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六:找准目标,协调好全局与局部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五:ERP是工具,理解、应用是基础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四:让数据变为信息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三:深化应用,业务蓝图是关键
·企业知识门户建设和趋势有奖调查
·Inventor夺宝(第二期)
 相关文章
·管理创新首先是一场推销
·机械制造行业信息化进入集团管控阶段
·浅谈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信息分类编码技术研究及应用
·信息化实施三步曲
·信息化孕育企业核心生存力
 相关博客
·借助MES重新控制外包电子和半导体业务--白皮书
·煤矿信息化冲出黑马 王庄煤矿笑傲江湖
·三个和尚故事到企业信息化建设
·集团企业信息化应用全面预算管理软件问题与对策
·从财务到预算 冠京集团信息化成功战略
·对试验和测试领域的信息化的几点认识
 相关新闻
·
各大厂商齐举SOA大旗 08年谁将领导中国市场
·
企业经营实战模拟精英赛力推高校信息化实践教学
·
2007年化工行业“促信息技术应用,创企业效益新高”交流会闭幕
·
SaaS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高潮
·
康特集团果断换型 携手金蝶共建信息化
·
天舟助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构建设计体系集成平台
 相关热贴
·[分享]水泥行业信息化专家五
·中小企业信息化最缺的是人才
·[分享]水泥行业信息化专家四
·企业信息化规划咨询的几大误区我之见
·第二届(2007)中国制造业信息化MES产业技术论坛会议
·制造业要逐步完善信息化啊
 相关商城商品
· 现代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实务
· ERP系统的集成应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 信息化项目管理
· 制造业信息化与信息编码
· 企业信息化的真谛
· 现代企业信息化重构
 
 
当前位置:制造业与信息化 -> 信息化动态
 
软件服务与外包产业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发表时间:2006-10-10    来源:计世网
关键字:信息化 软件服务 外包 政府支持 
娄勤俭表示,我国企业要抓住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加强协会在服务外包方面的组织和能力建设,团结广大软件出口基地、园区、企业,共同打造中国软件企业的整体平台和良好的国际形式。将软件出口与硬件出口相结合;软件出口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软件出口与软件服务相结合,从而提高软件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我国的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尽管具备成本、人力资源等优势,但同时在产业环境、人才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近几年,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软件出口、软件外包取得了快速增长,由于在成本、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环境、产业基础等方面具备比较优势,使当今国际软件与服务外包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软件出口日益成为产业和企业关注的重点。

    特别是18号文颁布之后,通过各界共同努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已经具备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能力。为我国的软件企业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开拓海外市场,大力发展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创造了有利条件。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指出,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六大软件产业出口基地为依托的软件出口群体,中国软件出口企业的市场拓展经验不断丰富,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企业规模较小,缺乏核心竞争力,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强,人才结构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

    对日出口仍为主体

    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胡崑山介绍,当前中日之间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合作方面呈现大幅度增长,对日软件出口仍占主导地位,占出口总额的59%。美国和欧洲的服务外包,也从印度向中国、东南亚等地区转移。2005年对欧美的出口占到20%,比2004年提高了4%。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指出,当前日本是中国软件出口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虽然目前多数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在日本软件市场的位置是三、四级承包,但最早进入日本市场的一些骨干企业,已经逐步积累经验,开始向利润更丰厚的高端项目发展,逐步与日本的总承包商一起面对用户,从需求分析开始介入项目、参与系统设计,承接详细设计和流程图开发及程序编码与程序测试工作,并承担后续维护等服务。

    但由于自身能力方面的不足,目前我国软件企业直接在美国市场“打单”的还很少,主要依赖与跨国公司在华机构的合作取得项目。一批软件企业通过与IBM、微软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分支机构进行合作进入欧美软件外包市场,也有一些软件企业通过与世界顶级公司合作进入国际市场。

    陈冲认为,中日两国在地理位置、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合作的天然优势,在产业的发展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在未来我们还应继续拓展日本市场。日本企业在发包时,已经逐渐开始在金融、流通、制造等每一领域尽量集中委托给固定的公司,以使中国各承包企业在某一领域通过知识积累增强专业性,发包量及发包层次也在不断提升。我国软件外包公司今后要逐渐开始参与解决方案详细设计,承接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系统相对完整的项目,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另一方面,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发包市场,占据全球软件发包市场的65%,也是我国软件企业必须要进入的市场。美国的软件外包市场是开放的,对承接外包的供应商有着平等竞争的商业机制。供应商的企业规模、技术能力、语言能力、项目经验、流程控制与质量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与人力资源供给能力、商业品牌等方面的能力是考核外包能力的要点。

    2005年软件出口的一个新动向是与印度大公司的合作。印度最大的几家软件公司如TATA、Infosys、TCS、Satyam和Wipro先后进入中国市场,落户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西安、天津等地,为中国对欧美的软件出口带来合作机会。

    “发展我国软件出口一定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不可能重复走印度及爱尔兰成功的道路。” 陈冲表示,中国发展软件外包不仅要瞄准国际市场,更要关注国内市场,这是我们与印度、爱尔兰等外包大国的最大的区别,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2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况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