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六:找准目标,协调好全局与局部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五:ERP是工具,理解、应用是基础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四:让数据变为信息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三:深化应用,业务蓝图是关键
·企业知识门户建设和趋势有奖调查
·Inventor夺宝(第二期)
 相关文章
·无线射频识别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采购新趋势 从实际出发为实用买单
·中间件开道 烟草产销一路畅行
·2007年中间件市场分析与预测
·利用中间件构建网络应用
·关注实效架构理念 成功实现企业SOA转向
 相关博客
·歪批中间件
 相关新闻
·
Oracle融合中间件保持迅猛发展势头
·
金蝶中间件公布Apusic SOA解决方案
·
CCW报告表明:BEA继续雄踞中国中间件市场冠军宝座
·
信任引爆应用,国家将加大对中间件的扶持
·
亚太领先独立软件开发商首选Oracle融合中间件
·
中间厂商2007走进阴霾
 相关热贴
·关于中间件
·[推荐]摩宝时代协讯通短信服务中间件-OA、ERP等集成短信服务的新选择!
·中间件思想在嵌入式GIS设计中的应用
·文章评论:未来四年中国中间件市场发展趋势
·协通时代短信服务中间件
·文章评论:我们到底需不需要中间件平台?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制造业与信息化 -> 信息化动态
 
中间件产业迎来新“拐点” 国产厂商反攻
发表时间:2006-3-15    来源:塞迪网
关键字:中间件 
刚刚走过的2005年对中国中间件产业而言,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国产中间件开始彻底摆脱被国际厂商攻城掠地、穷追猛打的局面,开始回过头来,收拾旧山河。正如前不久热传的某篇文章所说:中国的中间件产业历经10多年发展,逐步走出了“风雨飘摇”的困境,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稳健地发展……

    国产厂商竞争力变强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CCID最新发布的“2005-2006年度中间件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的数据,这组 “品牌结构”数据将大致反映国内中间件和国际厂商的市场占有和实力对比——由于CCID报告在业界的权威性,这份品牌结构图表也被称为中间件行业的“江湖排名”。
2005年中国中间件软件市场品牌结构
品牌 销售额(亿元) 份额
IBM 1.92 21.90%
BEA 1.56 17.80%
东方通科技 1.51 17.30%
Microsoft 0.62 7.10%
Oracle 0.54 6.20%
金蝶 0.42 4.80%
SUN 0.37 4.20%
Borland 0.35 4.00%
中关村科技 0.31 3.50%
中创软件 0.29 3.30%
其它 0.86 9.90%
合计 8.75 100%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6.02
    从这张“江湖排名表”我们可以看出:
    1、 国产中间件领导企业东方通科技(TongTech)在“三强”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其市场占有率从04年的15.3%增加到今年的17.3%,急增2%;同时,东方通科技(TongTech)与第二名BEA的差距历史性地缩短为0.5%,而在此前的02、03、04年数据中,这种差距在5%左右。
    2、 国产中间件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达到38.8%(东方通科技(TongTech)+金蝶+中关村科技+中创软件+其它),而2004年这个数据是32.5%,上升了6.3%。
    3、 国产中间件厂商整体走强,实现了群体突破,其中中关村科技上升了0.1%,中创软件上升了0.5%,金蝶上升了0.8%。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国产中间件软件厂商的整体竞争力变强。这种变化是明显的、普遍的,完全可以象征着“群体突破”。

    2005年,中间件确实进入了“多元化和泛化”的阶段。无论是IBM的“软件就是中间件”,还是ORACLE的“中间件无处不在”,都印证着“中间件”定义的泛化。而在用户端,随着Internet的深入发展,中间件的用户结构正朝多元化发展,由此前以电信和金融为主扩展到其他的IT应用行业门户。

    CCID的报告准确反映了这种市场变化。从下面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东方通科技(TongTech)为代表的国产中间件厂商在新兴需求(如中小企业、政府、教育)等领域中,市场占有率是非常高的;而在于高端市场,这种“回暖”的变化虽然不很明显,但也已经有迹象可循。

    2005年中国中间件软件市场品牌结构

 
 中小型企业
 大型企业
 政府
 教育
 合计
 
IBM
 8.00%
 76.00%
 14.00%
 2.00%
 100.00%
 
BEA
 7.00%
 80.00%
 10.00%
 3.00%
 100.00%
 
东方通科技
 12.00%
 64.00%
 23.00%
 1.00%
 100.00%
 
Microsoft
 8.00%
 75.00%
 12.00%
 5.00%
 100.00%
 
Oracle
 11.00%
 78.00%
 8.00%
 3.00%
 100.00%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6.02

    受到市场份额节节上升的鼓舞,部分中间件厂商开始酝酿在中低端市场实施“替代”计划,以“价格、服务”为利刃,从国外厂商手里硬生生地抢夺市场。

    “替代”计划的主力产品是消息中间件和交易中间件。这两类产品也是2005年最热门的“数据整合”需求中用得最广泛的产品。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分析“整合”的原因:

    1、信息孤岛,需要整合;

    2、部分厂商特别是国外厂商提供的整合类产品都是EAI的成型模块,适用性差,需要整改。

    3、国内的部分集成商采用从下往上的方式堆砌产品,造成客户成本太高,需要整理。

    既然如此,新的“整合”项目就必须大规模采购“消息”、“交易”类中间件完成联络和通信,实现系统无缝升级到平台。

    在高端领域,国产中间件厂商也采取了“围而猎之”的策略。东方通科技(TongTech)、上海普元、中创软件、金蝶都有自己的高端路线。东方通科技(TongTech)采取的是BOA策略(Business+SOA),注重分享行业经验,利用熟悉本土行业垂直体系的优势,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进行切入;上海普元则坚持“构件化”理念,通过构件化实现成本控制和模块扩展,方便高端用户控制性价比。


    新的拐点已经来临

    2005年以前,用户对中间件基本上处于概念接受阶段。经过10多年的教育,用户现在不仅从概念上接受了中间件,也广泛地在IT系统的建设中将中间件纳入其中。

    企业应用的发展也促使未来的中间件技术向开放、自治、自适应和高质量服务保证的方向发展。新计算环境,如协同计算环境、移动计算环境、网格计算环境、普适计算环境、SOA,拓展了中间件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所以说,尽管国际中间件厂商在“现实业务”节节败退,但我们仍然得感谢其倡导的SOA策略。正是SOA理念的广泛传播,才使得国产软件厂商能够在SOA的共识之上, SOA最终必然会成为企业的一项IT策略,将企业应用系统中原本各自独立的功能,加以组织成为能够互通、且符合标准的业务服务,继而借助这些服务单元之快速组装、重复利用,最终迅速满足业务需求。

 

 责任编辑:丁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