的不规范、不科学的随意行为?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和一劳永逸的事情,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向前发展。对此,一些公司纷纷推出ERP新概念。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GartnerGroup在提出ERP概念10年之后,又提出了ERP-II的新概念;在国内,互动ERP、平台ERP、中间件ERP、引擎型ERP等种种提法也层出不穷;而金蝶则宣称要告别ERP时代,试图颠覆传统的ERP。这种现象一方面揭示出ERP本身并非完美无缺,仍在不断改进和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也有初出茅庐的ERP厂商乘机打出新牌,以此来撼动ERP市场中领导厂商的领先地位而采取的竞争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在景幻纷呈的新概念中不致迷离方向?关键要认清企业自身处于何种管理状况。对于那些随意决策、管理粗放的传统企业来说,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规范和通畅其业务流程,这是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已经住上洋房的人可能考虑的是如何侍弄好房间摆设而保持其独特风格,但是对于仍然住在危房中的人来说,其最为迫切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够住上一套适用型商品房。 缺乏科学规范管理的企业,就是要让它套上ERP的“紧箍咒”,按照规范化的轨道去运作。这也许是管理现代集约型企业与管理传统粗放型企业对ERP的通用性和个性化追求的显著不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