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创新推动商业价值高峰对话
·投资MES的效益在哪里?
·MES 入门:逛超市体会MES
·夏新笔记本,MES管理支撑自主品牌
·稳定+可靠,IBMESERVERI系列加速一汽解放卡车信息化建设步伐
·精诚MES条码质量追溯系统助汽车工业生产现代化
 相关新闻
·
ENOVIA MatrixOne在服装业贸易展上首次展示与Adobe Illustrator软件的集成
·
第二届中国制造业MES应用年会隆重召开
·
CATIA/ENOVIA VPLM用户实现对ENOVIA MatrixOne业务流程能力的全面兼容
·
IBM和Dassault Systemes发布了面向在线3D协同智能的3Dlive
·
上海汽车在整个企业内部署Dassault Systemes的PLM解决方案
·
Dassault Systemes PLM高峰论坛在沪成功举办
 相关热贴
·离散行业MES关键技术难点讨论
·SPC,大家的MES中会用到吗,发点资料
·MES案例整理,请大家修正补充
·LCD/PDP产业做MES/CIM的朋友请进来留名
·电解铝行业的MES或者管控一体化
·2007年广州MES研讨会资料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MES
 
MES应用全球展望
发表时间:2006-8-14    来源:计世网
关键字:MES 市场 应用 
MES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推动MES市场迅速发展的动力又是什么?

    MES的市场到底有多大?ARC在2005年底的研究显示,2006年流程行业全球MES市场规模预计为15亿美元,复合平均增长率为11.8%,到2010年为25亿美元。那么,推动MES市场迅速发展的动力又是什么呢?

    三大命题的新要求

    众所周知,制造业一直追求的三大境界是最短的市场响应时间、最高的产品质量以及最低的生产成本。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追求这三者的方法和所面临的挑战也随之改变。管理的扁平化是对企业的一个内在要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的一个人管7个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一个人管17个人甚至70个人的时代,这用IT方法就能做到。当然,一些可视化要求、法规要求也都是对这三大命题的新挑战。

    ARC去年做了一项企业调查,其中受访企业中34%来自流程行业,24%来自离散行业,37%来自混合型行业,又以北美公司居多,少部分是欧洲公司,亚太企业很少。在问及企业使用MES的经验和年限时,23%的受访企业表示2006年要开始上MES,40%表示有1年~5年的应用经验,而令人兴奋的是,40%表示已经有5年以上的应用经验。

    在回答推动企业应用MES的根本动力时,74%的受访企业表示,业务管理层对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视性要求是第一动因,69%认为提高产品质量是第二动因。

    MES有三大类功能,即计划层功能、生产操作层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在生产操作层上,被使用最多的功能依次为供需排层、库存管理和电子工单管理。从信息层角度而言,工单和批次的状态值、KPI实时显示、追溯功能和绩效分析是使用最多的四大功能。

    然而,推动上述功能应用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正在推进的改善企业管理的三大方法论,包括精益制造和TPS、六个西格玛和TQM。这些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推动了企业对MES的应用需求。

    四大市场 需求各异

    当然,各个国家和地区对MES需求也不尽相同。在全球第一大MES市场即北美市场,企业面临的第一大现实就是工厂向外迁移,此外还要面对来自其他国家的直接竞争以及二战后生育高峰的人口老化所导致的现有技术的大量流失等问题。

    越来越苛刻的法规限制以及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飞涨,也迫使现有的北美制造企业必须把注意力放在现有工厂的绩效上,必须提高运营的水平和作业成品率,这样才能获得更大利润。而且,以往基于产能和价格竞争的生产模式,现在也转为基于订单和业务需求的模式,因此,必须有更高质量的产品、对客户化要求有更好的反应以及更严格的交货期要求。

    这些对应于MES的要求,就是对订单的可视性以及对整个工厂运作的凝结性提出更高要求。在北美,企业把这个要求解读为需要对ERP和MES做高度集成。要求使用MES采集、归纳多种数据来源,并为系统的用户提供一目了然的可视能力,以及比ERP更多的KPI实时跟踪,以此达到企业层上的管理扁平化。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把决策权下放到工厂车间层面,而不是以往的车间层面以上或是整个企业计划部门。

    在北美,医疗设备、国防、航天是典型的离散行业,其MES要求来源于FDA等部门,要求企业能提供非常详尽的生产过程报告。对于汽车行业,另外一个特殊原因就是控制保修和招回成本。比如一个零部件是由多个厂商提供,但是有时出问题只是一个厂商的产品,那要招回同一号码的零部件还是仅仅产生问题的一个厂商的部件?后者意味着能节约更多成本。
   
    ARC认为在欧洲市场上,MES本身功能上的需求部分拉动了欧洲市场的需求,比如整体设备效率、停机管理、低成本的计划排程管理等。另一个推动力则是SAP宣布NetWare对管理层和工厂层标准化互操作的支持,这个技术上的突破使得MES的潜在功能以及直接效益可以大大发挥出来。

    在日本市场,MES如果不支持日本的管理模式是无法应用。从市场角度看,日本目前还是以自主开发为主,这可能是因为日本企业的管理理念非常成熟,没有软件可以天生的符合它。因此,日本市场上套装软件非常有限。

    中国市场与日本有点类似,也是自主开发占主流,套装软件非常有限,半套装软件在一定行业有很强的立足点。中国工业化历史并不长,有很多东西还很欠缺,这也正是实施MES的最主要因素。这些欠缺包括管理基本数据、管理流程以及人员水平。此外,一个更大障碍则是新工作方法对既得状态的挑战和人们对此的恐惧,这也使得中国市场比其他地区要发展得慢一些。

    但是,大家的一致看法是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中心,大量外资涌入,每天都在发生企业合并,大型国有企业正在改制。这样的发展速度,让大家相信未来5~10年中,中国很快就会与全球水平平行。鉴于这样一个大趋势,制造企业要么积极要么消极对待,前者当然比较有竞争能力,也比较有挑战性。

    ARC认为,在中国应用MES,最重要的是数据;实施固然很重要,但这不是书面上的方法论,而是选择一个正确合适的实施公司;软件只能说是蛮重要。从这三个方面去做,否则就会造成电视台数量远远超过节目数量的尴尬状况。

 责任编辑: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