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西安杨森SCM渠道信息管理系统成功案例
·2007年制药行业为CRM和SCM提供市场机会
·CIO新挑战:如何协调CRM与SCM不冲突目标
·浅析供应链管理(SCM)的三流集成
·CIO新挑战:协调CRM与SCM目标
·揭开戴尔供应链的秘密
 相关新闻
·
逐鹿SCM成功助江淮商用车打造供应链协同平台
·
逐鹿SCM成功助江淮发动机提升供应链运营能力
·
迈瑞医疗成功应用逐鹿SCM打造高效采购平台
·
逐鹿SCM助力联想移动构筑高效采购平台
·
国通冷链解决方案荣获CSCMP最佳案例
·
CA推出eTrust Secure Content Manager (eTrust SCM) r8
 相关热贴
·CIO新挑战:协调CRM与SCM目标
·[原创]提供远程免费试用的scm
·Presentation for SCM director's position
·国通冷链解决方案荣获CSCMP最佳案例
·我们公司需要上scm系统,请大家推荐推荐啊!
·怎么高效地搭建SCM?
 相关商城商品
· SCM 供应链管理:策略、技术与实务
· 《供应链管理(SCM):原理、策略、实践》多媒体课程包
·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SCM)原理、实施与应用
· 企业采购业务运作精要:基于ERP、SCM与电子商务
· 企业资源计划(ERP)与SCM、CRM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SCM及物流
 
制造业应用极速SCM对决牛鞭效应
发表时间:2005-5-25 谭啸   来源:AMT
关键字:scm crm牛鞭 效应 
立足于制造业信息化的明基逐鹿软件公司总经理洪宜幸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氛围下,制造企业仅凭单打独斗很难立足,它必须依托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并与之建立起紧密的、快捷的、高效的合作关系,才能立足于产业链谋求发展。

    近年来,我国一直采用以制造业为龙头的经济模式,增长速度为30%的制造业对我国GDP的贡献最大。有人将我国高速成长的制造企业成为"快鱼",当然,"快鱼"在扩张的同时必然会面临风险与发展瓶颈,它们该如何冲破禁锢自身的天花板呢?立足于制造业信息化的明基逐鹿软件公司总经理洪宜幸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氛围下,制造企业仅凭单打独斗很难立足,它必须依托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并与之建立起紧密的、快捷的、高效的合作关系,才能立足于产业链谋求发展。

    SCM与牛鞭效应对决

    供应链实际连接两个端点:一端是产品创意,另外一端则是消费者心理。供应链存在的价值就是怎样把创意变成商品,这个过程涉及到通过研发将创意变成产品,生产出来,然后销售出去。在销售管理中,还涵盖了渠道、维修服务等若干环节,还需依靠客户关系管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并反馈到产品研发中去。

    牛鞭效应(Bullwhipeffect)主要描述市场的细微变化会引起供应链环节厂商产量的急剧变化,供应链环节离终端顾客越远,这种放大效应越明显。通常客户端10%的市场需求变化会导致元器件供应商订单量200%的变化。试想客户手中拿着一根鞭子,购买心理不停的改变,就像执鞭者手中的鞭子各个环节也跟着不停地摆动,鞭子越长鞭末摆动的幅度就越大。解决牛鞭效应的最好办法是,在缩短鞭子的同时,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洪宜幸强调,以往的供应链常常强调准确和协同:采购和排产要准确,供应链的各方要彼此协同;但现在这一切正在发生变化,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计划常常跟不上市场变化,速度在供应链管理中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伴随着供应链系统的完善,企业的业务流程也都得到了全面的优化与重组。国内服装行业龙头企业雅戈尔集团,就是通过被喻为"喝酒"模式的供应链系统,为企业打造了全新的业务模式,从而冲破了成长的天花板。

    CRM拓展潜在用户

    如果没有CRM,那么即便是最极速的SCM系统也是孤掌难鸣。CRM包括市场、销售和服务三大领域,它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是基于以客户为中心这一理念而建构的商业战略。有效的CRM系统可以提高售后服务的满意度、加强渠道管理,进而拓展潜在用户、提高销售量。

    普遍来看,制造企业的客户服务部门经常会面临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客服人员对差别化服务的认识不足,应对方法单调;二是客服部门内、外业务流程的整体运转效率较低,经常没有及时、全面解决问题;三是客服管理效能体现不出来,一方面客服部门运行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公司却赢得不到更多的追加/交叉销售,在老客户身上的长期净收益不断被售后服务支出削减。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行之有效的CRM系统,而且,成功的CRM系统必须关注最基层的使用者、自下而上实施的。

    与热闹喧嚣的ERP相比,CRM系统在我国一直没有享受到太高的待遇,目前CRM在银行、保险等服务性行业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它在制造业的被关注程度显然不高,要解决制造企业的天花板问题,CRM不容忽视。

    以汽车行业为例,国内汽车制造厂早在很多年前,就提出零库存的概念,按需生产、以销定产的口号,但为何只是限于口号而已?忽视CRM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将SCM系统与CRM系统有效对接,实现将物料计划发给各个供应商,才保证了供货充足,又不会大量占用资金与仓库。上海通用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其柔性化生产线真正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前台的个性化客户需求,自动安排进车辆的生产计划。电子标签记录了客户的信息,配置信息,质量检验系统也按相应的需求做出正确的检验。

    增值型e-HR打造高效能团队

    有业内相关人士认为,如果2004年是e-HR的"谨慎投资年",那么2005年就是e-HR的"井喷之年"。这似乎是验证了"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的诙谐说法。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和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塑造竞争优势的核心体现。因此,洪宜兴认为,将人才看作企业的资本,透过人才流、知识流、工作流构建高效能团队,创建增值型的e-HR,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成功的e-HR方案应该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出发,涵盖人事、人力、人才、工作流、知识框架规划等方面,构建eHR专家系统、商务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从而帮助企业全面规范业务流程、提升执行效率。

 

 责任编辑: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