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在企业内部实现人、财、物、产、供、销的管理,在企业外部则实现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2 ERP的关键技术
ERP的关键技术是相关需求、时间分割和能力平衡。它深刻地反映了制造业的生产本质和管理规律,使得ERP成为制造业公认的、成功的、普遍适用的管理工具。
3 飞机制造的特点
飞机制造属于离散制造行业,但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它的生产组织、质量控制、材料要求等都有别于普通的离散批生产制造企业,对于国内的飞机制造企业还存在多厂所联合配套、协同制造的特点,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即有别于一般的离散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又在国内飞机制造行业有其代表性和示范性,其典型的特点包括:
. 设计复杂,工程更改多;
. 工艺复杂,工艺路线多、生产周期长;
. 架次管理,按架次组织生产,按架次管理质量;
. 专用工装工具多,生产准备要求高;
. 零件种类和数量多;
. 质量要求高,要求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 协作企业多,成品配套计划和质量不易控制。
因此,飞机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 信息分布范围广,管理粒度小,因此信息量巨大,必须要企业级信息平台作为支撑;制造过程复杂,管理要求高,工程更改频繁,要求信息系统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时性;
. 设计、工艺、制造、服务联系紧密,信息流双向交互频繁,多领域的信息系统必须集成运行;
. 物流品种多,要求单件流管理,上下游衔接紧密,配套要求高;
. 计划层次多,管理要求高,要求信息系统即满足宏观管理的需求,又满足微观调度的要求。
4 西飞公司ERP系统设计与实施
西飞公司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制订了西飞公司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目标,把ERP工程纳入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4.1 需求分析
. 总结前期实施ERP系统的经验和教训;
. 分析传统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需要通过实施ERP系统解决的问题;
. 预期的投资和经济效益的分析。
4.2 制定实施方案
以设计、工艺、制造为主线,分步实施ERP系统;积极性和稳妥性相结合,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示范与推广相结合。
. 确定数据源
. 选择产品应用对象
. 确定实施范围
4.3系统目标
. 建立西飞公司ERP系统的体系框架,通过某重点型号的应用,实现与相关业务系统数据的集成;
. 将计划、库房、缺件结合起来,实现全公司生产计划“一本帐”;
. 通过ERP系统的实施,在生产管理上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调度管理转变为计划管理;从批次计划转变为架次计划;从月份计划转变为周、日计划。
4.4系统设计
. 改变计划编制的依据
. 生产订单和派工号的结合
. 控制到装配单元
. 实行架次管理
. 采用偏移量技术
. 投入计划和考核计划
. 零星计划管理
4.5 软件选型
ERP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体现了一种科学、规范、细化的管理方法。因此,在选择ERP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在企业内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规范管理方法。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在多年的经营管理中已经形成了很多适合行业特色、本企业自身和领导者特色的管理方法,这些方法符合企业自身的文化特色,在业务经营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软件选型时,邀请了多家国际、国内知名的ERP产品供应商与我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同时外出进行调研。经过严密的论证,决定引进国内优秀软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通过引进软件可以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引入企业,建立科学、细化的管理规范;通过二次开发可以将企业文化融入ERP系统,保护历史投资(主要是历史数据),形成具有西飞公司特色的ERP系统。
5 实施ERP带来的变化
西飞ERP系统2001年开始分析、设计,2003年10月正式实施、上线运行,首先用于某重点型号的生产计划管理工作。依据架次管理的思想,目前ERP系统管理该型号的93架份的生产计划,生成了工作定单180多万项,完成工作定单120多万项。
实施ERP系统,为西飞公司的生产管理带来了许多变化,体现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5.1制造数据统一管理
制造数据由CAPP系统统一管理,实时传递到ERP系统,这样不仅减少了生产系统对制造数据的维护,又保证了制造数据源的唯一性。
5.2条形码技术用于现场数据采集
采用条形码技术,实时采集生产现场数据,实现了飞机装配过程生产、工艺、质量信息的集成和动态电子看板。
5.3实现了全公司生产计划“一本帐”
. 按年度主生产计划和MBOM,一次展开全年每架飞机中的各个物料的需求日期(投入计划、交付计划),在公司园区网上发布;
. 实时更新装配进度信息和配套缺件动态信息;
. 帐实相符,计划、库房、缺件结合起来,用计划指导生产,结束了西飞公司几十年来由使用车间提缺件的历史。
5.4 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
. 提前平衡资源、预见问题、提出措施,变调度管理为计划管理;
. 依据航空产品多品种、小批量、混线生产的特点,采用构型管理和架次管理技术,变批次计划为架次计划;
. 精益制造、动态管理,变月份计划为周、日计划。
5.5 用信息技术推动了管理进步
. 规范了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和业务流程;
. 改变广大管理人员的工作观念,即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和全局观念;
. 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重复劳动;
. 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促使公司向精益生产方式逐步迈进。
6 结束语
西飞公司统筹规划、合理定位,以网络工程为平台,以PDM(产品数据管理)工程和ERP工程为主线,围绕飞机的全生命周期展开信息化建设,结合型号的研制和生产,从单项关键技术攻关、信息资源开发、集成系统构建到研制流程重组,技术上和管理上不断创新,初步建成了飞机产品数字化制造系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飞机产品数字化制造技术体系。通过实施ERP工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 叶宏谟 著. 企业资源规划—制造业管理篇.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年8月.
2. 王惠芬、徐少春 编著. 企业应用MRPⅡ/ERP的理论与案例分析.北京出版社,2001年7月.
3. 陈启申 著. 供需链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 ERP.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9月.
4. (美)托马斯.H.达文波特 著. ERP必备指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