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六:找准目标,协调好全局与局部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五:ERP是工具,理解、应用是基础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四:让数据变为信息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三:深化应用,业务蓝图是关键
·企业知识门户建设和趋势有奖调查
·Inventor夺宝(第二期)
 相关文章
 相关博客
 相关新闻
 相关热贴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制造业与信息化 -> CIMS
 
吉林市水泵厂CAD技术应用,实现企业腾飞
发表时间:2001-4-9    来源:
关键字:吉林水泵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的核心,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竞争,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先进的设计手段对于一个企业兴衰的影响日益突出,并最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CAD技术应用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的最基本条件。在这种形势下,我厂领导班子决定立即投入资金,共计投资38万元,组建CAD局域网络系统,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使产品设计走向现代化,提高新产品的设计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经过一年来的运行,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从此步入了良性循环。通过采用CAD技术,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下一步CAPP、三维CAD及PDM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1998年,我厂被吉林省科委列为CAD重点示范企业,并提供资金12万元,市科委匹配资金6万元,我厂自筹20万元,购联想计算机10台,服务器一台,绘图仪(A1)一台,激光打印机一台,针式打印机一台, InteCAD 10套。组建了局域网。通过运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产品的设计周期由原来的2个月缩短为15天,计算机出图率达100%,现在我厂的产品设计及工艺工装设计全部采用了CAD。下面就我厂实施CAD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泵行业的状况及我厂CAD工程的特点

    目前我国泵行业普遍采用的是单机操作的通用CAD系统,没形成网络环境,计算机出图率也非常低,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我厂通过精心论证并根据水泵设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集通用机械CAD、专用水泵水力CAD及电机电磁CAD为一体的综合CAD系统,从而实现水泵水力模型及电机电磁的优化设计。CAD应用系统达到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套支持产品设计、分析、技术先进、实用可靠、开放式的综合CAD系统。基于网络技术,实现产品设计计算机化,产品工艺设计更趋合理,实现产品的最优设计。在实施方面,我们制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实用为主、效益驱动、易于扩充”的发展纲要,在资金保证上采取企业自筹和上级政府匹配相结合的办法,制定了分两期实施目标,第一期是1998年-1999年10月,主要精力和工作是建立计算机网络环境,集中于工程图设计计算机化,使大部分技术人员都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设计,采用计算机对泵水力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使产品设计更趋合理,提高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降低产品成本,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二期是1999年11月-2000年,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的数据管理,实现CAPP、三维实体建模与装配、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二、系统的配置情况

    1.采用专用服务器作为系统服务器,以高性能微机作为设计平台,建立客户/服务器体系的网络环境,采用的是联想系列服务器、联想系列微机。

    2.采用先进的NT网络环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3.软件的选型以适用性,易用性,开放性及售后服务为原则,即软件既能满足我厂产品的需要,又易于学习和使用,操作灵活方便,对于其它软硬件具有开放性且与其它系统的接口齐全。InteCAD具有通用的数据接口,一方面可以方便正确地接收三维系统生成的二维工程图,同时也可以将二维正确地让三维系统接收,从而产生实体。另一方面,可以将工程图中的数据传送到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

    三、提高设计质量,全面实施甩图板工程

    甩图板工程是CAD技术应用的最基本内容。我厂井用潜水电泵每种规格的产品图约60张,工艺、工装图约450张,在该项目进行过程中,根据我厂产品的实际特点,结合市场及工厂的实际,首先以在市场上占有率较大的产品如200QJ50及200QJ80系列为对象,对这两个系列的产品重新进行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对泵的主要结构进行了改动,样机试制完成后,经过运行,市场反映很好,产品的结构更趋合理,这两个系列的图样全部采用计算机设计出图,该系列产品完成后,市场上需求的产品全部采用CAD设计,使产品的设计质量有所提高,节约了大量时间,在实施了甩图板工程后,我们又组织了业务较强的人员组成核心小组,着重对泵水力模型实施最优设计,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现已达到预期的目标。为进一步实施CAD二期工程创造了条件,也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四、不断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我厂虽然CAD技术应用在1994年开始应用,但由于受软件数量及设备的限制,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保证设计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CAD知识,一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即请华中软件公司的人员到企业办班讲课,1999年我们共讲授CAD知识4次,听课人数达86人次。二是采取自学的办法,企业购入CAD资料50多册,做到人人都有资料,极大地调动了设计人员的学习热情,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厂工程技术人员都能熟练掌握CAD技术,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有利的保证。由于我厂CAD系统起点高、见效快,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专门组织了有关部门到我厂进行了调研,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吉林日报、江城日报对我厂技术创新工作的成绩也给予了报道,吉化、吉林市锅炉厂和吉林化纤公司等单位也组织人员到我厂进行CAD培训。今年上半年,我厂投入资金2万元,专门派出2人到江苏理工大学进行为期4个月的水泵CAD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我厂技术人员的CAD设计水平。

    五、加强CAD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是保证CAD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厂在CAD实施过程中,首先是领导重视,由一把手亲自组织实施,对实施方案多次组织论证。为了使CAD项目能尽快尽早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使其尽快见到实效。一是成立了工厂CAD技术应用领导小组,由厂长任组长,负责检查监督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二是制定奖励方案,为了使CAD技术尽快地应用到实际设计工作中,企业将总投资的6%作为奖励基金,用于奖励项目实施的有关人员,现在已全部兑现。有效地保证了项目的正常进行,也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在项目完成后,厂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企业今后两年CAD应用发展纲要,提出了立足二维发展CAPP、三维CAD,最后实施PDM的方案,为下一步二期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加强管理是保证CAD正常运行的关键,在CAD投入使用后,由于产品设计程序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我厂产品的实际,制定了适合我厂实际情况的相关标准和有关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上机人员做到登记到册,领导定期抽查,使产品设计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规范化,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企业的技术管理也步入了良性循环。

 
2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王玥