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六:找准目标,协调好全局与局部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五:ERP是工具,理解、应用是基础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四:让数据变为信息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三:深化应用,业务蓝图是关键
·企业知识门户建设和趋势有奖调查
·Inventor夺宝(第二期)
 相关文章
·管理创新首先是一场推销
·机械制造行业信息化进入集团管控阶段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创新初探,何为最重要?
·基于企业实际的协同实现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混乱的因由
·投诉改善中的成本控制
 相关博客
·“硬”“软”兼施打造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安全
·ISA Server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信息安全成为制造企业关注的热点
·煤矿信息化冲出黑马 王庄煤矿笑傲江湖
·中小企业选择OA系统易入十大误区
·三个和尚故事到企业信息化建设
 相关新闻
·
Oracle Hyperion被评为领先企业绩效管理套件
·
各大厂商齐举SOA大旗 08年谁将领导中国市场
·
甲骨文收购企业角色管理领先厂商Bridgestream
·
企业经营实战模拟精英赛力推高校信息化实践教学
·
沟通科技被评为远程接入领军企业
·
2007年化工行业“促信息技术应用,创企业效益新高”交流会闭幕
 相关热贴
·零成本建立企业客户服务系统
·[分享]“绿色壁垒”催生绿色企业
·中小企业ERP
·企业管理软件
·[分享]水泥行业信息化专家五
·专家漫谈 中小企业服务器租用五大技巧
 相关商城商品
· 现代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实务
· ERP系统的集成应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 《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战略理论与案例》
· 《作业成本管理——内部改进与价值评估的企业方略》
· 信息化项目管理
· 制造业信息化与信息编码
 
 
当前位置:制造业与信息化 -> 信息化动态
 
企业信息化需整体运作
发表时间:2006-8-11    来源:cio在线
关键字:信息化 企业 
一些企业已经使用了面向流程管理的生产制造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系统,以及面向营销管理的分销系统和物流系统,这些系统的成功应用使企业在基础管理上向前跨出了巨大的一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并且也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各自运作信息化过程的成败与得失,这些经验为国内企业信息化的成功推进,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借鉴。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商品日益丰富的时代,它已经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期。企业的节奏在加快,客户对于产品的青睐在减弱。当客户面对越来越多的同类产品的时候,不会再钟情于某一种,他们已经变得日益挑剔。现在的企业经理们开始感受到来自于客户的压力,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的自信与悠闲。他们深知,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客户所抛弃,由此感到,那些过去企业所赖以发展的经验与依据在渐渐地失去作用,变得不再有效。

    西方的管理实践者也早已洞穿了客户经济所带来的变化,他们向众多的经理人疾呼,企业间的竞争模式已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甚至是潜在需求,快速展开系列性市场竞争已经成为一种无法逆转的潮流,过去的四平八稳式的企业构造和竞争法则再也不适合当前的现实。为此在90年代末期提出了企业成功发展的基本框架,他们认为原有的竞争体系已经遭到破坏,过去的缓慢必将招致失败的结果,在企业现有战略框架之下,必须加入一些适合于现代社会的全新内容和体系:“民众与股东利益、市场需求与战略预见、战略体系下的快速竞争,它强调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用速度超越竞争对手”,这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

    众所周知,快速的竞争必然需要快速的信息流动、快速的产品和原材料流动、资金流动、以及强有力的管理与控制,要实现这些快速,很难长久地依靠传统的手工管理与缓慢的企业运作速度,它必然需要依赖于一种全新的工具与观念去改变现有的缓慢,而这种工具与观念就是价值链体系、流程管理、营销理论等一系列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的产物—--企业管理信息化。

    令人高兴的是,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经理人,开始认识到信息化对于推动企业发展与基础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许多企业纷纷走上信息化之路。可以看到在一些企业已经使用了面向流程管理的生产制造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系统,以及面向营销管理的分销系统和物流系统,这些系统的成功应用使企业在基础管理上向前跨出了巨大的一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并且也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各自运作信息化过程的成败与得失,这些经验为国内企业信息化的成功推进,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借鉴。

    信息化的败局

    但并不都是好消息,在北京三露(大宝)信息化失败的媒体喧嚣还没有尘埃落定的时候,又传来了哈尔滨制药集团ERP项目颗粒无收的报道。这些只是信息化失败的两个典型案例,而隐在冰山之下的失败不胜枚举。

    为何这些失败没有报道呢?失败总不是一件好事情!化了钱没有得到结果,不但自己不光彩,而且软件商、实施服务商同样的不光彩。败了,必然无法向上级交代、也无法向同事做出交代,对于这种说不清双方责任的事情,企业甚至连打官司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又有多少胆量在媒体上去暴露内幕呢?这就是众多系统失败后的现象,沉默!

    有许多事情是令人恐惧的,如果第一个项目的失败,你保持了沉默,那么第二个项目你能确保成功?如果失败,你还能够保持沉默?恐怕在此时你连继续在企业中工作的勇气都没有了。沉默不是办法,官司也不是办法,媒体曝光更不是一个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总结失败过程中的教训以及来自于外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归纳、提升,从中找到一个指导企业信息化项目走向成功的方法。

    一个项目的失败决不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失败,它是双方的失败。任何一个失败的项目,它从一开始就已经显现出失败的征兆,我们可以看到双方从探讨合作、直到走向宣告失败的每一步,它都在预示着失败的来临。这是一个风险积蓄的过程,没有人愿意看到风险、甚至忽略风险,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都将使项目走向黑暗。

    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2年8月19日曾经登载了汪若菡撰写的文章“ERP变局,哈药1000万计划的悔与梦”,通过它能够让读者联想许多,也能给我们的官员、经理人和信息化主管启示许多。

    项目的引出

    “……哈药ERP项目是一个大单,首期工程计划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而哈药与利玛的正式合作始于去年底。作为负责哈药ERP实施服务的总包商,北京利玛与利玛哈尔滨分公司于2001年10月份与哈药正式签订一份总金额达700万元人民币的协议,除去Oracle的软件之外,项目实施服务费用为370万元左右。利玛哈尔滨分公司除参与哈药ERP实施服务之外,还将负责后续支持服务工作。”

    “项目正处于敏感时期。……哈药ERP的实施从今年3月开始就已经陷入停顿状态,因为实施方利玛的哗变事件的直接影响,项目被迫中止。”

    双方试图规避风险

    “据一位曾经参与哈药ERP项目的原利玛技术人员说,由于利玛此前没有实施OracleERP系统的经验,利玛实际上是边学边干,利玛派出近20名技术实力最强的实施团队首先接受了Oracle的培训。与此同时,利玛还从Oracle公司“回购”了近40个工作日的咨询服务,换言之,在一些重点环节的实施上,将有Oracle的工程师和利玛方面的团队一起工作。”

    “签约两个月之后,利玛实施团队结束了对哈药的初步调研,并提出了一份长达100多页的现场管理描述报告。然而,这份报告刚一出炉,哈药就开始陆续请来第三方咨询公司对利玛的调研报告进行评估。”

    “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对于项目实施的权责、实施成果及阶段并没有清楚的定义。利玛做出的现场管理描述报告仅仅是管理问题与状况的罗列和描述,并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哈药和利玛签订的服务合同也基本上是一份商业合同,重点约定人员、付款、等有关的商务条款,对ERP项目实施的阶段、成效及成效与付款之间的关系都没清楚地界定。

    “其次,哈药对ERP到底是什么?还根本不了解,这位参与其事的资深顾问认为:这种状况意味着对于包括后续的业务流程改造和优化、组织结构调整及权利的重新分配等一系列管理变革——哈药方面还没有充分的准备。”

 
2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况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