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多家企业拼力厮杀于国内ERP市场时,在本土ERP厂商的利润率纷纷下降时,明基逐鹿却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在ERP领域下一番大力气。
“目前明基逐鹿软件有400多人,其中ERP事业部的人员规模正在以倍速增长,接单也很热。”今年3月份刚刚执掌明基逐鹿ERP事业部的叶玉顺兴奋地说。叶玉顺在台湾号称ERP“教父”,有25年的行业经验,明基逐鹿邀他加盟,显示出其开拓ERP事业的坚定决心。此前,明基逐鹿一直做着SAP产品的代理。现在,明基逐鹿已明确表示把自己定位在中小企业ERP市场,要在两年内完成在祖国大陆ERP市场的布局,要与用友、金蝶和神州数码这三个主要对手展开正面较量。
“一定要做ERP”
“明基最初在内部评估,决定做不做ERP时,曾召集了10组人进行讨论,结果80%的人反对做ERP。”叶玉顺笑着说,“尤其是公司的CFO,更是举双手反对。”
这种情绪其实不难理解,在国内ERP软件的概念已经被炒作了几年,再加上用户本身应用经验的积累,可以说ERP产品已比较成熟,再想“折腾”出什么大变化来已不大容易。特别是在最近两年,ERP领域的领头厂商——用友和金蝶在市场拓展和国际化方面均不太如意;同时,ERP行业的竞争形势混乱,大大小小的软件企业都想在ERP上分一杯羹。此时“下注”ERP,确实没有把握。
但明基的董事长李-耀不这么认为。“李董坚决支持做ERP,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叶玉顺说,李-耀早就说过,明基未来的业务会有三块:制造、品牌和服务。明基以前做的ODM业务和BenQ品牌下的产品都会继续保持,而“服务”是明基早就想涉及的领域,也是李-耀看到产业未来的大趋势后定下的重大战略投资方向,明基逐鹿软件正是整个集团三足鼎立战略中的一“足”。“当然,目前软件在集团内还占比较少的份额,但这个投资策略对BenQ来说有重大意义。”叶玉顺说。
明基逐鹿的前身是明基集团内部的e化部门,包括叶玉顺在内的一批ERP专家则来自被明基收购的慧盟科技。“在台湾,鼎新和普扬是两家最大的ERP公司,这两家公司合起来占了台湾ERP市场的80%。”叶玉顺介绍说,鼎新迫于生存压力,进入内地市场与神州数码合作;而普扬由叶玉顺一手创立,是台湾第一家ERP上市公司,但由于财力不济,最终被慧盟收购,明基则拥有慧盟40%的股权。
现在,由于明基有心涉足ERP市场,追加了对慧盟ERP事业的投资。目前,慧盟ERP已100%由明基集团控股,原来普扬的30人ERP团队现在成为明基的ERP骨干。“这批专家都在集团内有多年的管理实务经验,还有很强的全球化运作经验。”叶玉顺说,明基e化部门一直以来都非常明确自己的定位:企业管理专家和企业e化专家。在综合了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后,明基逐鹿一直以来把重点放在了eHR和SCM软件上,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明基逐鹿在高端eHR领域几乎成为国内第一品牌。在SCM领域,也堪称3C行业的第一品牌。
但明基逐鹿并不满足于此,“李董看到在企业管理软件市场中,ERP是个基础,我们在eHR和SCM方面都已经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就缺ERP这一基础产品。”叶玉顺说,“做好了ERP,再加上我们的eHR和SCM,整个制造企业的核心信息化产品线我们都囊括了。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称得上企业管理专家和企业e化专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明基逐鹿决定:一定要做ERP!
两条腿走路
叶玉顺现在就住在明基苏州工厂的附近,每当他经过宿舍附近那一大片植物园时,就为这里的生活环境而感动。“明基内部无障碍的沟通方式、无等级的工作氛围以及给员工没有天花板的舞台,都让我感动不已。”为普杨打下台湾ERP半边天的叶玉顺是台湾ERP的代表人物,但是面对更大的内地市场,叶玉顺决定是在进行又一次创业。“我现在有了东山再起的冲动。”叶玉顺说,“现在整个明基逐鹿软件有400人,ERP事业部只有50个人,但明年计划增到100人,以后还会加倍发展。”
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04年中国软件市场的规模为50亿元,到2009年会达到100亿元的市场,平均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4%,这与2004年中国经济9%的增长率相比要高出很多。“可以说,从2005年到2009年将是中国ERP的黄金五年。”叶玉顺断定。
“明基逐鹿踏入内地ERP市场的第一步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叶玉顺解释说,在中小企业市场,外商的产品会因成本因素而很难切入,而明基逐鹿的中小型ERP团队有20年的运作经验,且在制造成本和产品上有很大优势,在ERP发展的关键点——量化培训上经验更是丰富。大型、高端的ERP市场则是明基逐鹿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届时将以代理国外产品为主要路线,期望以此进行上、中、下市场的全面整合。
目前,明基逐鹿在中小型ERP方面有两个产品,一个是代理SAP的B1,另一个是自己研发的Guru F1。叶玉顺说,“我们的F1在产品和团队上面均有18年的历史,现在又整合了内地的研发团队,整体来说实力非常强劲。在华东这个制造业发达的区域,尤其在苏、锡、常等台商居多的区域,Guru F1将大有作为。”F1目标客户定位于ERP投入在30万到80万的成长型企业。谈到为什么取名Guru F1,叶玉顺说,提到F1,人们就会想到方程式赛车这种极速运动,Guru F1正是希望能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企业全程的供应链提速。Guru F1还有另一层含义:Fortune,意在给企业带来财富。“我们内部关于给企业带来财富的规划上,还有个秘密的计划在进行,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和大家见面了。”叶玉顺颇为神秘地说。而在商业市场上,SAP的B1极具竞争力和价格优势,明基逐鹿打算将自己的服务优势同SAP的产品优势做整合。
在区域战略上,叶玉顺透露,今年明基逐鹿仍将以华东区为主;从明年起,将逐步进军华南及华北市场,并在2007年以前建立起全国各地的经销渠道。
要做“四”大金刚
作为台湾地区ERP界的资深人士,叶玉顺已历经台湾企业的三次信息化浪潮。他认为,台湾地区的ERP市场已经过了三个五年期,呈现出成熟饱和的状态,200家大客户的市场大多被外商如SAP、Oracle占据。但内地市场则不一样。“内地的ERP市场从2000年开始发展,迄今经过了第一个五年期,往后将是第二个五年的黄金时期。”
在叶玉顺看来,现在业界真正有实力的ERP软件企业就剩下“四大金刚”:用友、金碟、神州数码、明基逐鹿。而相对来说,逐鹿背后的明基集团财力更为雄厚,这是其优势所在;另外,叶玉顺强调,除了财力,人才也是明基集团背景下的明基逐鹿软件的优势。用友、金蝶由于进入市场较早,有客户基础方面的优势,在政府的扶持下,它们在电子政务这一块也拥有很大市场。
但叶玉顺认为,想要在中小企业ERP市场获得成功,必须同时具备四大要素:首先是企业的整套ERP产品要十分成熟,实施周期须在6个月以内;其次,产品本身的功能要有竞争力,相比其他产品有较强的优势;第三,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最后,要能进行量化训练,迅速培训出大量的顾问人才或者给用户培训出实施人才。
以这四个要素考量,叶玉顺认为,内地的ERP市场中,用友、金蝶在行销方面做得很成功,但神州数码和明基逐鹿在其他几项上有优势。对于明基逐鹿来说,尤其在量化训练方面投入的精力更大。“ERP因为知识模块很多,要能复制知识、传承知识,除了有教材之外,严格训练出顾问大军十分重要。”叶玉顺说,“一个ERP专家并不重要,100个甚至更多的ERP专家的养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明基逐鹿的使命是期望藉由一套量化的方法,由内部训练开始,推广到外部,期望内地市场涌现出更多的ERP应用实战专家。”
在叶玉顺看来,未来有三件事情会成为ERP业界的重点:一是ERP软件能事前验证并看出结果;二是ERP软件能量化DIY学习,且能重复学习多次;三是ERP能让制造企业实现永续经营。“而明基逐鹿希望,以企业信息化成功简易可行为目标。”叶玉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