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六:找准目标,协调好全局与局部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五:ERP是工具,理解、应用是基础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四:让数据变为信息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三:深化应用,业务蓝图是关键
·企业知识门户建设和趋势有奖调查
·Inventor夺宝(第二期)
 相关文章
·航空工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设计
·信息集成与分析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以CIMS为主导的制造业五种技术改造发展趋势
·中强电动工具有限公司CIMS工程实施与应用
·钢结构零件生产CAM/MIS集成制造系统
·飞机全数字样机设计并行工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相关博客
·CIMS应用集成平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关新闻
·
IBM收购CIMS拓展IT服务管理市场
·
龙岩卷烟厂上千万元备战CIMS
·
海林集团启动CIMS工程
·
460万 厦船重工将实施CIMS
·
460万 厦船重工将实施CIMS
·
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发布会在京召开
 相关热贴
·PDM在CIMS中的作用或地位是怎样的?
·erp与cims的关系
·Help:想定刊物:制造执行系统-CIMS和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ERP,MRP,CIMS认证
·cims信息分类编码问题!!
·文章评论:实现CIMS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制造业与信息化 -> CIMS
 
江钻股份CIMS工程实施进程放送
发表时间:2002-6-6 刘焱焱   来源:网络世界
关键字:江钻 CIMS 
  “狼来了”的余音犹在耳,推门所见已是一片与“狼”共舞之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就这样把占传统产业80%以上的中国制造业推向了舞台正中央。此时,镁光灯下的中国主角已是进退两难,舞步的杂乱彰显着实力上的差距。此刻,勇气仅仅是一种姿态而已。
  在青涩、生疏以至跌跌撞撞的舞动之中,令人惊喜的一幕却在意料之外出现。江钻股份在娴熟的飞旋中脱颖而出,尽情演绎着他们的技巧和自信。作为一家独霸鳌头的钻头制造企业,前瞻性的思考外加理性的决策,使他们得以避免今天大多数企业正在面临的尴尬。
  独舞的江钻,展示的不仅仅是一种美丽。

   
    历程再现

    1984年,江钻买了第一台IBM的PC机,同期开始进行工资管理软件的开发工作,由此拉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序幕。期间又分别引进安装了COPICS、CADAM软件以及休斯公司的11个管理软件包。回想其中的甘苦,现在已是江钻股份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的赵进斌感受颇多,他几乎目睹了江钻股份信息化发展的全过程。现在看来,将近10年的国外软件的引进和再开发工作,为江钻后来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1993年3月,江钻正式开始了CIMS工程的总体设计工作,一年后的6月,通过了专家评审,并在其后的12月,被列为863/CIMS重点应用工程。1995年1月,江钻CIMS工程一期启动,1996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两个月之后,江钻很快又拿出了CIMS工程的二期可行性报告,2000年7月和10月,江钻CIMS二期工程和并行工程项目最后通过专家评审。
    实事求是地讲,江钻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并没有想像中的大。1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技术和产品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已使其钻头制造技术基本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CIMS工程的启动,用赵进斌的话讲正是江钻前瞻性的集中体现。即使处于国内钻头市场的垄断地位,江钻仍然清醒地看到了来自国际国内市场的潜在威胁。市场开放后国际竞争对手的觑觎,国内同行的奋起直追,生存空间被挤占的危险时时可见。与此同时,江钻内部严重的库存积压、过长的工艺设计周期、过高的产品成本以及较少的产品品种和“刚性”生产线等瓶颈问题客观上也在制约江钻参与国际竞争上的游刃有余。

    确定目标

    CIMS一期工程只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工艺准备周期长、库存积压严重和流动资金占用过大等。根据一期的实施情况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需求,江钻CIMS二期工程的目标相对而言更加详尽而具体。它从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全方位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设计能力不足、产品品种数量偏低、产品成本较高的问题。在产品设计方面,要建立产品设计基础数据库,实现计算机辅助三牙轮钻头变型设计;在产品制造方面,全面实现数控加工的NC自动编程,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应用DNC技术;在企业管理方面,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真正实现生产计划的自动编制、车间作业的优化调度和产品成本的有效控制,以满足目前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同时,要在上述基础上实现系统的总体集成。

    实施思路

    作为江钻信息化的重头戏,CIMS二期工程确立了“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驱动,以数据库为核心,以网络为支撑,以集成为原则,以实用技术为手段”的基本思路。在对江钻信息化的整体描述中,赵进斌曾多次提到确立一个正确实施思路的关键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实施的成败。
    江钻从4个方面逐步细化了上述实施思路:1. 从实际出发,不片面追求完整模式;2. 抓瓶颈,重点突破,边开发、边应用、边完善、边提高;3. 将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应用系统的开发相结合;4. 强调系统内和系统间的信息集成,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准确性。
    根据上述原则,江钻同期确定了开发实施二期工程的技术路线:1. 技术方案上强调系统的集成性;2. 技术实现上追求系统的实效性;3. 以业务人员为主进行深刻而准确的需求分析;4. 引入先进思想和方法完成系统设计;5. 从组织、制度、管理各个层次保证系统实施和应用。

    成效分析

    仍以江钻CIMS二期工程为例。从1997年元月的可行性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到正式启动期间,江钻经历了863/CIMS重点应用工厂管理方式的变更、公司的改制上市以及机构改革等各种变动,但项目的开发应用工作始终没有停顿过。在总体设计之下,江钻采用了开发一个系统、应用一个系统、修改完善一个系统的串并行方式,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有效保证项目开发进度、开发质量和应用水平的手段。
    MRPII系统使企业各个部门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改变了条块分割和各行其是的局面,并实现了数据的统一和资源的共享。运作在一个闭环中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增强了市场的应变能力,满足了钻头市场多品种、小批量、需求急的新需求。
    产品数据管理、三牙轮钻头辅助选型、三牙轮钻头啮合设计、三牙轮钻头特征识别及映射、基于尺寸驱动的钻头轴承设计等系统的综合利用,实现了技术创新过程的信息化,加快了产品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 多轴数控加工自动编程和DNC技术的全面应用不仅大大缩短了设备调试时间,加快了新产品的商品化进程,同时也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
    与此同时,江钻还完成了网络改造和重建工作,Intranet和Internet的引入和应用在江钻内部铺就了一个全方位、多功能的高速数字神经系统,改变着企业传统的工作方式、管理方法和信息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的效率。
    上述种种改变,集中体现在江钻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上。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列表中窥见一二。
JZ-CIMS(1994年~2001年)实现效益一览表
指 标 生产周期(周) 品种数量(种/年) 最小批量(套/批) 新产品开发(种/年)
94年 18~20 48 10 3
95年 10~16 52 10 6
96年 8~10 68 10 10
97年 7~8 86 10 22
98年 6~7 106 5 59
99年 5~6 159 2 105
2000年 4~5 251 1 125
2001年 4~5 276 1 155

    跨越发展

    离开江钻很短时间的赵进斌,回来后便发现公司在信息化方面的推进速度十分迅速。所以他有意提醒记者多多关注江钻的变化过程和发展理念。拿了2001年度唯一的大奖,江钻并没有停滞下来,相反,发展的压力似乎更大一些。
    目前,江钻已经初步确定了系统延伸的两条主线,一个是供应链管理,一个是知识管理。赵进斌毫不讳言,江钻今天的成就也只能算是达到了“数字化”,信息和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分析利用并没能进一步拓展,所以距离实际意义上的“信息化”还需要一种跨越。另一方面,江钻正在考虑新的课题,对所走过的路进行仔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企业战略性的诊断和分析。
    10多年的信息化历程,江钻积累了大量的实施经验,开发并应用了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品。江钻很希望能够有一个合适的渠道把他们成熟的产品、技术推介出去,为相关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赵进斌表示,他们正成立一个公司作这方面的工作,但却拒绝透露进一步的细节。看得出,动得早的江钻看得更远。
    就像穿上红舞鞋的舞者,无法停顿下来的江钻,今天思考的已是如何让舞步更加优雅和娴熟。


    采访札记:

    非偶然性成功

    关于江钻股份,去武汉前并没有深刻的了解。亲自去采访,也是很偶然因素下的决定。因为没有太多的先入为主,采访倒也少了些许程式化的刻板。
    无需赘言,对任何制造企业而言,实施CIMS都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回首十年路,站在成功的此岸,江钻对当初的选择和其后的艰苦过程开始释然。赵进斌喜欢这样表达江钻今天的成就: 我们无法想像没有信息化的江钻该如何生存下去。
    无疑,江钻是成功的。话题转到成功的因素时,“前瞻性”被反复强调。江钻信息化开始得很早,而且几乎没有过任何间断。其间,领导的前瞻性判断和决策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使江钻的每一次延伸都能够走在整个行业发展之前。更难能可贵的是,江钻各届领导使他们的这种“前瞻”保持了连续性。
    科学的前瞻性最终保证了企业实施过程中的果断和坚持。事实上,在整个项目分析、评审、启动过程中,江钻都经历了许多体制、模式甚至整个产业结构的变革,领导的重视和观念上的统一,奠定了江钻今天旗帜般的引领地位。
    对于2000多人的江钻而言,高新技术人才的比例并不乐观,但“人”的因素却是实施CIMS工程的基础。没有太多的技巧,江钻坚持的是各种方式、各种层次的培训,而且涉及观念、技术、应用各个领域。事实证明,这些最早也是最大的阻力来源如今已是CIMS系统最大的受益者和最坚决的拥护者。
    CIMS工程启动后,企业遇到阵痛不出所料,各种利益冲突和新型管理模式产生尖锐交锋,江钻却是初衷不改,不断引入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并坚决调整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事实上,双方的这种有效互动最终成为系统成功实施的保证。
    江钻希望能够有机会完成理性的梳理,成为可以推广的范本。但赵进斌同时强调,其实企业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具有准确把握自身需求的能力。他不太欣赏大而全一次搞定的做法,事实上,这就像是小胃口吃大餐,企业也一样,容易消化不良。

 责任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