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INFOR,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INFOR,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基于ITIL的帮助台(help desk)软件:概念、功能和市场分析
·创新推动商业价值高峰对话
·从SmartFile看OA市场新商机
·中国制造业ERP启示录
 相关新闻
·
ENOVIA MatrixOne在服装业贸易展上首次展示与Adobe Illustrator软件的集成
·
IDC称去年IBM全球磁盘和磁带市场份额第一
·
商务部官员:中俄汽车贸易潜力巨大
·
中国制造业加速开拓中东、海湾市场
·
IDC报告显示:NetApp在网络存储市场07年第一季度业绩骄人
·
黄骁俭离职 SAP德籍团队完全退出中国高管层
 相关热贴
·2007年7月南方人才市场大型人才招聘会
·离散行业MES关键技术难点讨论
·SPC,大家的MES中会用到吗,发点资料
·MES案例整理,请大家修正补充
·做软件市场销售的朋友一起加25326380群讨论交流啊
·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前景无限好,软件产业定位是关键
 相关商城商品
· 战略物流管理:一本以市场营销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物流教科书(第4版)
· 市场调研
· 当代市场调研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MES
 
MES四大市场需求各异
发表时间:2006-8-28    来源:计世网
关键字:MES 市场 
各个国家和地区对MES需求不尽相同。

    众所周知,制造业一直追求的三大境界是最短的市场响应时间、最高的产品质量以及最低的生产成本。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追求这三者的方法和所面临的挑战也随之改变。管理的扁平化是对企业的一个内在要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的一个人管7个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一个人管17个人甚至70个人的时代,这用IT方法就能做到。当然,一些可视化要求、法规要求也都是对这三大命题的新挑战。

    ARC去年做了一项企业调查,其中受访企业中34%来自流程行业,24%来自离散行业,37%来自混合型行业,又以北美公司居多,少部分是欧洲公司,亚太企业很少。在问及企业使用MES的经验和年限时,23%的受访企业表示2006年要开始上MES,40%表示有1年~5年的应用经验,而令人兴奋的是,40%表示已经有5年以上的应用经验。

    在回答推动企业应用MES的根本动力时,74%的受访企业表示,业务管理层对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视性要求是第一动因,69%认为提高产品质量是第二动因。

    MES有三大类功能,即计划层功能、生产操作层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在生产操作层上,被使用最多的功能依次为供需排层、库存管理和电子工单管理。从信息层角度而言,工单和批次的状态值、KPI实时显示、追溯功能和绩效分析是使用最多的四大功能。

    然而,推动上述功能应用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正在推进的改善企业管理的三大方法论,包括精益制造和TPS、六个西格玛和TQM。这些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推动了企业对MES的应用需求。

    四大市场 需求各异
    当然,各个国家和地区对MES需求也不尽相同。在全球第一大MES市场即北美市场,企业面临的第一大现实就是工厂向外迁移,此外还要面对来自其他国家的直接竞争以及二战后生育高峰的人口老化所导致的现有技术的大量流失等问题。

    越来越苛刻的法规限制以及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飞涨,也迫使现有的北美制造企业必须把注意力放在现有工厂的绩效上,必须提高运营的水平和作业成品率,这样才能获得更大利润。而且,以往基于产能和价格竞争的生产模式,现在也转为基于订单和业务需求的模式,因此,必须有更高质量的产品、对客户化要求有更好的反应以及更严格的交货期要求。

    这些对应于MES的要求,就是对订单的可视性以及对整个工厂运作的凝结性提出更高要求。在北美,企业把这个要求解读为需要对ERP和MES做高度集成。要求使用MES采集、归纳多种数据来源,并为系统的用户提供一目了然的可视能力,以及比ERP更多的KPI实时跟踪,以此达到企业层上的管理扁平化。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把决策权下放到工厂车间层面,而不是以往的车间层面以上或是整个企业计划部门。

    在北美,医疗设备、国防、航天是典型的离散行业,其MES要求来源于FDA等部门,要求企业能提供非常详尽的生产过程报告。对于汽车行业,另外一个特殊原因就是控制保修和招回成本。比如一个零部件是由多个厂商提供,但是有时出问题只是一个厂商的产品,那要招回同一号码的零部件还是仅仅产生问题的一个厂商的部件?后者意味着能节约更多成本。

    ARC认为在欧洲市场上,MES本身功能上的需求部分拉动了欧洲市场的需求,比如整体设备效率、停机管理、低成本的计划排程管理等。另一个推动力则是SAP宣布NetWare对管理层和工厂层标准化互操作的支持,这个技术上的突破使得MES的潜在功能以及直接效益可以大大发挥出来。

    在日本市场,MES如果不支持日本的管理模式是无法应用。从市场角度看,日本目前还是以自主开发为主,这可能是因为日本企业的管理理念非常成熟,没有软件可以天生的符合它。因此,日本市场上套装软件非常有限。

    中国市场与日本有点类似,也是自主开发占主流,套装软件非常有限,半套装软件在一定行业有很强的立足点。中国工业化历史并不长,有很多东西还很欠缺,这也正是实施MES的最主要因素。这些欠缺包括管理基本数据、管理流程以及人员水平。此外,一个更大障碍则是新工作方法对既得状态的挑战和人们对此的恐惧,这也使得中国市场比其他地区要发展得慢一些。

    但是,大家的一致看法是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中心,大量外资涌入,每天都在发生企业合并,大型国有企业正在改制。这样的发展速度,让大家相信未来5~10年中,中国很快就会与全球水平平行。鉴于这样一个大趋势,制造企业要么积极要么消极对待,前者当然比较有竞争能力,也比较有挑战性。

    ARC认为,在中国应用MES,最重要的是数据;实施固然很重要,但这不是书面上的方法论,而是选择一个正确合适的实施公司;软件只能说是蛮重要。从这三个方面去做,否则就会造成电视台数量远远超过节目数量的尴尬状况。

本网发表此文,并不代表赞同本文的观点。
 责任编辑: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