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8日,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首席专家蒋明炜先生和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管理咨询部经理封志云女士做客赛迪网,与网友们就ERP的实施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互动。以下为访谈摘录:
网友:我是华东的一家企业,目前要上作业成本管理系统,请问上这种项目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呢?
封志云:我从我们的产品角度提一点建议,通常来讲,实施成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一般来讲物流系统、生产系统、如果上线以后相对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我们下一步才会实施成本管理系统。所以到了这个阶段我想主要还是对全局的把握问题,梳理前期已设定的各项参数。现在实施顾问往往会有专业方向,可能这次来的是物流顾问,下次是生产计划方面的顾问。对后续的成本系统,前期的参数设计和改动是否对后期的成本有充分的考虑?这个需要梳理和总结一下。这样新的系统上线以后可以避免前后相矛盾,导致周期太长。
蒋明炜:成本管理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在ERP实施里面我们一般放在比较后的位置实行,成本涉及很多数据比如材料定单、库存数据、车间的数据等等,这些数据没有准确的在机器里记录的话,上成本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在没有这样基础的情况下要实现真正ERP意义上的成本能够算到零件成本、部件成本、产品成本、经营成本分析是很困难的。所以首先我非常主张应该是在其他的如物流系统、车间的系统都已经在成功运行的基础来运行成本。
蒋明炜:另外成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生产模式它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不相同的。首先比如说一个是按项目管理的一个企业,它可能就是定单成本,它会采取平行结转的方法,从买东西到领东西所有的费用都记录在订单号的下面,这样我们叫平行结转。还有要考虑原材料成本,零件在每个车间里每流动一个车间,跨过一个成本核算中心要重新归集一个成本,这叫逐步结转。成本这件事情,国外这些年宣传的比较多,采用作业成本的方式,我对作业成本研究不是很深,我了解作业成本,我们有些企业实施起来是比较肯定的,不是所有企业实施作业成本都是合理的。这个事情一定要根据企业的状况以及生产模式的需要,认真地审视什么样的成本计算方法才适合自己。总之企业的成本是跟企业生产方式有很大关系的,不同的方式要采用不同的成本方法。
网友:流程与管理体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以这个实施ERP的基础必然会导致纷争不断?
蒋明炜: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一个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肯定是要确定的。如果这个东西不确定我们实施系统按什么样的方法和模式来做就会有问题。刚才我讲到成本,首先要确定我们用什么成本核算方法?如果成本核算方法不定,所有的设计、所有准备的参数都会要根据你采用的管理模式和流程来界定。比如说我们生产计划方法我们有很多,如果流程和方法没有确定我们就谈软件,这个软件就搞不清楚怎么实施了。所以我认为始终还是要先谈方法,再谈软件。因为软件是有很多可选择的,SAP是全球最大的ERP供应商,里面有6000、8000个参数,适应各种各样的行业和模式,如果不确定流程,SAP那些参数是设定不下去的。只有确定了管理流程以后他才去做几千个参数,出来的东西才是你要的东西,否则出来不是你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