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CIMS的行业适用性问题。从哈林顿提出的CIM的两个出发点(见问题1),可以说,CIM哲理也适用于其他制造业。因为:
(1)各种制造业都是物质生产的企业,企业无论生产什么产品,如何分工,各环节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构成统一的整体;
(2)各种制造过程都有物流过程、工作流过程,这些过程都是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处理的过程。
因此,CIM哲理中的两个观点即信息观点和系统观点在其他制造业也是适用的。从市场竞争的需要来看,各行业都肩负着生产并研制新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任务,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都需要改善提高交货周期、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等,以取得效益,赢得竞争。CIMS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之所以人们曾认为CIMS只适用于机械制造业,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术语理解问题。CIM中的“M”,即Manufacturing,直译是制造,使人觉得似乎只有××制造厂之类机械制造业才能实施CIMS。实际上,即使在美国这个CIM哲理产生的国家,制造业覆盖的范围都不仅是机械制造,而是包括各种生产企业。
(2)CIM哲理的最早应用确实是在机械制造类企业,早期的文献也都以机械制造业为背景,并努力研究解决机械制造业中各种特殊的、复杂的问题;但不久,流程行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很快也开始实施CIMS,并形成流程行业CIMS(CIM in process)的专门研究和应用领域,出现了许多成功应用的范例。近年来,CIMS的应用已经几乎覆盖各种各样的制造业,在许多非制造业,如农业、交通运输业、采矿业都在引进CIM哲理,推广应用制造业中的CIMS成功经验,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创了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