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六:找准目标,协调好全局与局部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五:ERP是工具,理解、应用是基础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四:让数据变为信息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三:深化应用,业务蓝图是关键
·企业知识门户建设和趋势有奖调查
·Inventor夺宝(第二期)
 相关文章
·2006 制造业信息化热点之十六:三维CAD普及率大大提升
·2006 制造业信息化热点之十五:多核技术,演绎摩尔神话
·2006 制造业信息化热点之十四:ERP厂商,积极应对新会计准则
·2006 制造业信息化热点之十三:渠道,双赢是基础
·2006 制造业信息化热点之十二:技术拓展和客户整合成为信息化厂商并购的两大趋势
·2006 制造业信息化热点之十:B2B电子商务呈现新一轮热潮
 相关博客
 相关新闻
·
e-works发布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大热点
·
e-works发布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大热点
 相关热贴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制造业与信息化 -> 信息化动态
 
2006 制造业信息化热点之十一:高校成为信息化厂商争夺市场的新焦点
发表时间:2006-12-17    来源:e-works
关键字:e-works 2006制造业信息化 20热点 
学历教育与人才市场、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的脱轨促使高校迫切的需要与软件厂商富有成效的战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软件厂商把自己的产品和理念输入到高校,无疑是一种长期的战略投资,对未来市场的占领,也是借用高校的资源,提高自身研发能力的有效手段。

    随着WTO体系在中国架构的逐步深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对信息化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但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推广普及,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问题成为了推广和普及最大的障碍和难题,一方面是招聘难,软件厂商和企业对“既懂专业知识又懂产品还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是就业难,很多高校毕业生们求职无门,根据e-works网站的不完全调查表明:80%以上的企业会把工作经验作为招聘的首要考量因素,50%以上的企业因为这方面的考虑表示不愿意接收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的企业当中,90%以上的企业希望毕业生对于ERP、PDM、CAX等主流的应用软件有一定了解和操作经验。这种尴尬的现状长期困扰着教育界和企业界。高校应该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已成为整个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一套良好的、高效的人才培养与供给机制势在必行。针对这种状况,国家教育部也把大力培养实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推动新时期的院校教学改革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

    构建良好、高效的人才培养与供给机制需要软件厂商的共同参与。如:SAP、Oracle、用友、金蝶、神州数码、Autodesk、UGS、PTC、达索等国内外前沿的企业信息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他们了解各类企业的业务形态和用人需求,深谙信息化产品的技术及应用发展趋势,拥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相对而言,高校的授课老师一般很少接触到真实信息化软件系统和企业应用实际环境,因此很难在教学环节给学生以有效指导。因此,E-works在同高校各级领导交流中发现,高校也非常希望能够通过与软件厂商富有成效的战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行教学体制的创新,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就业和择业时更有竞争力。

    同时二者的合作也是互惠互利,软件厂商把自己的产品和理念输入到高校,无疑是一种长期的战略投资,因为现在的在校生未来都有可能是企业的CEO、CIO等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地把高校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软件研发中去,开发出能够快速适应企业需要的更加先进的软件系统,提升软件厂商研发能力,并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实践,有效推动成果转换,快速形成产业化和市场化。正因如此,目前主流的厂商都将与高校的合作作为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未来战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软件厂商和高校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共同组织常务专家教师团,资深咨询专家定期到高校传授一线经验;提供专业的软件,建立全仿真的实验环境;通过共建实验中心,搭建一流ERP实验培训平台;共建相关课程,打造管理信息化人才精英;共做科学研究,在高校内部建立产学研基地;与高校合作进行软件的培训和认证;合作开展软件应用或设计大赛等。相信随着软件厂商和高校的合作深入,将会探索出更多、更有成效的合作模式。

    更多热点请关注:http://www.e-works.net.cn/ztbd/06smpd/tp.htm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杜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