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
|
| 中小企业ERP走向普及 | ——“ERP是否进入普及时代?”大讨论之八 | 发表时间:2005-6-15 张菊 来源:软件世界 | 关键字:普及 erp | | 中国中小企业ERP市场增长速度连续两年超出大型企业ERP市场增长率,成为拉动ERP市场增长的主导力量。
|
| | 赛迪顾问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ERP市场增长率连续两年超出大型企业ERP市场增长率,成为拉动ERP市场增长的主导力量。中小企业用户对ERP产品需求旺盛,未来三年将是中小企业ERP市场快速成长的关键性时期。中国中小企业ERP市场即将进入普及时代,ERP软件的可用性、价格以及售后服务能力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选型最为关注的三大因素。在中小企业市场,价格适中、能够快速实施的ERP产品必将主导市场。 中小企业继续成为拉动ERP市场增长的主导力量 2004年,ERP软件在中小企业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应用和发展,销售额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中小企业ERP市场销售额已经占到了ERP整体市场的69.8%,比2003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ERP销售额同比增长率达到30.4%,大幅超过了大型企业市场20.9%的增长率,是大型企业市场增长速度的1.5倍。2004年,中小企业市场继续成为拉动ERP市场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03-2004年中国ERP软件市场销售额与增长率如图1所示。  未来三年将是ERP市场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 2004年,赛迪顾问对年销售额(或资产)在500万到5亿元之间的中小企业IT采购行为进行了调研,有效样本覆盖全国七大区域40个城市以及制造、能源、流通、建筑、媒体、医药六大行业。本次调研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已经采购和正在选型ERP软件的企业占到了31.4%,1年之内采购ERP软件的企业占到了16.7%,3年之内将会考虑采购ERP的企业占到了37.5%,仅有14.4%的企业表示将会自主研发ERP系统或者3年之后再考虑采购。2004年中国ERP软件保有量与未来预期采购时间如图2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用户对ERP软件产品需求旺盛,从2005年开始的未来三年,将是中小企业ERP市场快速成长的关键性时期;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用友、SAP等领导厂商将会加大中小企业市场开拓力度,提升市场份额;此外,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的微软也必将加入瓜分中国中小企业ERP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去。 产品可用性成为中小企业用户ERP选型首要因素 赛迪顾问2004年中小企业采购行为研究表明,在影响ERP选型和采购的关键因素中,ERP软件的可用性、价格以及售后服务能力分别以76.1%、70.5%、68.3%的比例成为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三大因素。2003-2004年中国中小企业用户ERP采购行为的关键因素如图3所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中小企业用户在ERP选型时更加慎重,选型时考虑的因素不再仅仅是厂商品牌、产品价格、功能模块是否全面等表象的因素,而是会更加关注ERP产品的可用性,ERP产品是否真正适合企业业务和发展,是否真正能够满足企业现阶段和未来的潜在需求,给企业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和销售业绩的提升。 价格适中、能够快速实施的ERP产品必将主导市场 赛迪顾问2004年中小企业采购行为研究表明,有68.4%的中小企业用户可以接受价位在10万~50万元的ERP产品,仅有4.2%的用户能够接受百万元以上的ERP产品。有43.5%的中小企业用户希望ERP项目的实施周期能够控制在3~6个月之内,仅有2.3%的用户能够接受实施周期在一年以上的ERP产品。2004年中国中小企业用户对ERP软件产品的预期价格和实施周期如图4、图5所示。   中小企业用户更加关注ERP的可用性、价格、服务等因素,决定了中低端ERP市场的竞争焦点与高端行业ERP市场有所不同。在中小企业市场,价格适中、能够快速实施的ERP产品必将主导市场。同时,厂商的渠道覆盖能力和销售能力也将成为厂商产品能否快速占领市场的决定性因素。 国内外厂商加紧备战,迎接中小企业ERP普及时代的到来 与大型企业市场相比,巨大的中小企业数量,潜在而迫切的信息化需求,点燃了厂商投资的欲望。国内外厂商纷纷厉兵秣马,加紧备战,迎接中小企业ERP普及时代的到来。 用友准确的把握住了中小企业对产品适用、易用、好用的需求特点,适时的推出了U860企业应用套件,使中小企业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管理层次、信息化成熟度、行业应用特点,“按需设计”。其他国内外厂商去年针对中小企业市场也纷纷加大的力度,推出新的产品. 尽管国内外厂商在中小企业市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但都仍然在努力争取。毕竟高端市场企业数量有限,中小企业市场则是具有高成长性的未来之路。而国内外厂商所有的这些举措,最终使得中国中小企业市场的产品线进一步丰富,给中小企业更多的选择,也将给中国中小企业市场带来更多发展希望。
|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 | | 责任编辑:林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