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六:找准目标,协调好全局与局部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五:ERP是工具,理解、应用是基础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四:让数据变为信息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三:深化应用,业务蓝图是关键
·企业知识门户建设和趋势有奖调查
·Inventor夺宝(第二期)
 相关文章
·安世亚太:CFX在石油化工工程设计及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工程设计仿真网络环境 信息安全技术架构研究
·DWDM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
·安全——工程设计永恒的话题
·四川电器工程设计信息集成控制系统(TIS)使用情况及效益总结
·工程设计集成新思路
 相关博客
 相关新闻
 相关热贴
·有好的工程设计案例吗 谢谢
·工程设计集成新思路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制造业与信息化 -> CIMS
 
工程设计领域面临的新课题
发表时间:2000-10-3 吴海明   来源:
关键字:工程设计 

  邹家华副总理曾多次提出"设计行业要实现电脑化"。国家科委宋健主任更具体地提出 了"设计行业要在2000年甩掉图板"的明确要求。工程设计领域"九五"期间计算机应用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如何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目标,还有许多组织管理、理论技术、开发方法与实施步骤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文仅就工程设计领域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供有关领导和同行参考。

  时代的潮流 竞争的要求

  应用系统集成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早抓主动、迟抓被动、不抓将会遭淘汰,这是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
  最早进行应用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是制造业。各种形式、不同规模、不同水平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竞相开发建设并投入运行,取得了巨大的效益,成为制造业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强有力的手段。我国在80年代中期将研究应用CIMS列为"863"高科技计划,并成立了CIMS主题专家组和国家级CIMS研究中心,其研究应用成果已分别荣获1994年国际唯一大学金奖和1995年国际应用金奖。
  工程设计领域集成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紧随CIMS之后加速发展。电力工业部在1993年曾组团赴美对四个大型工程公司进行了考察,这四个公司的共同特点是:
  (1)都建成了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将DSS、MIS、CAE、CAD密切结合的工程设计与管理的集成应用系统。提供了从市场分析预测、招标投标、工程规划、计划进度、质量成本控制、设计与施工、设备订货采购等一条龙服务。
  (2)系统都配置有大、中、小型主机和服务器几十台,工程图形工作站几百台,微机数千台;已建成广域网,实现了在美国本土各分公司、各工作点的联网;人均一台微机或工作站,已甩掉图板且实现了办公与管理的自动化。
  (3)都是国际大型工程公司,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实力很强,年产值少者50亿美元以上,多者几百亿美元,人均产值都在百万美元以上,有的已进入中国市场。例如与我院合作,进行联合设计的美国Sargent & lundy公司,仅1994年就在我国中标承揽了五个大型发电工程。
  发达国家的计算机应用集成技术发展如此之快,水平之高、效益之巨大,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为尽快提高各设计院的现代化水平和竞争能力,巩固和发展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当前的紧迫任务就是研究、开发、建设和应用DSS、MIS、CAE、CAD的集成系统。即使2000年在我国实现了"设计行业电脑化"、"甩掉图板"的目标,但从总体上看,也仅仅达到了上述四个公司90年代初期的水平,仍然相差8~10年。如果我们不抓住机会,观望或犹豫,差距还会拉大。

  应用系统集成的基本思想

  虽然CIMS的出现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对CIM的意义仍有诸多不同的理解,至今还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清华大学吴澄教授说得好:"CIM是一种哲理。"这也就是说,CIM是计算机应用发展时期的新观念,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和通讯技术以及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它的含意、内容、理论与方法也将不断地充实和扩展。尽管各行各业、各种学派的专家学者提出的定义、描述或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对于各个行业的应用集成而言,从宏观上看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1)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主要是指将不同的硬设备(PC、WS、Host、Server、各种I/O与存储设备等)、操作系统(OS)、网络操作系统(NO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开发工具(CAES)以及其他系统支撑软件集成为一个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高效协调运行的应用平台,用户可共享系统软硬件资源。
  (2)信息的集成:从信息资源管理(IRM)出发,进行全企业的数据总体规划和分布分析与应用分析,统一规划设计建立数据库系统,使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在信息资源方面达到高度共享。
  (3)应用功能的集成:对工程设计领域而言,就是将决策支持系统(DSS)、计算机辅助管理(MIS)、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应用系统溶为一体,建成计算机集成工程设计系统(CIEDS)。
  (4)技术的集成:开发建设面向行业应用的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是多种高技术的综合运用。例如进行系统分析设计时,必然要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以及某种系统开发方法论(生命周期法、信息工程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活性分析建模方法以及原型法等等)作指导。又如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并行工程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人工智能与优化技术以及工程设计理论与技术和管理科学等等,需要多方面的高级技术人员参加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技术咨询。
  (5)人和组织的集成:首先要开发建设集成应用系统,高层领导必须亲自介入,加强统一领导,自始至终坚持"管理人员、设计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原则。
  其次随着集成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地完成,必然促进管理机制的变化,使之真正达到管理机构和生产组织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最后,对集成应用系统的每一个管理者和使用者而言,都要有系统集成的明确观念,每一个人都将在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工作,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能否正确实时地完成,也将影响系统的维护和运行。
  总之,人、组织和系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从系统的设计开发到系统建成后的应用、运行维护,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人、组织和管理。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开发建设集成应用系统的核心是信息的集成,关键是人和组织的集成,目的是提高生产设计技术水平和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而运行环境的集成和技术的集成,决定系统建成后的技术水平、运行效率和技术效益以及系统的生命周期。应用功能的集成, 直接影响管理和生产的质量、效率和经济效益。上述五个方面的集成互为依赖不可分割,系统的成败决定于企业高层领导是否亲自介入和系统分析设计是否能满足企业发展目标和不断发展的应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以网络为支撑、以数据库为核心",是应用系统集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某一单位联网建库以后,虽然也形成了一个系统,但不一定就是集成应用系统。所谓"集成"从应用角度来看,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真正实现异构互连,软硬件统一协调高效运行,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应用界面,系统对用户是透明的。
  ·从全局着眼,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统一设计数据库,数据冗余得到有效控制,数据库独立于应用又服务于应用,可有效地进行控制和维护且达到信息高度共享。
  ·各部门、各专业,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之间密切结合,对生产设计过程能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信息交换畅通,可共享有权共享的应用软件以及其他系统资源。
  ·用户在系统的任何一个可开放的工作站上,都可以根据系统授权,完成本职工作,可请求并得到应有的系统服务。
  ·系统具有可靠的安全和监督措施,对于非法用户或非法操作能及时识别、实时处理。对于合法用户的请求能及时响应,并能自动生成各层次人员所需要的综合信息。
  上述几个特点是习惯上所说的一般应用系统很难实现或不完全具备的。简单地说,所谓应用系统集成化,就是以网络为支撑、以数据库为核心,把各类专业分系统和应用软件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
  对于工程设计领域来说,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是应用系统集成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很少提甚至不提CAE,以CAD包容CAE的作法是不全面的。从严格意义上讲,CAE比CAD包含的内容更广,具有更高的技术经济效益。

  设计实施应用系统集成的建议

  从工程设计领域计算机应用的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除少数先进行业、先进单位外,多数单位计算机应用的现状是:
  ·仅限于CAD方面的单项开发应用,应用水平基本上停留在第一代CAD(目前国际上已进入第四代);无网、库支持,少数单位虽然有专业或部门局域网,但无企业级的网和库,形不成完整的系统,仍然是多个信息孤岛。
  ·CAD、MIS分别设计、分散开发,互不联系或联系很少,相互脱节。有的单位至今还没有开发MIS。对CAE重视不够,缺乏最基本的联机信息资源和控制管理机制。

 
2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