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企业导入ERP时机的反思
·信息化何以如“烫手的山芋”
·ERP――让老板不再孤独
·ERP失败10大祸首
·用ERP做精细化管理
·泵行业ERP实施要点与难点分析
 相关新闻
·
释疑ERP实施中的五大困惑
·
ERP实施要注意三个关键问题
·
IDC谢世和:中小企业ERP实施就得“快”
·
300万 宁波医药上马ERP系统
·
广州轻工携手SAP 共同实施ERP项目
·
中小型企业聚首春城切磋ERP实施技艺
 相关热贴
·用友erp实施失败率高,高速开拓市场等于高速封杀市场
·ERP实施后 深层次思考
·转贴-ERP实施:“知己”方显实施成效
·[转贴] ERP实施的数据源和流
·[转贴]ERP实施攻略-永不过时的话题
·ERP实施成功:本地化是关键
 相关商城商品
· MRPⅡ/ERP实施与管理
· 企业资源计划ERP实施与应用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南孚做ERP:"100万的魔法"
发表时间:2007-6-16 张依敏   来源:e-works
关键字:ERP实施 用友ERP 精细化管理 南孚 
在生意越做越大后,南孚却能对内部组织和外部合作伙伴的控制更加严密有序。

    内功
    像加能这样的供应商只能感受到南孚的外部,而内里的变化只有南孚自己知道。
    "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应收帐款得到了解决,做到了能够跟总帐相符",南孚商务会计部经理黄功贵怎么也忘不掉那些对账对得昏头胀脑、老和销售部打架的日子。2002年之前,两三千家的应收帐款全都要靠手工记录,虽然总帐上记了一笔应收帐款,但是具体到每个客户就没法那么细地记帐,因此常常会发生总帐经常跟客户的帐对不上的事情,这时就是财务部门头最大的时候。由于南孚的销售方式是现销,新系统解决好对帐问题后,应收帐款的周期自然就下降了。
    曾经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有自己的数据,两个数字通常是不相符的,彼此间又都不相信对方的数据,各自上报自己的数据。现在销售和财务用的是同一套系统里的数字,矛盾自然就不存在了。
    出报表也是财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以前财务数据需要人工导出,再用电子表格分析统计,结帐之后的15日才能出月报,出年报时就更是加班加点。现在南孚的业务量是系统上线前的2倍,按照美方的要求,必须在结帐后的第五天(包括周末)出具报告。"如果不上这个系统,大家都在那里没日没夜地做,也做不出来!"财务会计部经理黄宁说。
    从财务入手,ERP的触角慢慢深入到南孚每个生产系统里面去,然后是与生产系统有关的技术部门、检验部门。之后系统又进行了几次升级,生产制造、产能管理、车间管理、需求规范等模块均已上线。丁曦明将这种渐进的方式形容为环路建设,那一环、二环,三环,四环……,最后把整个工厂的环节全部放到系统里面。
    生产运营部经理陈熙微原来号称"救火队长",车间里哪种物流缺了都得赶快想办法。因为一般都是在每周一有一个固定的下计划的时间,在那时进行订单分解,就是把客户的订单分解成生产订单。周中的几天如果出现变化,就需要调整和优化,但更多的是人为地来判断。南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辅料大概有2000多种,通过现场管理人员对每个工位的盘点、检查来掌握现场的物料情况。这些人为的判断就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现在的陈熙微轻松多了,借助于信息系统,可以把制定计划相关的数据采集下来。而且可以应用"物料倒冲"法,通过入库的产品由系统自动算出用了哪些材料以及用量。当某种物料低于安全线时,系统就会报警,并告之进货时间的最后期限;采购订单发出后的一定时间内还未到货的话,系统同样会报警。预防式的管理方式使计划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这样做的结果是:对现场的物料把控,一方面涉及的面更宽,基本上生产相关的物料都能够涵盖,另一方面周期变短。多数的情况下,企业都会通过更高的库存来满足库存需求的变化,现在由于能够准确地预知物料需求和使用状况,便可以以较低的库存来满足生产,实现了"拉式生产(一种由下游向上游提出实际生产需求的生产控制方法,实时响应实际需求或消耗,关注物料的流动)"。直接好处就是从上游拿料或是在现场放料的偏差降低了,目前车间现场的资金占用的下降超过20%。几年来,在产量翻了一番的情况下,南孚库存只是由原来的约1600万~1900万上升到约2300万。
    在物料管理之外,现在南孚的生产过程变为可记录的,比如每个订单的下达时间、完成时间、完成量跟计划量之间的关系、耗用的物料跟计划物料之间的关系……因为生产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原先的管理相对现在来说是较为静态。
    如果有一个很急的订单,将订单放进系统里,走一遍物料供应、生产周期、物流等流程,系统马上就能计算出能否按时交货。如果不行,究竟需要延迟多少天,两三天的时间内马上就能告知客户,完成时间可以精确到哪一天的上午还是下午,以前只有生产完后才知道。
   
    "其实我们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讨论逐步地推进精细化的管理,如果没有这个工具你去谈一些管理,那个就是无稽之谈。"在陈熙微眼中,计划的准确性、物料的准确性、订单交期的准确性这些方面都在提高,最终表现为客户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3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