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探讨
·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 流程设计与看板管理应用
·物流人才的培养
·沟通CTBS助物流公司实时掌握异地仓库信息
·做电子商务的物流还是物流的电子商务?
·第三方物流行业高度互动协作的重要标志
 相关新闻
·
THC暴涨在即 出口企业成本骤增
·
GrapeCity与广州大顺发物流签约
·
中远物流携手MyCRM 领跑物流信息化
·
金蝶签约德邦物流 助力企业成长
·
展现真实应用成果,首个RFID实验室在京成立
·
MyCRM助力以利物流再创辉煌
 相关热贴
·[原创]物流软件
·[原创] 物流软件
·[原创] 物流软件
·[分享]物流公司如何打磨IT系统实时掌握异地仓库信息
·ASP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绝好资料:K3工业版物流初始化方案
 相关商城商品
· 现代物流和生产管理制度与表格精选
· 战略物流管理:一本以市场营销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物流教科书(第4版)
· 物流基础
· 物流管理
·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SCM)原理、实施与应用
· 供应链物流管理(英文版)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SCM及物流
 
第三方物流经营效率亟待提高
发表时间:2006-11-9    来源:现代物流报
关键字:物流 指标 第三方 
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五脏俱全”的粗放式物流管理,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化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五脏俱全”的粗放式物流管理,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效率问题已成为关键,如何寻求尽快提高第三方物流效率,使我国第三方物流健康成长,显得非常重要。

    一、衡量第三方物流效率的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的不同角度,衡量物流效率的指标可分为:经济性指标、技术性指标、社会性指标。

    1.经济性指标。该指标要涉及到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实施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

    2.技术性指标。主要从技术上衡量第三方物流实施后各项指标的表现程度:快速性,指物流过程的迅速程度;便利性,指企业实施第三方物流后利用物流手段的方便程度;直达性,货物从起点出发,无需办理中转而直接抵达目的地的特性,它包括单一物流方式的单运直达和多种物流方式的联运直达;安全性,指在物流过程中不发生意外,正常运达目的地的特征;舒适性,特指企业在接受物流服务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舒适程度,这主要取决于物流方式、运载工具设备、运行时间长短及服务水平;灵活性,指运载工具对物流线路的非依赖程度及采取某种临时性紧急措施的可能程度。

    3.社会性指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衡量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程度:社会节约程度,指社会全部资源的整体化配置程度;社会综合发展程度,指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与发展对社会整体综合发展状况的贡献程度;提高物流的整体服务质量,指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与发展对整个物流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程度。

    二、如何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效率

    1.分析资源优势,寻求合理分配。兼顾企业自身业务和资源社会的优势。首先,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对于大多数即将进入物流领域的我国企业而言,利用资源比投资新建更有意义。核心竞争力,一般而言是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某一两个环节上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企业应该集中资金、人才、资源等优势于核心竞争力的业务环节,采取外包等方式将其他从属业务交给对这些业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完成,形成强强联合的方式,达到双赢的目的。

    2.加强各种资源的整合力度。整合社会资源。社会企业的刚性物流系统模式运行成本高,也需要将自身的储运资源进行全社会的整合,增加这部分业务的收入,减少开支。

    3.实行人才战略。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在培养和引进人才时,要着重加强其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创造出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4.实施一体化、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实施一体化、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统筹,利用构件化技术将采购、销售、客户服务、财务同物流紧密结合,真正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运作,有效保证资金、物资和信息的高效有序流动和交互。

    总之,利用现有资源的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投入少、起步快,在实践中具有极强的操作性,非常适合我国国情。从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经验来看,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以传统的“类物流”企业为起步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逐步发展进入物流企业。

 

 责任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