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六:找准目标,协调好全局与局部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五:ERP是工具,理解、应用是基础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四:让数据变为信息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三:深化应用,业务蓝图是关键
·企业知识门户建设和趋势有奖调查
·Inventor夺宝(第二期)
 相关文章
·协同软件是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首选平台
·中间件 ——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利器
·介绍信息资源规划IRP--信息系统集成的理论与实践之三
·学习信息资源管理IRM 信息系统集成的理论与实践之二
·高复先:认识信息工程方法论IEM信息系统集成的理论与实践之一
·IT管理革命无极限----明基信息系统集成一条龙
 相关博客
·我与ERP(乱写胡想,持续更新)
·全年固定公式规律『出波篇』
·最具有信任度博彩期期中奖
·香港马会证券介绍
·资通HCP导入方法论介绍
·传统行业E化,零售业先行
 相关新闻
·
交大博通喜获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认证
·
信息产业部:推进信息系统集成暨监理资质认证
·
浙江推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制度
·
17家企业通过辽宁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
 相关热贴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制造业与信息化 -> CIMS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信息系统集成
——---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话
发表时间:2002-7-3 高复先   来源:
关键字:信息系统集成 高复先  

    我的一个学生,读完4年MIS专业后,到一家中型企业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经过5年的勤奋努力,今年被提升为企业信息系统负责人。前不久,在一次全国MIS经验交流会上他与我相遇,通过几天的深入交谈,形成了这一组对话。

    一、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系

    学生: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进,许多企业单位都把本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请讲讲各单位信息系统建设与国民经济信息化有什么关系?
    教授:我们国家搞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同时也受到美国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和全球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推动,我们国家是把国民经济信息化当作经济发展的"倍增 器"来抓的。
    国民经济信息化既包括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又包括建设各经济领域、各企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否则,花大投资搞成的信息基础设施上没有良好的信息系统运行,不仅是极大的浪 费,而且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任务也不会落至实处。搞好各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经济增 长方式根本转变、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国民经济信息任务的具体落实。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

    学生:那么,您对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机遇是怎样看的?
    教授:现在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5年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现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从大多数单位来看,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有的是从"七五"期间、有的是从"八五"期间开始搞信息系统的,一般经过了5~10年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取得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有的苦头比甜头多。但实践总会使人聪明起来,他们不满意本单位现有的信息系统状况,要改造、优化,提出要重建设新一代的信息系统。而一些新建的企业、公司,不论是加工制造 业,还是电力、交通、商贸、金融、保险、旅游业等等,都知道电脑应用是经营管理不可缺少 的,都要建立高起点、高水平的信息系统。
    (2)从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带来了新的压力、新的动力和真正的机会。企业信息系统不是封闭的,它与外部环境、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你可能还记得,10年前我们上MIS专业课的时候,讲起本来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MIS模型,总也讲不通;你说毕业后到企业开发MIS,搞来搞去,搞成的不过是计划经济下的统计 报表系统。现在企业搞MIS,就应该是为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服务,使MIS成为生产、经营 活动的高效率、高质量运作的支持系统。
    (3)从国际信息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进入90年代以来,不仅信息设备不断降价、信息技术更加成熟,而且一大批企业在搞信息系统的集成或重建;研究开发机构适应这种需要,投入了很大力量,致力于解决信息系统集成的策略、方法和工具等问题;一些大的信息服务公司纷 纷成立或加快发展,正在由设备供应商变为信息技术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整体方案的咨询服务和实施者。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引进和运用的。
    总之,现在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和新的环境条件,你和大家是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三、提高认识,转变思维

    学生:这确实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大好时机。问题是企业应该怎样抓住这种机遇,走上信息系统建设的新阶段呢?
    教授:这是个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领导和信息系统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开发人员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转变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的思维方式,把总结经验与学习 先进理论相结合,发挥自身主动性与运用技术市场机制相结合,明确提出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 任务,搞好高层的构思和总体规划,并把它作为"九五"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实现。
    学生:能否具体地谈谈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教授:首先,要有明确的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这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在企业里的具体体现。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如何与环境条件相协调,开发、利用好信息资源,使生产经营活动借助信 息的及时处理、顺畅流通而高质量、高效率地运作。不能再停留在原有的计算机应用的认识 水平上,要把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提到一个新高度。这就要求对企业信息化的任务有较全面的理解,不能片面理解,片面理解就会产生误导。我认为,企业信息化有以下几项重要任务:
    (1)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信息化建设要搞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要搞好信息基础设施,这是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企业信息基础设 施(EII)是指根据企业当前业务和可预见的发展趋势,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 ,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这就是认识上地提高,即由计算机选型、买设备,提高到建立性能价格比合算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
    (2)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搞好信息组织工作。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信息资源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而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从而保证标准化、规范化地组织好信息,就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基本工作。一个时期以来 ,不少人从"重硬轻软"转到了"重软件轻数据";近期,不少人只重视通信网建设,不重视信息资 源网建设。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来说,这都是"见木不见林"。
    (3)按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开发在企业信息基础设施之上运行的企业集成信息系统(EIIS)。生产型企业重点要搞好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建立从设计到制造和经营管理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即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服务型企业重点要搞好业务处理过程的信息化,既要开 发企业各部门信息共享的内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还要实现企业与业务伙伴或与客户间的信息自动交换,外部互联的有效方法就是通常讲的EDI———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实际上,要建立更大范围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4)开展信息化教育,提高全员信息化认识水平和开发使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我接触过不少企业领导和企业信息系统负责人,他们还是重视计算机应用的,但不会重视。有的只有"微机"或"微机联网"的概念,有的热衷于设备更新和升档,不知道搞信息资 源的管理和组织工作,有的对系统集成的理解很片面。看来,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还是有待于 提高的。
    教授:不会重视就做不到真正的重视。搞准大思路,搞好高层构思和策划,而不是信息技术细节,正是企业领导和信息系统负责人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大家差不多有这样的共识。前一时期不少企业在搞MIS上花费了不少时间、人力和资金,但效果不好。总结起 来,很多问题不是出在信息技术细节上,而是出在大的思路和高层构思上,确切说,就是出在对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任务的完整理解和把握上。
    学生:这一定涉及企业信息化四项任务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授:有一种关于"修路-购车-配货-运输"的比喻能说明它们的关系。建立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是"修路"和"购车";搞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组织工作,则是"配货";开发集成化的信息系 统,是有效地实施"运输"的手段。这些工作都需要人去做,所以提高企业全体人员信息化认识 水平和素质,就是最重要的保障条件。

 
2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