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SCM及物流 |
|
| 移动计算:交通物流信息化的“强力中锋” | 发表时间:2004-8-13 来源:通信信息报 | 关键字:物流 | | 在足球、篮球赛场上,“强力中锋”一般是指,进攻时以其强大的能力穿针引线,带动全队并在关键时刻突破得分;防守时以自己的强悍迟滞对方,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要害位置,并勇于干“脏活累活”的核心球员。移动计算,就是未来将活跃在行业市场上的“强力中锋”! |
| | 行业信息平台的建设者都希望这个平台成为行业运行的中枢。而传统概念下的信息平台,由于技术进步的冲击,已经显露疲态。移动计算凭借其全新的融合力,将给正在构筑的行业信息化带来全新的感觉。 DHL-Sinotrans(中外运敦豪)公司是一家面向全球进行速递业务的公司。在货包从航空公司运到后,最看重的是传送货件的效率,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分类、装包、填写报关单等工作。DHL-Sinotrans依托一个无线网络环境,当货件进库前进行货位分配时,手持无线终端的仓库人员,就可以立即通过无线网从后台数据库中调出有空位的货架信息,从而给新运到的货品分配货架。货件分配到位后,仓库人员再扫描一下货架上的条码,该货品的位置信息又储存回了后台数据库。货包出库时,管理人员用无线终端扫描一下货件上的条码,货件信息马上以无线方式实时传回中心数据库,一分钟后全球的DHL-S数据库就能同步获知此货品的运输处理状态。上述场景并不能诠释移动计算的全部内涵。时至今日,人们对移动计算有着各自的理解,所以尚无一个标准的定义。但对于移动计算的意境,却可以参悟一番。我们知道,企业是社会经济环境的细胞,若干个互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一条业务链,而行业正是构筑在这种经济结构之上。所以,行业的信息化,必然需要业内的企业、业务链都能够实现互相融会贯通的信息交互。 移动计算,由于它是一个大融合的综合工具,所以它至少在三个层面上为信息化“锦上添花”。首先,它可根据需要融合各种通信网络和技术;其次,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完美融合;第三,它可以将企业管理工具和业务工具融入信息化的大体系之中。 引入了移动计算的信息化平台有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加上综合信息化平台不但要达成业务网络和传递网络的互联互通,还要具备移动或无线的运作能力。第二,由“可移动性”带来“自由性”和“自如性”,这是丰富商务操作的充分条件。第三,让“活水般”的信息和灵活务实的要约真正具有时空价值和可转让性,有机地在行业内化竞争为合作,化封闭为共赢,激活固化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和行业更加轻松面对机遇和富于想象力。这些都是构筑一个行业信息平台的必要条件。 整合物流信息行业平台的需要浮出水面 不少的交通运输企业,包括公路、水路、港口、铁路、航空等企业,都在致力于物流整合,在市场上,也确实有物流外包倾向,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有很大的需求。而物流活动,就是对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的综合集成,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需要有一个综合的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支撑。 现在很多企业都已开始着手或已建立企业自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作为广大的物流企业间沟通基本信息和数据交换的、为政府部门实施行业管理与规范市场管理运行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却还没有建立。 也许有人认为,悬挂在信息平台上面的信息,应该是由专门从事调查整理数据或专门收集消息的机构来做日常的内容,就好像为网站提供内容供下载的ICP们那样。其实不然,专门从事信息买卖的机构,更有可能是以偏盖全、“无利不起早”的机会主义者。这类机构既与企业的生存没有共存亡的精神,也不会设身处地地为每一个行业角色及时恰当地收集信息,另外,它们也未必能真正掂量出信息的分量。所以,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决不是做信息的机构所能提供的,任何一个企业需要的业务或市场信息以及企业资源信息,都肯定是来源于从业企业,而且是具有个性特质(那些共性意义上的消息不是信息,只是广播)。因此,有用信息的出现,首先源自企业的及时采集;其次是有所提炼,剪除垃圾信息;第三是将信息按照大家一致认可的格式编排,并按照共用的协议方式传达;第四是能按照一种价值尺度进行信息交易。 可以看出,由固定的网络、固定的通道构成的信息平台是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而无线的接入、移动的传递是信息平台的补充。基于交通物流行业已有的通信系统,移动计算应用可以实现在最底层的收集、分检,中间层的汇集、传递,平台层面上的交互、检索和生成新信息,这就是对信息平台的延伸作用。 移动计算中的无线工具解除网络资源的束缚 移动计算的无线传输部分,解脱了对人们依托网络资源时的束缚。比如局域网,就可以避免铺设线缆或综合布线时破坏环境、租用电信专线以及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无线接入的“风光”,并不是仅仅在于其“没有线缆”, 其精髓正在于它使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是工作场所不再有地域的限制,就是企业的围墙都被化为无形,达到事实上的无边界。即便在企业一般都已经有了成熟的有线网络,这种随意的室内(围墙内)的数据传输应用也会成为有线网络的一个延伸和补充,使企业的业务边界越来越广,另外网络的基础结构可以随着需要而移动,任意扩展或缩减,这也正是各行各业的非IT人士们对其兴趣日增的主要原因。 还比如无线DDN,可以通过特种行业终端,实现行业客户的机器到机器的数据传输业务,可用于信息互传、数据互备、远程控制等。无线DDN可根据客户终端是否移动而灵活设计,一类是移动性应用,适用于终端设备位置不固定,移动性强,需要与中心节点实时通信的应用,如从业人员手持系统或车载、船载系统等;另一类是固定性应用,适用于终端设备位置固定,但地理分布广泛、有线接入方式部署困难或成本高昂的应用,可利用机器到机器实现无人值守系统。 移动计算将是交通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强力中锋” 移动计算在物流行业、仓库管理业务中,正是由于其应用能大幅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而且能降低差错率,因而在这个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但存在的问题是,提出“移动计算”概念和技术的人士,多是搞计算或是通信出身的IT人士,在交通物流行业来讲,是“外人”;而今后有可能具体使用的交通物流从业人,有可能对这种IT技术是门外汉。所以在这件事上,必需有一个过程,既要让IT人了解交通物流的运作“真谛”,也要让从业人对移动计算的内涵有所感悟。 在足球、篮球赛场上,“强力中锋”一般是指,进攻时以其强大的能力穿针引线,带动全队并在关键时刻突破得分;防守时以自己的强悍迟滞对方,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要害位置,并勇于干“脏活累活”的核心球员。 移动计算,就是未来将活跃在行业市场上的“强力中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